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时祥:海南自贸港优势产业发展给退役军人创业带来新的机遇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海口4月22日消息(记者 钟瑜)2020年4月17日,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召开全省退役军人事务局长会议暨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时祥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他强调,要借海南自贸港建设东风,推动海南退役军人工作跨上新台阶。

罗时祥介绍,“4•13”以来,党和国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进”以及“推动建设”,多次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海南也正举全省之力,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海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无疑也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罗时祥说,当前,海南正在陆续出台系列投资、贸易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必将为投资者在自贸港内开展贸易投资活动提供最优的制度保障和巨大的政策红利。他建议退役军人企业家要加大在全域旅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业等重点产业的投资与合作。

罗时祥表示,旅游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正在按“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利用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下的购物旅游、跨国邮轮旅游航线为代表的海洋旅游、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领的医疗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康养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业态,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海南全域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这为海南省城乡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带来了机遇。

罗时祥指出,海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和比较优势。与全国其他自贸区相比,海南自贸港有广大农村,80%的土地、60%以上的户籍人口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占20%以上的比重,这决定了农村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参加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力量,热带农业是必须着力做优做强的主导产业、王牌产业。省委多次强调,建设海南自贸港,要坚决把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伴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快速推进,海南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海南凭借独有的热带气候环境、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农产品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海南省10万多退役老兵家在农村,这为他们立足农业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了巨大现实机遇。

罗时祥强调,作为海南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也是海南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海南省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利用好自贸区、港政策引进资本和人才,瞄准最有可能突破、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互联网等领域,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热带作物、空天信息等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体系,高科技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下一步,还将继续聚焦海洋科技、热带特色农业、航天科技、生态环保新能源、生命与健康,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可预见的将来,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必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近年来,退役军人中具备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抢手人才,这也为新时代技能型退役军人带来了宝贵发展机遇。

罗时祥认为,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会展业是地区发展的加速器,不仅对相关产业具有1:9的乘数带动效应,连续多次的大型展会也会对区域内的相关配套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海南凭借其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会展业以博鳌亚洲论坛为标志,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功能配套、会展设施进一步完善成熟,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会展业有望成为实现海南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之一。退役军人,尤其是自主择业退役军人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善于筹划组织大型活动,他们完全有条件投身到这样一些产业之中,赢得机遇。

罗时祥强调,全省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企业家要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机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起直行,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海南发展,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奋斗者的作为,共创新时代宏图伟业,共享海南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和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