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去年在心理所上家庭治療課程時老師在講臺上問:“哭聲免疫法能用嗎?”課上100多個同學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不能!”,這樣的回答效果明顯讓老師鬆了一口氣,也讓我認為哭聲免疫法早就已經被摒棄,畢竟我身邊除了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依然堅持孩子哭不能抱之外,沒再聽哪個年輕的媽媽堅信“哭聲免疫法”。萬萬沒想到,這兩天居然有一個媽媽因堅信“哭聲免疫法”看著一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幾個月的孩子活生生被悶死。可能是因為我家也有一個與這個孩子一般月齡的小娃娃,我實在沒敢細看新聞,只看新聞標題心就已經抽著疼。實際上,“哭聲免疫法”是一個害人不淺的育兒方法,是早就被歐美人唾棄的育兒垃圾。它在我們國內的興起要說到一篇曾火爆網絡的帖子。

大概在2011年左右,有個育兒的帖子《美國人帶嬰幼兒的17個絕招,媽媽們不看絕對後悔》爆紅網絡,其中記錄的第一個絕招是關於如何讓孩子不哭,這一方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短暫地緩解了養育者的心理壓力,於是火爆全文。下面截圖並不是最初出現的帖子,而是發佈於15年10月,截止目前閱讀量已經過億,其它平臺再加上抄襲的,不知道已經滲透到多少家庭害了多少孩子。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文中這樣描述:“JANE GU醫生反覆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美國父母現在是否依然這樣育兒暫且不說,這個JANE GU醫生早就被扒出來是一個差評不斷的華人醫生,從其對這種方法的推崇來看就值得懷疑他的學術造詣。

圖中劃紅線較多部分,原本與哭聲免疫法沒什麼關係,但對嬰兒的生命安全存在很大威脅。由羅伯特·費爾德曼編寫的《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一書曾提到嬰兒猝死綜合症。在美國,大概有千分之一的嬰兒會死於嬰兒猝死綜合徵,這些嬰兒在睡眠中安靜地停止呼吸,可人類至今沒能找到致病原因,也沒有發現可靠的預防方法。但顯然,如果嬰兒不是俯臥或側臥睡覺,而是採用仰臥的姿勢,並且睡眠狀態時給嬰兒一個奶嘴,因嬰兒猝死綜合徵而引發的死亡數量明顯下降。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哭聲免疫法核心思想源自行為主義心理學,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是約翰·華生提出的“不要過度關注孩子”這一育兒觀念衍生出來的,除了哭聲免疫法,還有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等方法。華生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以及適合我培育他們的環境,就能把他們訓練成任何我想要的樣子,讓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乞丐小偷。”這句話大家應該這幾天沒少讀到。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行為是經過外界的刺激形成的,他們將一切人類的行為程式化,認為行為的培養不需要感情的投入,只需要創造適當的環境給予足夠的刺激就夠了。

華生認為,新生嬰兒的行為是沒有傾向性的,他們行為的養成主要依賴於養育者對他們的反應和態度,所以華生的育兒觀點十分苛刻。他提倡父母要尊重孩子,但這種尊重絕對不摻雜任何情感,以免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同時還要求父母與孩子保持距離,不能有諸如擁抱、親吻比較親密的行為,最多隻是握手以示禮貌和客氣。當然,如果不考慮孩子未來的心理發展情況,只為了讓孩子不哭以減少養育者的煩惱,哭聲免疫法一定是有效果的,但從孩子的整個人生髮展來看,它對孩子心理的損傷是無法彌補的。

