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模式”種無花果多收一季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6日訊(周超文 劉梅 文/圖)

在我們的印象中,無花果一般都只有夏秋兩季果子。然而,瀘州市江陽區況場街道普潮村返鄉農民朱秀洪的無花果採用“大樹模式”種植後,一年卻能採收三季,除了夏秋果,還有春季果。

“大樹模式”種無花果多收一季

朱秀洪“大樹模式”種出的春果

4月15日,在朱秀洪的無花果種植基地看到:果園裡無花果樹的樹枝上,葉子都還剛剛長出,樹丫上卻已生長著一個個秀色可餐的無花果子,讓人驚奇不已。“這批果子是春果,是採用‘大樹模式’種出來的,雖然與夏秋果比起來產量要低些,但價格卻高了好幾倍。”朱秀洪一邊查看無花果,一邊高興地介紹說。

今年54歲的朱秀洪2014年在外打工時,偶然瞭解到無花果的種植前景。於是,他返鄉流轉了60畝土地,引進了威海青皮、波姬紅、金傲芬、黑珍珠等優良無花果品種進行規模種植。朱秀洪告訴筆者,他返鄉選擇引種無花果,緣於無花果是一種名貴中草藥,具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同時可直接食用,是一種非常有經濟價值的水果,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朱秀洪在種植無花果的同時,也不忘外出考察學習別人的先進種植技術。2017年,朱秀洪在山東等地考察時發現,有很多地方村民種植無花果竟然能收穫三季,即春果和夏秋果。特別是春果,不僅提早了近兩個月至5月上市,由於上市時市場上根本沒有無花果鮮果銷售,市場價格是平時的好幾倍,達到了40元/公斤,而他每年只有夏秋兩季果上市,不僅比別人少了一季果子,土地產出率也低了不少。

“別人能種一季春果增收,我為啥不嘗試呢?”朱秀洪告訴筆者,2017年,他了解到春果是採用“大樹模式”種植後,他就自己進行了摸索。他介紹,所謂無花果“大樹模式”,就是上年冬季在修枝時,按樹枝的不同高低,蓄留好老枝,他在當年冬季修剪無花果枝條時,專門選取了部分樹形好的無花果樹,將老枝蓄留了下來作為春果枝。開春後,舊枝枝節處就會長出春果,春果比修剪掉舊枝再發新芽結夏果整整提早了近兩個月上市。

由於管理到位,2018年5月,朱秀洪上年蓄留的10畝無花果老枝結出的春果,就收穫了2500多斤,平均每斤賣到了20元,實現春果收入達5萬餘元。

初嘗甜頭後,這兩年,朱秀洪不斷總結春果種植技術,並將蓄留春果的無花果樹面積擴大到了20畝,畝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這兩年蓄留的20畝春果的收入,足夠支付60畝果園的人工、有機肥、防病治蟲害等管護費用,夏秋兩季無花果收入全是賺的,無花果這種‘大樹模式’,硬是讓我嘗足了甜頭。”朱秀洪喜滋滋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