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喜歡把自己的靚麗留在美麗油畫中的姑娘,請到即將打開美顏模式的蛤蟆壩,一定要多帶幾件長裙,火紅最佳,純白更飄逸。

美麗的大草原給我們的印象,總是一片無邊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和座座蒙古包,“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而在攝影人眼中,有著原始村落風貌的蛤蟆壩,卻是以其渾然天成的無邊秋色,成為一個百拍不厭、常拍常新的攝影創作“寶地”,有著一種讓遊客情不自禁陷入其中的美豔。

從北京自駕約7個小時,就到了克什克騰旗的樺木溝林場。如果直接導航蛤蟆壩的話,可能會顯示要穿過塞罕壩景區,那就要多花130元的塞罕壩景區門票。可以先導航多倫,再到烏蘭布統,繞過塞罕壩,蛤蟆壩就在烏蘭布統景區的東北側。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相機內存不夠存儲這處處天然的美。

無數拍攝蛤蟆壩的秋季風光而獲大獎的攝影師就不說了,即便是一個攝影小白,都不用考慮什麼構圖、色彩和層次。

蛤蟆壩,一個在地圖上小的讓人覺察不到的地方,開車走在鄉間土路上,不經意間也會擦肩而過。這裡一年四季都很美,夏天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和草原、溝谷,秋、冬兩季只能用“迷人”兩個字來形容。

再過十天半個月,塞外寒氣來的早,這裡的秋季色彩就被肆意塗抹,濃妝豔抹,開啟了你都無法想象的美顏模式。

山分五色,金黃火紅,枯黃翠綠,五穀飄香,原本樸素無華的蛤蟆壩,華麗麗的變身盛裝新娘,色彩絢麗的耀眼,村路旁、山坡上、起伏的溝壑,以優美的曲線條身姿、遠中近和諧唯美的油畫風采、嬌美的容顏歡迎遊客。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蛤蟆壩的妙就妙在“天然”,無論是色彩還是小村落自然的佈局,還有與溝壑相間的渾然天成。

道法自然,天然而成的美景更能讓人心折,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

蛤蟆壩這個地名的由來已不可考,是否盛產蛤蟆更不得而知。這裡南北走向、兩山夾一溝,溝底一條几乎一步即可跨越的小河,清澈曲折,常有村民的牛群羊群在日落的夕陽斜照下悠閒的飲水。

秋季,山坡上的草開始枯黃,谷底還是透著綠意,溝谷中,稀疏的樹林間,幾十間茅屋草舍和新蓋的紅磚瓦房,散落而建。

雞鳴犬吠,炊煙裊裊,木柵錯落,散發著泥土的氣息混合著牛羊糞的味道,古樸原始。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喜歡把自己的靚麗留在美麗油畫中的姑娘,一定要多帶幾件長裙,火紅最佳,純白更飄逸。

人靠衣裳馬靠鞍,雲想衣裳花想容。天然符合美學規範的蛤蟆壩,值得一個愛美的女生多帶幾套長裙,把自己溶於這美麗的田園風光油畫。

蛤蟆壩這個小村落並不大,隱在溝膛裡,如果不停車,即使從村邊駛過也難發現,停車徒步進入,才能真切的發現這田園風光的美,對喜歡攝影的人來說,色彩、光影、層次、佈局,堪稱集合了完美攝影要素的畫面。

幾處坡面並不陡,或坐或躺,或立於這坡頂,隨便一拍,就是一幅攝影大片油畫。

清晨,氤氳的霧氣繚繞中,眼前是溝壑縱橫,陽光斜照明暗陰影中高低起伏的曲線,背依在風中嘩嘩作響的白樺樹,山腰是一塊塊不規則的梯田,時有虛無縹緲之感,美景如詩如畫,美人如仙子飄飄若仙;黃昏,柔和的光線絲絲縷縷灑下在山麓,穿過哪三三兩兩姿態優美的老榆樹的枝枝丫丫,在樹木的空隙裡,在金色的光線中,木柵圍成的或圓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欄,開始走進一群群咩咩叫的白棉團,柵欄、牛羊都被鑲了一圈金光。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置身這渾然天成的美景之中,心寧靜,身自然,忘卻一切煩憂,散發乘夜涼。

自然的是最美的。

蛤蟆壩沒有什麼商業化,就是一處自然的美景,一幅幅的油畫。這裡沒有統一的規劃,沒有刻意的安排,更沒有哪位美術大家“專家”的建議、指導,村落、河流、樹木和起伏的曲線,村落有致、疏密相間,光影自然。

有人說:“即便初學乍練的攝影人,來到蛤蟆壩,也不必為如何構圖而煩惱,因為這裡的攝影要素太完美了,隨便把相機往那一支,一按快門,就是一幅畫!”誠哉斯言!

蛤蟆壩距離紅山軍馬場不過20餘公里,沿著通往克旗的柏油路經過樺木溝林場,向西北進入鄉間土路,再前行大約三四公里,由低向高緩緩地爬上,一處點綴著榆樹、樺樹等林木的地方就是蛤蟆壩了。

秋季的蛤蟆壩,你只會遺憾帶的衣服配不上這令人窒息的美

我們出去旅遊,不過是為了心情舒暢,輕鬆愉悅。一處連拍照都不用費腦子的自然美景之地,夫復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