華生對心理學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但他提倡的育兒觀點卻毀了美國一代人。別人家孩子暫且不看,只看華生的孩子最後的結局。華生的大兒子在華生事業巔峰時期選擇背叛父親,加入與父親觀點相悖的精神分析學派,但縱使學習的是精神分析依然沒能拯救自己悲慘的人生,從小到大他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在30歲時自殺身亡;他的女兒性格沉默、暴躁易怒、酗酒,且多次自殺未遂;他的小兒子在外流浪一輩子,一直靠父親的接濟過活。不僅他的孩子心理狀況十分糟糕,他的外孫女的一生也受到嚴重影響,她也有酒精依賴,且同樣無數次萌發自殺念頭。面對這樣的父親,他的孩子是這樣評價的:“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人。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哭聲免疫法早就被歐美人摒棄,華生也被歐美人評為最討厭的人之一,沒想到這些早就被人家摒棄的洋垃圾漂洋過海被簡單包裝後又活躍在我們身邊。實際上,哭聲免疫法剛開始出現時就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家或從業者出來批判,他們舉出來的案例同樣讓人惋惜。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截圖來自李雪愛與自由發表的《哭聲免疫法的真相》

我能理解新手爸媽們照顧新生兒時身心俱疲的狀態,尤其是媽媽,剛經歷了生產,身子比較虛弱且激素分泌情況不穩定,情緒經常出現波動。引導孩子儘早獨立不僅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還能減輕自己哄娃的負擔,可謂一舉兩得。但尤其是面對0~3歲的嬰幼兒,這一階段將面對情感依戀、安全感等各類敏感期,家長在選擇育兒方法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影響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認識嬰兒的不同氣質類型,做好教養孩子的心理準備

養育者們要注意,性格差異從孩子出生時就已經出現了,家長勢必要根據孩子性格特點給予不同的養育方式和關注,科學家們早就試圖通過測量劃分區嬰兒的氣質類型以此來描述嬰兒,這些內容隨便都可以找到,養育者們該提前認識做好正確認識自己孩子的準備。以下給出一種觀點,供讀者參考。

亞歷山大·托馬斯和斯特拉·切斯曾做過一個大型嬰兒群體研究,發現了嬰兒氣質類型的真相。

易養型嬰兒

大約有40%的嬰兒屬於易養型,他們適應能力強,對新環境抱有好奇心,一般行為比較積極,睡眠、吃飯、排洩等身體功能也比較規律,比較容易被安撫,情緒常保持中低狀態,總之整個狀態就是貼心小天使。

難養型嬰兒

大約有10%的嬰兒屬於難養型,他們的適應能力很差,也不喜歡新環境,適應能力慢。煩躁、易怒、愛發脾氣,不配合養育者,對成人的互動行為消極應對,極其不容易被安撫,在飲食、睡眠、排洩方面也沒有什麼規律,入睡難起床也難。

遲緩型嬰兒

大約有15%的嬰兒屬於遲緩型,他們平常不太活潑,對環境也保持冷靜態度,心境傾向於消極。但不像難養型嬰兒那麼愛哭、難安撫,面對陌生的環境開始會表現出退縮,但慢慢會適應。

還有大約35%的嬰兒不屬於上面任何一種,但兼具上面中三種類型中的不同特徵。比如嬰兒平時總能保持積極情緒,但面對新環境時也會表現出退縮行為等。

儘管不同氣質類型對父母的考驗不同,但我們要知道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這只不過是孩子天生自帶的特質而已。如果你家的寶寶恰好是易養型,那麼他對父母的需求便沒有那麼強,但成人與孩子的互動同樣不可缺少。可如果你家的寶寶是難養型或遲緩型,家長的養育壓力自然比較大,此時養育者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意,通過親密行為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和依靠,讓孩子逐漸建立安全感,他們的情緒和行為也會表現越來越好。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懂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才能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家長要科學育兒是值得推崇的,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沒有理論基礎的寶媽甚至很多自身就存在很大心理問題的所謂“專家們”在科普育兒知識,也許他們表達的內容對他們自己的孩子有用,但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你家孩子並不一定受用。如果家長們真的想學習育兒知識,倒不如去網上搜一搜各個大學的免費課程,學一學《兒童心理學》、《幼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瞭解一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心理發展過程。(當然,如果想看書也可以關注一下我,我會不斷找好書看並會寫書評)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圖片源自《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第六版)》

