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不简,大家小书——读《明史简述》

简述不简,大家小书——读《明史简述》

吴晗先生是明史大家,据说他自小就喜欢历史,尤其是明史。所以他多年来广读博览、潜心研究,在清华求学期间就写下了《胡惟庸党案考》、《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等文章,并且年纪轻轻就得到胡适的赏识,但是同时,吴晗又是一位热血青年,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与胡适渐行渐远,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其中的功过都留待后人评说了。吴晗的挚友罗尔纲,曾以八个字评价亡友的性格:“豪放不羁,忠厚诚笃”。而我们,就只能在书里寻找关于作者的点点滴滴了。

《明史简述》是一本充满了时代印记的书。书中的第一部分《明史简述》,是作者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在一篇演讲稿的篇幅里,作者勾勒出了明代历史的脉络,因果关系讲解相当清晰,令人不仅感叹作者的深厚功力,又能举重若轻的表达出来,使读者对明朝如何崛起,又为何消亡,那个时代经济与政治,与其他朝代的差别,都能够有所了解。的确是大家风范。

而其中涉及到几个重要问题,明太祖为何能够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为何明朝要迁都北京,明朝与日本与蒙古的关系,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这些明朝历史中影响深远的问题,作者都讲述得非常清楚,并且从侧面展现出了有明一朝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学术见解,比如“建州史”的研究,就显示出他对于历史文献的潜心研究,甚至是在国外文献《李朝实录》中寻求答案。保持了对于历史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学术研究之风。

而且这本书中,讲述的不仅是历史,也是研究历史的方法。在讲述资本主义萌芽一节中,作者提出一个观点:要说明某个时期有某个事物萌芽,必须要有一个界限。而这个界限则要具体指出一些事实,以往时期没有发生过,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发生的。接下来又引经据典从八个方面论证了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方式既简明易懂,也令人心服口服,可做为以后工作学习的参考。

简述不简,大家小书——读《明史简述》

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胡惟庸党案考》一文,作者引经据典,却又敢于质疑经典,将多种史料结合在一起,比对考据,然后得出结论,胡惟庸与朱元璋之间的矛盾,是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胡惟庸成为了朱元璋“清君侧”的棋子,与通虏无关。这篇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才气纵横,也看得出作者的文字功夫,与擅于搜集资料、不轻信、擅于思考的研究方法。

明朝,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朝代,人们常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明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捩点上,明朝的历史因而也具有其特殊性,而这本《明史简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真实的明史画卷,我想,看过这本书,会让更多的人乐于探究明史,继而对于这段独特的历史产生兴趣。

简述不简,大家小书——读《明史简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