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没有套路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找工作面试就像相亲,第一次相互见面是比较重要的过程,成败可能决定于面试时的自我表现。

在面试前早做准备,有目的地表现自己,抱着“必须让你留下我”的决心,给对方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让招聘者选择的天平指向自己一方,不要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我本将心向明月:没有套路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记得第一次面试,在校园招聘会,对我而言,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从来没有经历过,确实也没有什么经验,即将毕业离校,找工作是必须的选择,心里既兴奋又害怕。

学习面试技巧。

图书馆有介绍面试知识、经验的书和杂志,以前也曾经翻阅过,但是,那时觉得面试离自己还很远,几乎没有仔细阅读过。那就临时抱佛脚吧!在一周前,天天在图书馆借书、认真学习、做笔记,算是在临阵磨枪,恶补了有关面试的一系列“宝典”。

找同学排练,寻找面试感觉。

光有理论知识还不行,还要练习模拟场景对话。先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回答问题,重点练习说话时的面部表情。总算将一张严肃有余的脸,勉强练到了“皮笑肉不笑”、面带笑容、从容应答。

再找来了一帮同学们,充当面试人员,拿着一堆面试魔鬼问答,坐在桌子边,一脸正色地俨装等待面试者。于是从敲门开始进行演练,提出各种刁钻、古怪的烧脑问题来训练。虽然是在玩笑中“面试”戏弄一番,但毕竟是在排练面试的过程,多少有一点成竹在胸的感觉。

面试过程与演练千差万别。

凭着临时学来的许多的面试“宝典”和面试演练的一招一式,显得很信心的样子,站在那虚掩着的办公室门前。

记得面试技巧的细节,我整理头发,拉正领带,看看衣服、鞋子状况,确认没有什么问题,特意把表情调整到最佳状态,很有礼貌地敲门、等待,得到应允后,推开那扇半闭的房门。

推门一瞧,三位面试官坐在那里,似笑非笑地望着门外。我迈着踌躇满志的步伐,心中忐忑、外表冷静地走向面试者。

在通向面试者前的那张桌子时,我小心翼翼地留心着———因为“宝典”上说,这个过程面试者极可能会故意设置一些考验项目。然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除了几张空椅子,我如获至宝,这应该是“宝典”中说的一种道具。

我仔细看了看椅子周围,却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忽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想不出什么应对“宝典”。

出于礼貌,面带笑容的看着主考官打招呼、点头,然后有点不知所措地立在椅子旁边。直到主考官一声“请坐”,我才如逢大赦地款身坐下。

没想到,主考官开门见山直接发问:“刚才在东张西望什么?”我心里一惊,进门后我不过只是环视了一秒钟,都被他看出来了。我想都没有想就说:“我以为您会故意放一些东西考验我呢”——别人能随机应变、急中生智,我却不行。这个场景没有排练,也想不出更好的回答,就把心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了。说出后,我有点后悔。可是在面试中,我继续俨装冷静,保持微笑。

主考官又问:“刚才你为什么不坐?”这是什么问题?“您没有让我坐”。索兴老实到底,我虽然有点儿诚惶诚恐,但还算不卑不亢。

随后我不再多想,无论主考官问我什么,我都干脆地实话实说。在不加揣测地回答完主考官们的一系列问题后,我微笑扫视着三位主考官,他们面无表情,告诉我面试结束,可以离开了。我心无想法地走出会议室,觉得第一次面试竟然这样轻松,想什么就说什么,什么“宝典”、技巧,先让他们见鬼去吧。

我本将心向明月:没有套路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后来几天,又去了几个单位,面对面试官的各种问题,想什么就说什么,能多说就多说一点,面试的状态越来越好了。但是,有一点我是领教了,面试官的问题,确实是千差万别,没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既然来面试,就是要一定找到工作的,心中肯定是这样想的,而且非常强烈。不管经历多少危难,也要保持信心,一个又一个的试过去。几天下来,有时候自己都没有什么想法了。

万万没想到一周后,我接到了第一公司的报到通知。

那一刻,我才明白,面试就如平常做人一样,自然、真诚、坦率才是最好的“宝典”。单位来选人,面试时提出各种问题,无非是考验一个人的反应、思路以及处理事情的出发点和角度。 做人、做事不需要所谓的技巧、宝典,不必要一门心思想投机取巧、文过饰非,没有套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