圖中比較全面地總結了3歲之前嬰幼兒的認知發展、社會性/人格發展的一般規律,也總結了心理學家們從各自不同思考角度對這一階段心理發展任務的總結。圖中劃橫線位置是埃裡克森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對0~1幼兒心理發展主要任務的總結,即0~1歲主要發展信任或不信任。孩子未來是信任這個世界還是不信任這個世界,這個問題由養育者決定。

如果你對嬰兒的心理發展有一定的瞭解,你就會知道1歲之前的孩子完全還沒有到接受獨立或延遲滿足訓練的時機。1歲之前的嬰兒哭聲中不包含命令,表達的內容更多的是身體的不適,比如尿了、餓了、病了。身體的不適如果得到及時滿足,孩子就會逐漸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試想,孩子原本是在母親溫暖安靜的子宮中生活的,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狹窄產道的擠壓,來到了這個充滿噪音、溫度變化不定、隨時要承受餓了、溼了甚至病痛的陌生環境中,他可能巴不得時刻依偎在母親的懷裡,感受母親的溫度和心跳才能找到熟悉的溫暖,確保自己的安全的。所以1歲之前的嬰兒,如果哭了,養育者要立刻給予嬰兒反應,並及時排除他的不適感。

更多的擁抱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卡洛斯和坎尼爾曾做個一個關於擁抱的實驗。邀請剛分娩的嬰兒及母親,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正常養育孩子,另一組比前一組每天多擁抱孩子5個小時。一年之後對孩子進行生理及智力發展的測試,發現每年被較多摟抱的嬰兒在這兩個方面均表現較好。

著名的恆河猴實驗證明了母親與孩子充滿愛的互動對孩子未來人生的重要性。未來驗證愛在生物生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哈洛進行了殘忍的恆河猴實驗。他將剛出生的小猴子放在只有兩個人造設備的籠子中,這兩個人造設備一個是掛著奶瓶的“鐵架子媽媽”,另外一個是沒有奶瓶的“絨布媽媽”。他發現,小猴子除了需要吃奶的時間,其它時間都在“絨布媽媽”懷裡。如果撤掉“絨布媽媽”,小猴子會表現得非常恐懼,表現出情緒化的行為。這些小猴子長大後放歸猴群,發現他們無法融入猴群,且不願意與其它猴子來往,母猴更不願意交配。實驗者強行讓母猴強行懷孕後,這些母猴也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甚至虐待自己的孩子。

哈洛又用了一批小猴子進行重新試驗,這次每天讓小猴子與母猴待一個小時,這些小猴子長大後的表現有明顯的好轉。兩組試驗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愛和溫暖對孩子成長的積極作用。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剛出生的嬰兒無法區分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他會認為媽媽就是自己,自己餓了就是媽媽餓了,但如果自己餓了媽媽卻沒有及時解除這個不舒服,他就會懷疑這個世界,但他也會通過一系列沒有被及時解除的不適感漸漸認識到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剛出生的嬰兒還不具備客體永存的概念,即在他的認知裡,消失在自己眼前的東西就是再也不會出現了,你可以做個試驗,你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的面把他正在玩的東西藏起來,他是不會去尋找的。所以如果媽媽不見了,他會出現分離焦慮。但如果1歲之前的陪伴質量很好,孩子的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強,出於對媽媽消失後會再出現的信任,他會越來越勇敢地獨自走向屬於自己的人生。相反,如果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卻選擇了讓他自己撐過去,那麼分離焦慮只會越來越嚴重。當然,也有的孩子可能會如父母所願,不再依賴成人,但這種不依賴已經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表現,更深層次的傷害和疏遠已經刻畫在孩子的心裡。

我絕對相信每一對父母都是全心全意地愛自己的孩子,但教養孩子實在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技術活,心理技巧確實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但育兒方法的選擇要因人而異,也要慎之又慎,畢竟很多心理方法選錯了就是無盡的傷害。最後想說,養孩子不要摻雜太多功利的想法,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安安靜靜、乖乖聽話的孩子,而是一個身心健康、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