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的三把半香

相信只要是對武俠小說感興趣的人,應該都對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有所瞭解。但凡對《鹿鼎記》有所瞭解的,應該都知道有個與清朝對立的組織叫做天地會,天地會里有個總舵主叫陳近南。當然大家不要以為“天地會”只是金庸先生的小說杜撰出來。其實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團體,它叫天地會,也叫洪門。

“天地會”的三把半香

洪門被稱為“眾幫之首”,由鄭成功創立,起源於明末清初,是中國近代幫會史上影響最大、人數最多、勢力範圍最廣、存在時間也最長的一個幫會組織。“洪”字取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秘密社團。“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所表達的,便是在反清思想盛行的清代,血性漢人對陳近南的讚譽之情。

清代末年,洪門組織對國民黨人的反清活動起著重大的作用,當時許多國民黨人同時也加入了洪門,如孫中山、秋瑾便是“洪門三合會”成員。孫中山的社團內部職稱是“雙花紅棍”,“鑑湖女俠”秋瑾的社團內部職稱是“白紙扇”。那“雙花紅棍”和“白紙扇”在洪門內部是什麼職位呢?我們不妨看一下洪門的內部制度。

從鄭成功金臺會盟到陳近南紅花廳聚義,洪門的組織形式都是以異姓兄弟結拜、歃血為盟的方式進行的。在結拜的時候,洪門會燒三把半香。這三把半香是有講究的,一把是仁義香,敬春秋時期羊角哀和左伯桃的生死之交;二把是忠義香,敬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把俠義香,敬梁山一百單八將;而最後的半把則是有仁無義香,紀念秦叔寶和單雄信。說是單雄信不投降唐朝被殺,秦瓊秦叔寶求情不得,只好割下自己的股肉給單雄信下酒,表示朋友的真誠,單雄信死後,秦瓊整日以淚洗面,也算是情義一場。但秦瓊做不到捨命為友,只能說是有仁無義。其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與梁山一百單八將異姓結拜的兄弟義氣,就是洪門的組織基礎。而《水滸傳》中梁山忠義堂的組織形式就是洪門的組織結構。

* 忠義總堂(山)

o 山 主;或稱“寨主”、“龍頭”大爺。也有稱“大排”“阿媽”。

o 副山主;或稱“副寨主”、“副龍頭”大爺

* 內八堂 (內八堂皆為“京官”)

o 香長;或稱“聖堂”大爺、開香堂時的主香人,為客卿。有的地方稱“白扇”。

o 盟證;或稱“中堂”大爺、開香堂時的盟誓人,為客卿。

o 坐堂;或稱“左相”大爺、總管山寨事務。

o 陪堂;或稱“右相”大爺、協助總管山寨事務。

o 管堂;或稱“總閣”大爺、負責人事升降賞罰。

o 執堂;或稱“尚書”大爺、負責人員組訓工作。

o 禮堂;或稱“東閣”大爺、負責教育禮儀。

o 刑堂;或稱“西閣”大爺、執掌刑法。

o 護印大爺

o 護劍大爺

* 外八堂

o 心腹;“刑副”大爺、領軍武將。

o 聖賢;“聖賢”二爺、軍師,負責謀劃。

o 恆侯;“當家”三爺、總管財務、糧餉。

o 金鳳;“金鳳”四姐。

o 管事;“管事”五爺、負責總務,又分承行、執行、紅旗、藍旗、黑旗。

o 巡風;“花官”六爺、負責巡查,又分內巡風、外巡風、巡山、光口。

o 銀鳳;“銀鳳”七姐。

o 賢牌;“賢牌”八爺、登記功過,又分鎮山、守山。

o 江口;“江口”九爺、管理人員與升遷,又分檢口、斜口、守口。

o 麼滿;“麼滿”大爺、或稱“轅門”,負責雜務的士兵,又分總麼滿、執法、轅門、大麼、小麼、大滿、小滿、銅章、鐵印。

隨著時間的推移,洪門的組織形式開始趨向簡單化,首領人僅設“洪棍”、“白扇”、“草鞋”三個頭銜。其中“洪棍”是一個幫會職稱,因武松手執紅棍而得名。是幫會里的金牌打手,眾“紅棍”中又以孫中山的“雙花紅棍”最為出眾,意為左文右武均插花,文武全才。

而秋瑾的白紙扇,則是取心明術數之意,因術士多有白紙扇在手而得名。負責文職,為社團軍師,通常也負責社團財務。

草鞋,是負責通信聯絡的首領,因為要走動通信聯絡,所以以草鞋為代號。相傳是明代末年一百二十八名和尚及四名平民合力抵抗西魯族人入侵中原,和尚多穿草鞋而得名。

民國初年,洪門的勢力發展到了海外。其中洪門的一個分支致公堂,在1925年10月10日召開懇親大會,宣佈洪門致公堂轉型為中國致公黨。由此,抗日戰爭時期最大的海外華人華僑抗日組織就這麼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