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不簡,大家小書——讀《明史簡述》

簡述不簡,大家小書——讀《明史簡述》

吳晗先生是明史大家,據說他自小就喜歡歷史,尤其是明史。所以他多年來廣讀博覽、潛心研究,在清華求學期間就寫下了《胡惟庸黨案考》、《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等文章,並且年紀輕輕就得到胡適的賞識,但是同時,吳晗又是一位熱血青年,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上,他與胡適漸行漸遠,度過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其中的功過都留待後人評說了。吳晗的摯友羅爾綱,曾以八個字評價亡友的性格:“豪放不羈,忠厚誠篤”。而我們,就只能在書裡尋找關於作者的點點滴滴了。

《明史簡述》是一本充滿了時代印記的書。書中的第一部分《明史簡述》,是作者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級黨校講課時的記錄稿。在一篇演講稿的篇幅裡,作者勾勒出了明代歷史的脈絡,因果關係講解相當清晰,令人不僅感嘆作者的深厚功力,又能舉重若輕的表達出來,使讀者對明朝如何崛起,又為何消亡,那個時代經濟與政治,與其他朝代的差別,都能夠有所瞭解。的確是大家風範。

而其中涉及到幾個重要問題,明太祖為何能夠在農民起義中脫穎而出,為何明朝要遷都北京,明朝與日本與蒙古的關係,北虜南倭、東林黨爭、建州女真、鄭和下西洋、資本主義萌芽這些明朝歷史中影響深遠的問題,作者都講述得非常清楚,並且從側面展現出了有明一朝的特點,以及自己的學術見解,比如“建州史”的研究,就顯示出他對於歷史文獻的潛心研究,甚至是在國外文獻《李朝實錄》中尋求答案。保持了對於歷史勇於探究,敢於質疑的學術研究之風。

而且這本書中,講述的不僅是歷史,也是研究歷史的方法。在講述資本主義萌芽一節中,作者提出一個觀點:要說明某個時期有某個事物萌芽,必須要有一個界限。而這個界限則要具體指出一些事實,以往時期沒有發生過,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發生的。接下來又引經據典從八個方面論證了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這種方式既簡明易懂,也令人心服口服,可做為以後工作學習的參考。

簡述不簡,大家小書——讀《明史簡述》

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胡惟庸黨案考》一文,作者引經據典,卻又敢於質疑經典,將多種史料結合在一起,比對考據,然後得出結論,胡惟庸與朱元璋之間的矛盾,是相權與君權之間的矛盾,胡惟庸成為了朱元璋“清君側”的棋子,與通虜無關。這篇文章寫得痛快淋漓,才氣縱橫,也看得出作者的文字功夫,與擅於蒐集資料、不輕信、擅於思考的研究方法。

明朝,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朝代,人們常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明朝就是處於這樣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上,明朝的歷史因而也具有其特殊性,而這本《明史簡述》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真實的明史畫卷,我想,看過這本書,會讓更多的人樂於探究明史,繼而對於這段獨特的歷史產生興趣。

簡述不簡,大家小書——讀《明史簡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