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如果提“包拯”這個名字,很多人未必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是誰,但是說“包青天”,大家立馬會“哦”一聲,不就是那個斬陳世美的包青天嘛。可以說,能如包拯這般,將自己都活成了話本里的“楷模人物”,古往今來的官員中,似乎只有唐朝的狄仁傑。

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這兩位有一個共通處,就是民間流傳他們的故事,不是官場上的那些與權貴們爭鋒相對,而是下到基層,專門處理一些百姓的各類案件。這其實也是反映了百姓的一個真實想法,百姓的衣食父母,不就是該如此當官嘛。狄仁傑,更多偏於刑事案件,而包大人,則就是各種民事調解。

先了解個小常識

北宋初年,朝廷就頒佈《宋刑統》,命令禁止“殺牛”,處罰條例說的很是詳細:“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殺牛者徒一年”。到了南宋,前者刑罰翻倍,“徒三年”。一些小說中,動輒就有大口吃牛肉的場景,那就當故事看看啊,要不就是孫二孃那樣掛A肉賣C肉。

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包拯妙算斷“牛斷舌”案

這個標題看著繞口,其實故事內容很簡單。某個農戶突然發現自家的耕牛,在半夜被人割了舌頭,趕緊來報案。這在當時,可是大事。不管這個農戶採不採取辦法,最後只有一個結果,這頭耕牛必死無疑。沒有了舌頭,牛沒法進食啊,而且牛還是反芻動物。

按照北宋的這個律例,好好的一頭牛突然沒了,怎麼也得罰這個農戶。一篇文章就分析過,北宋年間,為何大家的生活品質有了極大的提高,就在於統治者對於農業經濟的重視,所以物產豐富,連一日二餐,都升級為一日三餐。所以,兩宋年間才會有上述的法律細則出臺。

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包拯第一個問題,就是問這個農戶,你有沒有得罪過什麼人?農戶想了想,好像沒有啊。包拯就說,回去將牛殺了吧,小偷自己會來自首的。農戶心中那個害怕啊,私自殺牛,這可是要“徒一年”啊。不過包拯的聲名,大家都是清楚的,既然他敢這麼說,那就壯著膽做一回唄,農戶回去就將牛殺了,將牛肉也賣了。

果然,第二天來了一位人告狀,包拯一問,還真是和昨天的農戶同村啊。這一位就說,我們村有人私自殺牛,那可是犯法的事。包拯一拍驚堂木,大聲喝問,你怎麼還敢來告狀?那頭牛的舌頭不就是你割的嗎?

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來者一聞此言,明白包拯都已經知道他所作之事,嚇得臉色都變了,趕緊求饒,包拯自然秉公執法,依法處理了此人。在《宋史》裡,這個小故事的描述字數不超過50字,卻是將包拯斷案入神,刻畫得入木三分。

也正是這麼一個小故事,看出包拯的機敏,他洞悉人性,對方割牛舌,就是想置牛於死地。若是農戶主動殺牛,就有被人告的藉口,若是農戶等著牛慢慢死去,這也是一筆很大的損失,而且也會惹來麻煩事,那還不如索性按照對方的設想去做,引他出來,看看究竟是何人要害人。

老農的耕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頭,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會來自首

看著是一個小故事,但能收錄於《宋史》中,可見其影響力並不小。它反映的不單單是包拯斷案如神,而是包拯一心為民的做法。民間流傳的包拯故事,都是極有代表性,但是在他30年的為官生涯中,如此的民間糾紛,只怕不在少數,不然京師也不會盛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說法。為官如此,百姓能不歌頌他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