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今日主角-

豔山姜

學名 Alpinia zerumbet

姜科 山姜屬 多年生常綠草本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唐代詩人杜牧《贈別》一詩廣為流傳,“豆蔻”一詞變成為青春嬌羞美少女的形容詞。

此後又有王雱(宋代王安石的兒子)的《眼兒媚》中:“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花葉豔山姜 | 圖源:網絡


此豆蔻非彼豆蔻

這些古詩詞的“豆蔻”指的是什麼植物呢?《中國植物誌》上並沒有叫“豆蔻”二字的植物,但有個“豆蔻屬”,比如姜科豆蔻屬的草果、白蔻仁等(都是火鍋底料啊)。

但中國植物誌中對豆蔻屬的描述為:“穗狀花序由根莖抽出,生於常密生覆瓦狀鱗片的花葶上。”這說明豆蔻屬的植物花開比較接近地面,或者比較矮,而不存在開在枝頭,這與“豆蔻梢頭”的氣質明顯不相符。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左為豔山姜,右為草果 | 圖源:plantillustrations.or

一般認為古詩詞中的“豆蔻”指的是同科的山姜屬植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但這個植物不太常見,而常見而類似的另一種植物,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豔山姜

“豆蔻”應是豔山姜並非無中生有,在宋代范成大的《紅豆蔻花》中有對豆蔻的形態描述:“綠葉焦心展,紅苞竹籜(tuò,筍殼之意)披。貫珠垂寶珞,剪綵倒鸞枝。且入花欄品,休論藥裹宜。南方草木狀,為爾首題詩。”

這裡的“紅豆蔻”不僅可以入藥,而且花很漂亮,花苞帶紅,且披著一個筍鞘,無疑說的就是豔山姜!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豔山姜的“筍鞘” | 圖源:中關村在線攝影論壇 作者:橘洲馬

回到杜牧詩“豆蔻梢頭二月初”,農曆二月初即公曆四月左右,正是豔山姜抽出花苞的時候。豔山姜花開成串,乳白色的花苞,如珍珠倒掛,尖頭帶著一點嫣紅,純潔之餘又帶著一點點即將成熟的風情,形容少女含苞並不為過。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豔山姜花苞,凝脂一樣 | 攝於廣州

如果你還覺得沒有感覺,那麼看看大師的攝影作品——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圖源:詩意地旅行 攝影:登圍牆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圖源:詩意地旅行 攝影:登圍牆

嬌嫩欲滴,嬌美撩人!是不是有點浮想聯翩的感覺了……(等等這不是去往幼兒園的車!)

據博物君(微博@博物雜誌)介紹,豔山姜未開的花苞裡有一包蜜水,所以又名“香水包”(我沒有考證過),而杜牧的詩是送給一個十三歲的歌妓的……(下車,我要下車!)


*古詩詞中對植物的分類向來比較模糊,所以僅代表個人想法,歡迎指正討論。


拋開浮想,同樣驚豔

在南方公園的綠化帶中,不難看見豔山姜的身影,其葉形優雅,花多美麗,更有花葉品種(即花葉豔山姜),高度適中,寬大的葉片上增添幾筆黃色條紋,黃綠相間,層次豐富,還有人喜歡將其葉子用於包粽子和餈粑。

豔山姜花苞成串,也不僅含苞時好看,綻放也是絢麗無比,那一片斑斕的“花瓣”就叫人挪不開眼睛,黃色鮮豔無比,又有紅色條紋點綴,色澤斑斕,如此獨特。

這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花瓣,而是特化了的退化雄蕊,植物學上稱為唇瓣。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漂亮的唇瓣 | 攝於廣州

雄蕊退化並不是沒有雄蕊,花中間就有一枚能育雄蕊(唯一一枚)。而花柱從下位的子房出發,穿過能育雄蕊的中部再從其頂端伸出來。(不知道圖片能不能看清楚,中國有個花柱)

當花朵釋放花粉時,柱頭上翹,以免沾上自身的花粉;花粉放完後,柱頭則變成下垂狀,以便接受來自其他花朵的花粉。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辣手摧花 | 攝於廣州

豔山姜之名,雖然略顯俗氣,但是花開美妍,依然值得觀賞。背後的文化內涵,更是值得玩味……


豔山姜 |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正主

-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