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中國傳統喪葬文化,非常講究壽終正寢。病人垂危之時,親屬要給他穿戴好內外衣。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光著身子走了”,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親屬會感到十分愧疚和不安的。

病人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親屬們要將其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守護他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刻,這在傳統葬俗中叫“挺喪”。

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在北方傳統習俗裡,老人在彌留之際,貼身要穿白色的襯衣、襯褲,然後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褲,最外邊套上一件黑色長袍。整套服裝不能有釦子,而且要全部用帶子繫緊,這樣做是表示“帶子”,就是後繼有人的意思。

死者頭上要戴一頂挽邊的黑色帽,帽頂上縫一個用紅布做成的疙瘩,用來驅除煞氣,人們認為這樣做對子孫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話,腳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如果是女性的話要穿藍色的布鞋。

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壽衣一定要是傳統的式樣,哪怕改朝換代、時過境遷,平時再也不穿民族的傳統服飾了,等到臨死的那一天,也還要恢復原來的裝束。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人死之後是要去見遠古的老祖宗的,如果老祖宗認不出自己的子孫,不讓他認祖歸宗。

在病人臨終之前,家屬必須要給他沐浴更衣。這實際上是給死者進行的第一次化妝整容。但是這樣的的沐浴更衣,已經遠遠超出了服裝本身的物質形式。比如:佤族在為去世的老人穿壽衣的時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時所穿的衣服之外,還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過來穿的新衣服。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在民族傳統的觀念裡,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舊衣服脫掉,這樣方便死者的靈魂回來認識自己的身體;而他們把後來加上去的新衣服反過來穿,是為了讓死者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單數和雙數一樣,是人們在生與死、陰與陽交接的人生“換屆”中,舉行的最後一次換裝儀式。這種被稱為“反飾”的習俗,是為了改變死者壽衣的穿著式樣,使他的靈魂沒有辦法停留在陽間。同時也有通過反正顛倒來暗喻陰陽兩界的意思,因為在人們的觀念裡,陰陽兩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顛倒過來的。

親屬給死者沐浴,一方面寄託了生者對死者的難捨之情,一方面也有和“壽衣”一樣的象徵意義。清洗屍體所用的水一般都是買來的,俗稱為“買水”。它本身是一個可以單獨存在的儀式,就是把“陽水”變成“陰水”的一個轉換儀式。

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買水用的錢主要是陰錢:燒香、化紙、即紙錢。這種錢只有在陰間才有價值,只能由靈魂享用,在人間的話只是廢紙一疊。“買水”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於“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惡,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讓死者的靈魂知道,這不是在給活人沐浴,而是讓死者乾乾淨淨地到達陰間,被祖先所收容。

在對死者進行沐浴更衣之後,親屬要馬上把屍體移到靈床上。同時還要採取一些儀式,把死者的靈魂也引到靈床上去。山東臨沂一帶的習俗,是用一塊白布從樑上搭過來,再用一隻白公雞在病床上拖幾下,順著白布從樑上遞到外間屋,在死者身邊走上一圈,然後把公雞殺死,這叫做“引魂”。

漫談傳統葬俗中的挺喪儀式

在江南一些地方,如果死者生前做過屠夫,那麼他臨死之前,家裡人要用一塊大紅布,把他的手包起來,偽裝成被斬斷的樣子,據說這樣做可以避免在陰間被他宰殺的牲畜咬他的手。同時,家裡人還要在死者嘴裡放上一枚銅錢,這叫做“含口錢”。在江浙一帶的農村,還流行給死人燒紙錠、錫箔之類的信物,就是“燒落地紙”。

按照舊時的規矩,在沐浴更衣儀式結束後,還要舉行“飯含”儀式。飯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貝、玉貝和米飯之類的東西。這是為了不讓死者張著空嘴、餓著肚子到陰間去受罪,而成為餓死鬼。(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