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後的三線小城,本是丫鬟命卻得了公主病

近十年來,中國的發展從居民層面來看,就是一個城鎮化迅速提高的過程,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份,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然達到了60.6%,距離一般發達國家70%的水準已十分接近,似乎再過個三五年,中國大部分的人民都能過上便捷的現代化都市生活了。然而事實確和數據相去甚遠,根據最新的城市發展程度分類,偌大的中國,僅有49個城市被歸為二線或二線以上城市,而這49個城市容納的常駐人口總數(還不是戶籍或有房人口),也不過是14億人口的零頭4個億罷了,剩下的10億人,仍然生活在公眾所熟知的區域城市——三線小城。

說是三線小城,其實很多這類城市並不小,相反不少還人口眾多、面積廣闊,而之所以說它小,主要是因為它的經濟落後,文化荒漠,然後還思想落後,格局狹隘。前兩者為因,後兩者為果。這種情況,按照老封建的說法,那就是天生的丫鬟命了,如果丫鬟過著丫鬟的日子,也就不會有筆者今天的這篇文章了,怕就怕機緣巧合讓丫鬟過了兩天公主的日子,一旦沉迷其中,等到重回丫鬟角色,那必然染了一身公主病。而這個機緣巧合,正是全國範圍的棚戶區改造。

棚戶區改造的出發點和立意都是改善民生,但恐怕連主推棚改的政府都想不到這個浩大的民生工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怎樣的深刻且長遠的影響。別的不說,以筆者老家來說,一個極普通的三線城市,棚改前房價用了8年時間才從2000一平漲到4000一平,而棚改之後短短一年時間,就從4000漲到了8000,目前維持在11000左右的水平。這種巨大的財富變動就像在寂靜山嶺中放了一盤10000響的盤炮,一霎間鳥獸俱驚,片刻之後又如涼水入油鍋,一頓煙霧繚繞和噼裡啪啦,圍觀的人是抓耳撓腮又手舞足蹈,自此心裡的那把躁動的火焰,再也無法熄滅。

其實也難怪三線小城的人民如此熱衷於哄炒房價,因為這可能是久居三線小城的人民此生唯一的一次普世的財富暴漲的機會,誰能不心動、不積極呢?而那些瞬間湧入三線小城的資本和開發商,又何嘗不是看穿了這個心思呢?與虎謀皮,結果自然可知。但在這一點上,中國人聰明到足以看清其中緣由,卻又不夠智慧到看破其中兇險和長期失落,賭性重始終是國民劣根性中難以祛除抑制的一點,這一點,倒是不分一二三線城市居民,全國盡皆如此。待棚改的光暈散去之後,開發商炒房團套現走人,三線小城的房價無非兩種情況:一是順應市場實際供需關係,價格回落,高位接盤的小城土著捶胸頓足,此為短痛;而是政府或者機構控制房價,強行維持甚至繼續推高房價,看似無人割肉,實則為耗盡城市未來10年發展氣運的長痛。這兩種情況,前者無非損失一部分人的一部分財富,其他影響卻基本沒有,但後者卻似飲鴆止渴,身中劇毒而渾然不覺。要知道,中國社會的發展自古以來都是以順應百姓訴求為導向,那什麼是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訴求,無非是安居樂業,而安居又在樂業之前,這是老祖宗的經驗教訓,放到現代的城市發展模式也仍然適用。要知道,普通城市的發展基本是由產業帶動人群物資集中,在此基礎上形成規模優勢來做大做強,產業優勢形成之後又會變成產業集群,又會有更多的人群和物資聚集,在此基礎上形成龐大的人流和物流,又無形中帶動了無數以人和以物為核心的產業,比如物流、餐飲、旅遊等等(可以參考江蘇南通這座紡織產業城市,尤以疊石橋為典型鄉鎮範例)。這才是城市發展的正途,而且核心就在於最開始那隻會下金蛋的母雞——原始產業的培育,這也是各地政府每年出臺各種優惠措施招商引資的真正用意。然而棚改的出現人為地打破了這種良性模式,末端購房者的熱情鼓舞著開發商不斷搶地開發,開發商的兇猛又激勵著地方政府不停地高價賣地,苦於18億畝的土地紅線要求,商住地產的用地只能擠壓掉低價的工業用地指標,帶來的後果也很明顯,工業用地成本迅速提升、工人工資訴求迅速上漲,結果就是無產業落地發展。沒有產業自然也就吸引不了人才,甚至連本地人才都傾巢而出,蝸居一二線鬥米小室,每每於深夜在網上發出“回不去的三線小城”之慨嘆。

以上所言其實並非虛話揣測,而是實實在在已經出現在了很多三線小城身上,筆者的一位好友老張前年在一線城市待膩了之後,本著貪戀三線老家安逸日子的打算,毅然回鄉求職發展,折騰了半年時間,真真被養育他的這座小城傷透了心。堂堂985本碩,走社會招聘不花錢託關係連個普通國企都進不了,連著幾個面試他的招聘官都無可奈何,直言如此優秀合適但早已內定人選,公開招聘只為符合流程。其實除了薪資待遇突出的國企,老張也還是考慮過家鄉的民企,然而民企寥寥的三線小城,多數還是家族企業,在1萬的房價面前,你再如何貪戀家鄉的溫馨也抵不過月薪三四千的冰冷——你無法給周邊的任何人以可靠依賴。心灰意冷之下,老張選擇了最近的一座二線城市,用短短兩週時間迅速覓得一份年薪20萬的美差,今年更是狠下心在二線城市按揭了一套房子,準備年底結婚生子,定居異鄉了。每每聽老張說及此事,言語之間總是夾雜著些許不甘和感嘆,想必這應該也是很多三線小城年青一代的心聲吧。

丫鬟命&公主病,我想不到比這兩個詞更準確地形容棚改之後的三線小城的話了。項羽曾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然而這句話放在三線小城這裡,恐怕要改為“歸故鄉不富貴者,如衣衫襤褸,路人與野狗共棄之”了,問題的關鍵是,富貴者如今還能看上你這一身公主病的小丫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