華鵬飛:航向智慧物流藍海 迴歸主業再度起航

4月24日晚間,華鵬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鵬飛,證券代碼:300350.SZ)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根據年報,華鵬飛實現年收入5.9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2.13%,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4.02%。

公開資料顯示,華鵬飛致力於成為領先的智慧物流生態鏈整合服務商,核心業務涵蓋綜合物流、移動物聯、地理信息測繪及供應鏈服務業務。隨著宏觀經濟週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經濟增速連續放緩,公司面對不確定性風險增加。但是危中有機,華鵬飛將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致力於發展智慧物流生態鏈整合服務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守正出奇 “四流合一”走出紅海

公司落實“衛星型”定位,以綜合物流為軸心,協同發展移動物聯、供應鏈服務、供應鏈金融以及地理信息測繪業務,打造多產業協同發展的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圈;並持續推進“物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大物流平臺戰略。華鵬飛以秉持綜合物流的核心不變,應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實體經濟承壓等萬變。

值得一提的是,華鵬飛的物流服務業務板塊的營收佔公司收入的30%以上,在當下物流服務處於同質化和紅海競爭的現狀,公司的物流服務穩中向好。公司始終建設“互聯網思維的大物流服務商”的戰略目標,憑藉深圳、東莞、蘇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的現代倉儲網絡和干支線配送體系以及大型貨運車隊,依託物流運輸管理系統,讓物流動態信息獲得全程可視、可控、可追蹤,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一體化、個性化”的綜合物流服務解決方案。鑑於此,不僅毛利增長較快,公司還進一步鞏固了在物流服務業務的領先地位。

此外,華鵬飛立足於物聯網綜合運營服務商,通過自主創新的物聯網平臺、自主研發定製的移動終端以及移動計算等技術模型,推動各行業客戶服務變革及產業升級、應用整合與發展,努力打造協同生態。資料顯示,我國物聯網發展政策聚焦重點應用和產業生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達萬億元。物聯網應用從閉環、碎片化走向開放、規模化,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率先突破。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物聯網加速融合,開啟了“萬物智聯”、“人機深度”的新時代。

調整迴歸顯成果 供應鏈業務持續發力

據悉,華鵬飛供應鏈業務收入增長迅速,相較2018年,同比增長85%。公司圍繞核心客戶,通過對核心客戶上、下游企業物流及貿易環節的閉合管控,不斷地完善供應鏈協同採購、資金結算、物流倉儲配送服務等專業能力,從而創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於一體的“商貿供應鏈集成運營模式”。正因如此,華鵬飛供應鏈業務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近期華鵬飛控股子公司收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頒發的《AEO認證企業證書》,華鵬飛供應鏈被認定為AEO高級認證企業。AEO高級認證是海關管理企業的最高認證;華鵬飛表示,證書給予了公司更多的業務便利與福利,獲得AEO的企業可享受全球海關的優惠待遇,尤其是在進出口、承運和清關服務方面給予了莫大的便利。

伴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為了增加核心業務競爭力,不斷調整供應鏈管理模式,同時積極發掘核心客戶企業價值,根據客戶所處行業、資信及財務等狀況,探索為優質客戶提供商業保理服務,幫助客戶緩解資金壓力,發揮自身供應鏈管理優勢,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

此外,華鵬飛的地理信息測繪服務營收佔總收入的比重穩重有降。一方面,地理測繪業務給予了公司可觀且較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另一方面,亦表明了公司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取得有效成果的直觀表現。

業內人士分析,2020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並預測在5年內,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鑑於此,華鵬飛將聚焦綜合物流服務業務,多元業務協同發展,致力實現“四流合一”的智慧物流戰略平臺。公司在物流領域的採購、倉儲、分揀、配送、運輸等環節的傳統模式將被賦予為高度智能化、服務化的智慧供應鏈模式,從而推動物聯網應用與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