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疫情持續升級,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30萬

,確診人數最多的美國已經超過36萬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這張圖裡,毫不起眼的印度處在倒數第五位,全國確診人數4288人,對於超十億的人口大國來說,感染率算是極低了

但數據不一定代表事實,印度的感染數可能遠高於現有確診數,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其實印度的防疫警報很早就拉響了。

武漢剛宣佈封城的一天後,印度旅遊局就發佈了警告:


避免非必要的中國旅行,任何來自中國的人都要進行14天的隔離。


1月30日,印度現首例確診病例


2月2日,印度暫停中國簽證,對來自中國的航班進行入境檢疫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截至3月初,印度國內再無新增確診。

直到3月2日,隨著兩位有歐美國家旅行史的人被確診,印度的確診病例數開始慢慢上升。

雖然印度在早期拉響了警鐘,卻低估了病毒傳播的廣泛性,直到3月初才開始對所有國際入境旅客進行入境檢疫。

但為時已晚,大量的輸入性病例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地。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情況計劃主任Mike Ryan3月23日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時隔一天,3月24日晚間,印度總理莫迪發表講話:當天午夜起,印度將實行全面封鎖,為期21天。封鎖期內,所有商店、商業機構、工廠、車間、辦公室、市場和禮拜場所都將關閉,州際巴士和地鐵將暫停運行,建築活動也將暫停。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莫迪解釋說,這是為了救印度,“如果我們在未來21天無法控制疫情,我們的國家和家庭將倒退21年。”

可能有些人納悶,相比於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印度的確診病例不算多,怎麼就要“封國”了?


檢測率全球墊底


在早期,印度每天只進行幾十份核酸檢測,只有接觸過感染人群,去過高風險國家,嚴重呼吸病患的醫護人員及明顯有新冠肺炎症狀的人才可接受檢測。相較於其十幾億的人口數,檢測率低的離譜。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數據顯示,印度目前每天能完成的檢測量是2000例左右,而美國是20萬,印度百萬人檢測數量為29份,為全球最低。


據CNN報道,印度被測試的大多是有錢人,目前檢測費用350元人民幣左右,相當於普通勞動力家庭半個月的工資。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因此,多位專家指出,印度的數字被低估了。哈佛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主任Ashish Jha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印度的確診病例數字不對,有更多的病例尚未被確認,大量的社區傳播沒有被意識到

外嚴內松的防疫政策


雖然對外警報拉響的很早,但是早期的國內管控卻近乎放任自流。

3月13日,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表示,印度處在疫情防控的“第二階段”,病毒傳播僅限於有疫區旅行史和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人員,尚未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社區傳播階段。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由於前期的高檢測要求,使得許多海外回來的無症狀感染者成為“漏網之魚”,導致印度各地都有可能分佈著一批沒有手紙也不在檢測範圍內的感染者。

同日,印度伊斯蘭宗教團體在總部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年度大會,來自印度各地和海外的3500人歡聚一堂,結束後又返回印度各邦,引發了疫情在全印度的傳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匱乏的醫療資源與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醫患比例過低——印度2017年共有約94萬名註冊醫生,除以13億人口,相當於每1000個印度人裡只有7名醫生。

醫療機構嚴重短缺——印度全國現有1.2萬所醫院、2.2萬個初級醫療中心、2000多個社區醫療中心和2.7萬個診療所,考慮到其龐大的13億人口基數,其醫療資源的短缺十分明顯。

醫療資源匱乏——印度大約有4萬個呼吸機,87979張ICU床位,普通病床大約是每千人1.31張(中國是4.2)。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由於貧富差距巨大,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印度農村的醫療系統建設更為薄弱。有些村民返村後由於沒有單獨的隔離房間,甚至只能住在樹上。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卻不足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十分密集。據聯合國統計,印度的貧民窟共居住了1.7億人,佔總人口的12.67%。

比起醫療資源短缺,更為可怕的是貧民窟”爆雷“。

4月1日,位於孟買的亞洲最大貧民窟出現確診病例,並與當天夜裡死亡,不到24小時內該貧民窟又確診2例。當地政府隨即在貧民窟劃出8個隔離區,禁止任何人進出。


5平方公里中居住著150萬人口上千人共用同一個公共衛生間政策與流行病學調查完全無法落實,病毒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3月31日,《科學》雜誌發表文章,根據機構(IndiaSIM)模型估算,從印度宣佈實施封國鎖城那天(3月24日)600例為基數,如果政府繼續不採取任何措施,到7月底將會有3-5億印度人口被病毒感染,3-5千萬人為重症患者。

面對這場可能會出現的災難,儘管能力有限,印度政府倒是想了一些舉措來控制疫情,但在執行過程中卻考慮欠妥。

對於缺乏教育的社會底層,防疫措施從理念的輸入到實際貫徹執行都很難執行。

貧民窟的自我隔離根本行不通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公共交通停運,數百萬務工者只能徒步回家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驅趕街上的遊蕩的人,印度警察硬核棍棒防疫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如今的印度就像一個架在火上烤的爆米花機,忐忑的等待著開蓋的那一刻。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這個醫療資源匱乏,衛生條件極差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必須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拿出最嚴格的防疫手段,才能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存活下來。


文:卓爾
圖:源於網絡


被低估的印度,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