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秦皇臺鄉西瓜搖身變成“金疙瘩”,從8毛一斤到一斤5元

4月16日,在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瓦屋張村,一個個剛建起來的西瓜大棚很是搶眼,棚內已經開始育苗。連日來,標準化種植大棚內一派繁忙景象。

濱城區秦皇臺鄉西瓜搖身變成“金疙瘩”,從8毛一斤到一斤5元
濱城區秦皇臺鄉西瓜搖身變成“金疙瘩”,從8毛一斤到一斤5元

大棚旁邊是大田西瓜種植區。“別看就一道溝壑之隔,苗的品質可不一樣,種出來的瓜也從8毛一斤升到5元一斤。”村書記張立濱一邊望著綠油油的小苗,一邊流露出豐收在望的神色。這幾個大棚,是村裡的新嘗試、新希望,是村民們致富的“金疙瘩”。

秦皇臺鄉位處黃河下游,沙壤土質,灌溉便利,該鄉因地制宜,發展西瓜種植。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100多年的種植歷史,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西瓜之鄉”,種出的西瓜不愁賣。以瓦屋張村為例,228戶、585人、6000畝地,一半以上的村民從事西瓜種植。

但是,傳統的大田種植模式,卻並不能實現旱澇保收,而是靠天吃飯。“乾旱西瓜不長,澇了又全爛在地裡。”張立濱無奈地告訴記者,就因為這,他的80畝大田西瓜有一年就賠了五六萬元。產量、品質不統一,使得“秦臺”牌西瓜市場競爭力一直面臨“瓶頸”。

去年7月份,來自濱州市委政法委的市派第一書記龍德波來到該村,為這裡的西瓜種植產業謀起了“新路”。10月份,他和張立濱一起組織村裡40多戶到北京大興西瓜種植基地考察,找到了一種新瓜苗,長出的瓜個頭小、比普通大田西瓜含糖量高出三分之一。遇到這等好事,村民們個個摩拳擦掌。

回來後細細斟酌,瓜苗、大棚、土地都是大投入,風險問題他們也不得不考慮。期初300人報名,最後真正“第一個吃螃蟹”的只剩6戶。

“大田西瓜一畝地出5000斤,純收益不到2000元,這種大棚西瓜的收益能達到過去的五六倍。瓜苗用南瓜根與西瓜苗嫁接而成,結合了兩種植物的特性,不但抗旱、抗澇、抗寒,還能解決重茬問題。”為了更新換代西瓜品種、給村民們做示範引領,張立濱率先建起5個大棚。

“像這種瓜苗,栽的時候要定點定距,每窩栽一株,株距37公分……”在大棚裡,秦皇臺鄉專門從壽光聘請的農業技術專家王佃軍正忙著給村民們現場指導。種植高品質西瓜,標準化管理是“量尺”。以往大田種植西瓜,家家戶戶實行粗放管理,現在從大棚溫度、選苗種植、吊秧授粉採取全程標準化管理。

目前,秦皇臺鄉成立了“秦臺”牌大棚富硒小西瓜種植項目。在該鄉,不但西瓜生長全程由專家“呵護”,村民們還能享受到由政府統一給辦理的貼息貸款。

灣趙村村民尹新榮受項目前景的吸引,在瓦屋張村承包了6畝地,投入12萬元建起3個大棚。“玉米小麥種植,一畝地一年純收入不到1000元,傳統的西瓜種植最好的也不到3000,如果不突破,種地就失去了意義。”尹新榮過去從沒種過大棚,面對新挑戰,她信心滿滿。

“一個半月後,西瓜可以成熟採摘。每年種植兩季,可觀光采摘,可電商直銷。”龍德波介紹道。瓦屋張村共建15個示範種植大棚,佔地25畝的大棚已全部定植完成,種植富硒小西瓜53000棵,預計西瓜產量達20萬斤。

秦皇臺鄉瞄準高質量、高標準、綠色化、品牌化目標,加快秦臺西瓜種植基地培育,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鄉村振興的難點重點是產業振興,為打造群眾增收致富的西瓜支柱產業,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我們在主導產業培育上將重心轉向品質提升,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村集體收入。”秦皇臺鄉黨委書記姬曉龍說。

有地理條件、有優質瓜苗、有技術、有貼息貸款,在政府推動下,隨著各項要素的集合,在這裡,一個個小西瓜正逐步實現“變臉”,一幅農業創新轉型升級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李榮新 張丹 張志剛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