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双十一就要到了,不知道小伙伴们的购物车堆到多高了呢?现如今,网购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益于现代社会发达的物流和互联网行业,我们足不出户也能在家选购并收到心仪的商品。那么,在生产力和交通方式落后,也没有互联网的古代,物流业是怎样运行的呢?

甲骨文记载,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物流业的雏形开始出现。那时它被称为“驲传”,这是一种即为原始的物流方式,以马车或步行来传递货物、信件。到了周代,物流开始收到政府机构的重视,周朝设置了专门主管物流邮政的官员,被称为“行夫”,行夫的职责是“道有难而时必达“,自此快递员成为一种正式职业。而这时的物流体系较商代的”驲传“更加规范和系统,货物、信件传递的效率有了进一步提升。

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春秋战国时期,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此时出现了“马传“,即以骑手进行投递,同时对于远程长途的投递,在路途中设置驿站,当时的驿站被称为”置“或”遽“。每隔二三十里左右设一站,供骑手和马匹休息、调换等。驿站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物流投递的速率。

到了秦汉,出现了急件和非急件的区别,标注为急件的,骑手必须以每天至少300里的速度传递,快马加鞭,飞速传达。同时,也提升了物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秦汉时,将所要传递的文书等内容写于竹简上,将竹简用绳捆扎,用泥塑封,并盖上印章,保证中途不被私拆。而到了后期,根据保密级别的不同需要,封泥的道数也不同。

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隋唐时,随着运河的开凿,物流更加兴盛,相比起传统的陆路骑运,水路运输速度更快,因公务政务的日渐繁多,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代,驿站已不仅仅给骑手提供休息,它还具备了接待等功能,配套更加完善,被称为“馆驿“。而物流的速度也大大提升,最高时可达到日行500里。

正是由于速度的提升,生鲜食品在当时也成为了运输对象。唐朝诗人杜牧有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可谓是给大唐快递最好的广告了。在唐玄宗时期,岭南出产的荔枝运输到位于中原北部的长安,距离达上千公里,如果没有快速成体系的物流系统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到了宋元,出现了另一种机构,被称为“递铺”,递铺相较于馆驿,数量更多,密度更大,分布更广。元朝时,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被当时四通八达的驿路和繁荣的贸易所震惊,在当时,欧洲还处于教权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发展和开放程度大大落后于中国。

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明清时,政府将所有的驿站系统合并为邮驿,统一管理。且为了保障货物在运输中的安全性,出现了镖局,也就是大家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机构,由专业人士—镖师为物流运输保驾护航。清朝末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设立了邮局。陪伴我国古代物流业一路走来的驿站成为了历史。

唐朝时北方人想吃荔枝,咋办?

由此可见,虽然古代交通业不甚发达,但仍然拥有较为系统完善的物流业。然而,这些物流运输服务大部分是为政府机构或者贵族阶层服务的。唐玄宗为了贵妃一笑,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遥远的岭南运输娇贵的荔枝,这在当时绝非普通百姓所能享受的待遇。物流业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服务,是建立在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的。穿越到古代的小伙伴想吃到异地的美食,可能只好花上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年半载亲自跑一趟啦!

双十一快到了,大家是否已经列好购物清单了呢?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