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随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国内商业模式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卡友们逐渐发现身边的进口重卡价格越来越便宜,购买门槛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曼恩商用车公司曾预测,到2021年国内进口高端重卡将突破2.5万台。

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高品质进口重卡价格的下探,而国产重卡随着品牌、技术、成本的升级,品质和价格都在逐渐上涨,双方短兵相交的日子并不远了。

那么接下来,到底是进口重卡的茅更利,还是国产重卡的盾更坚呢?

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客观承认,目前进口重卡无论在技术、可靠性上现阶段都是优于国产重卡的。不同于乘用车曾经的“以市场换技术”,国内重卡企业一直有着“自力更生”的骨气。

乘用车以当年的大众合资为例,德国人对技术进行了封锁,技术没学到,钞票倒是让人家赚的盆满钵满。

后来国产车没研发能力,基本上就是三菱的发动机变速箱,买来装的车上去,几乎不存在核心技术研发(现在这种车企都转型了,没转的也都死了)。

而重卡就不一样了,不论是通过自主研发、逆向研发、皮尺、同外资合作研发等等,反正就不管怎样搞来的技术,都能抓在自己手里。

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重要节点就是从引进斯太尔技术开始,全国的重卡企业纷纷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掌握了并不先进,却还算可靠的重卡整车技术。后来包括与曼恩、康明斯等等国外企业合作,再加上一部分的自主创新,国内重卡企业又实现了一次技术的追近。

很多人会乐观地想,之前追的这么快,之后反超应该轻而易举吧?大馒头要说,非也!

有个词叫“后发优势”,正是因为之前国外重卡企业比国内重卡企业领先,我们只要选择他们已经验证过的,正确的事去做,就可以节省很多成本,提高很快,这也是国内重卡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就像已经有了各种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应该去学习掌握,而不应该傻乎乎的从头逐一推导。

当然,能学好数学也是一种能力,怕就怕连学都学不会。随着我们学习掌握的越来越多,别人领先的越来越少,最终还是要走上原创和研发的道路。

所以理论上来说,随着国内外重卡企业技术、质量差距的缩小,追赶的节奏也会越来越慢,想要反超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那这样说,一旦国际重卡价格逼近国内重卡的“护城河”,就将打垮我们吗?也不是。中国重卡企业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国企背景、政策扶持甚至人力成本优势这些,而是在于背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重卡消费市场。

我在这里假设一个模型(我一点不懂成本构成,但道理应该没错):

国外一款重卡发动机,研发成本5亿元,制作模具5000万元,一年销售1万台,总共卖10年,销售10万台,那他们摊到每台发动机的研发、模具成本就是5500元。

而在中国一款重卡发动机,研发成本5亿元,制作模具5000万元,一年销售10万台,总共也是卖10年,销售100万台,摊到每台发动机的研发、模具成本就是550元。

进口卡车来势汹汹,玩起了价格法宝,国产车企该如何招架?


这个模型假设是双方研发、模具、原材料成本和产出同样的情况下,成本就差到了接近5000块,反映在售价上也差不多是这些。

这就说明,国外重卡企业的产品价格可能某一阶段会下探的厉害,但跟国内重卡企业的技术追赶一样,也会遇到瓶颈,甚至比技术追赶还难。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国内重卡企业有了更多的销量,就意味着触及到更多的用户,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反馈,这有利于改进技术、质量和用户体验。

结语

所以,结合这些因素,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不管未来股比怎么放、对外开放力度有多大,国产重卡始终会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缓慢追赶技术劣势,甚至能凭借更多的市场触及点,输出更具用户体验的产品,从而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