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用手工治愈心灵,活得用心也用力。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做手工,一把剪刀一块布,我最喜欢上演的是变脸术。

先看看这个卡哇伊风格的九宫格柜变脸前后的对比照片,有没有被惊艳到的感觉?(旁边那个同一风格的小箱子是换鞋凳变脸而来的,回翻前面的头条可以找到哦)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这个卡哇伊的九宫格原来是放在儿童房的,后来儿童房用不着了便搬到客厅放些杂物,因为客厅的装饰是民族风调性,所以,我打算将这个不搭调的柜子也改装一下。

翻出了这块乌镇蓝印花布,准备开工。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先按照柜门大小每边各加两指宽裁剪出正方形的布块。

那么问题来了,柜门的形状是缺角的正方形,怎么让蓝花布像“包书皮”一样平整地贴合每一根线条?

最初想用双面胶固定,但是双面胶的粘度不够持久,且痕迹难以清理。万能胶粘合紧密,可万一弄砸了连回退的余地都没有。而我的原则是: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可逆的操作。

转念间想到了“系带”的方法,于是在每块蓝花布上加缝四根布带: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系带可以非常紧实地固定布面,转角处用针线简单的辅助固定,果真有“包书皮”的效果,布面平整贴合,可随意拆卸清洗: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书皮”都包完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前面板黑压压的,柜子四周却是白茫茫一片, 色差太大,整体有一种失衡感: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于是将多余的一块正方形布料,均匀的裁剪为9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将9块正方形分别斜贴在顶面和侧面的白板上,终于感觉有点民族风的调性了 :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不得不说,整体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前面板黑压压的一大片造成视觉上的沉重和疲惫,方格门之间的界限感消失是最大的问题。原来,我犯了美学的大忌:没有留白。

于是,果断撕开四块“书皮”,露出本来面目: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找出一块白布,如法炮制裁剪成系带小方块: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将剩下的四扇门用白色的“书皮”包裹。白布易皱,而且纯色布的折痕特别明显,用蒸汽熨斗逐个熨烫平整: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由于白布比较透,用了双层布还能隐约看到里面的图案,不太满意。

一转身,突然开了个脑洞,将原来的蓝布小方块贴在四扇白门的中央,不仅转移了对透视感的注意力,整个画风看上去也没那么刻板了。再接再厉,对侧面做同样的处理。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最后,还多了一小块菱形蓝花布,随手粘在旁边的花架上了(花架是报篓改的):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旁边那个换鞋凳,也是乌镇蓝系列同款: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就这样,卡哇伊经过换脸、拉皮、去皱......成功的变脸为民族风,是不是有“川式变脸”的味道?

回想整个动手改造过程,我最为自己点赞的是,在对第一轮效果不满意的纠结过后,我还能推倒重来。所谓不破不立,没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就不可能创造更好的“奇迹”。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顺便说说,家里的窗帘和沙发套也是我手工做的。自己在淘宝上选花布,量尺寸,裁剪,打洞,安装罗马扣。这是我特别喜欢的青花风格: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后来,我又用多余的布料,将墙上的两个挂钟,也改成了相同的风格: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这么多年,手工,一直是我的另一个世界。

针线,棉布,缝纫机,剪刀......这些简单而古老的工具,一直慵懒而固执地陪伴着我,手工劳作的满足,是无可替代的。手工劳作的快乐,是不可自拔也不想自拔的,这里有我的城堡。


《我的城堡》

我一直以为,

一个好的创意,

可以将一根食之无味的鸡肋,

变成一个美味诱人的鸡腿。

平淡生活中,

总是需要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废墟中的一沙一石,一瓦一砾,

看似残根断壁,

留之无用,弃之可惜,

但冷眼观之,

似乎还能洞察到它们的价值。

最开始的时候,

我并不太能确定我能做出什么,

于是我不停地揉碎了掰开了,

组合、打破、创意、思考、重构......

用手工治愈心灵。我活得用心也用力。

生活,有时候会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

坍塌成一片废墟,

我们难免会狼狈到向隅而泣,

转过身来,我还是希望,

在废墟中,我可以用一瓦一砾,

构建自己的城堡,

在角落里,我可以用一针一线,

缝制自己的布衣。

对我来说,这个城堡叫宫殿,

这件布衣叫华服。


美翻!卡哇伊风九宫格柜上演“川式变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