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激起公憤: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留學生激起公憤: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最近,留學生群體中的某些人頻頻激起公憤,老白對這些人的行為極為氣憤,但氣憤之餘,老白不由心生疑慮:到底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01 哈爾濱新冠新增確診案例:“韓某雌雄難辨”


留學生激起公憤: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哈爾濱出現了新增的新冠確診案例,其傳染源頭是一位從美國回哈爾濱的留學生韓某,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這幾天卻在網上盛傳為:“留學生韓某,男,攜‘感冒’回國後,與樓下女鄰居曹某‘共同居住’了幾天,曹某因此染上了‘感冒’,然後曹某傳染給了自己的男朋友李某和母親王某,李某傳染給了室友和另外一位女朋友,王某傳染給了情人郭某和郭某的朋友們,然後再擴散,警方出面最後最終追溯到親密接觸者456人......一個因兩人憋不住打一炮而回到解放前的城市,它叫哈爾濱”。

今天,環球時報發表的最新消息稱“從美國入境人員韓某,系女性,22歲,是從美國回哈的留學生。此前,網絡盛傳的韓某為男性,是誤傳。”但有人依然不願相信,非要津津樂道於“留學生韓某與女鄰居不得不說的故事”。


02 留學生群體是否在被妖魔化?

看完韓某的案例,大家是否可以思考一下:留學生群體是否在被妖魔化?

每個群體都一定是有好人有壞人,有問題的往往是這個群體中的少數,不能以偏概全。老白年輕時也曾是留學生,對某些留學生的種種言行,老白非常反感。國內海歸圈子也確實存在一些浮誇、攀比的現象,老白雖極為反感,但也要實事求是的說這只是留學生群體中的部分人而已。這種人是本性虛榮、淺薄、自以為是,與出不出國真沒太大關係

留學生激起公憤: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給大家講個老白的親身經歷

在老白回國後曾參加過一次海歸圈子的聚會上,有兩個已回國五六年的人,一直在說國外怎麼怎麼好,中國怎麼怎麼不好,還一直中文+英文的說話(其實留學生剛回國的半年內或者以外語為工作語言的人,有這種行為很正常,這是因為在一時之間想不到合適的中文詞彙去表達,而不是有意顯擺),老白只是笑著說了句:“中國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更大,所以大家才回來啊”,就像踩到了他們的尾巴,被兩個人用中文+英文各種diss+擠兌,幾個朋友幫著轉移話題都不依不饒,老白一怒之下用文言文+小典故罵了那倆人十幾分鍾,沒帶一個髒字,在場能聽懂的都笑翻了,聽不懂的都懵了,罵完老白說了一句:“這是中國,請說母語”,在場很多人鼓掌、豎大拇指,那倆人落荒而逃。不少在場的人過來跟老白說煩死那兩個人了,只不過平常不好意思懟他們而已,老白罵他們的時候,大家感覺特別解氣。

你們看,其實大多數留學生並不是不愛國,也很反感這種“害群之馬”。

大多數留學生並不是淺薄無知、樂於炫富,在國外的時候,大部分留學生都會勤工儉學,除了學費,很多都是花的自己掙的錢。那種只是靠家裡有錢天天炫富的留學生,最起碼在老白所接觸的留學生圈子裡並不太受待見。

留學生激起公憤:是留學生集體有恙還是留學生群體在被妖魔化?

據老白所知,有不少的留學生是懷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師夷長技以制夷”等想法出國學習的,但凡是因為自己留學生身份就覺得高人一等的人,老白只能說他們無知淺薄、可笑至極。

對留學生中的那些“害群之馬”,老白只能說請這些人(比如許某)別張口閉口“我們留學生......”,因為你們實在沒資格、更不配代表留學生群體。

--------------------------------------------------------------------------------------------------------------------------------------

善良的白澤,自稱老白,一個有點情懷、有點故事、有點文化的長腿大叔。

老白喜歡寫作、文史、音樂和運動。雖經歷不少風浪,但一直“眼中有暖意,心中有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