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出了“癮君子”怎麼辦?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癮君子”?

近年來,毒品問題在我國一些地區越來越突出。其中,一些毒品犯罪分子也將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引誘未成年人吸食毒品,使其受到控制,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實,除了複雜的社會環境,

家庭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面對眾多家長的擔憂,究竟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癮君子”。

家裡出了“癮君子”怎麼辦?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癮君子”?

未成年人是如何被引誘的?下場又會是怎樣?

遺傳和家庭

家族遺傳和吸毒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

有些家族,大腦控制衝動的能力普遍比較差,導致他們容易貪一時過癮而嘗試毒品,或者需要依賴毒品去控制情緒。

但這是可以預防的,家長們應當留意家族有沒有成癮患者,包括毒癮、酗酒、賭博等等。

他們有沒有被精神科醫院確診出“器質性問題”。

如果有,就要提高警惕,及時請教醫生。

再者

長期習慣棍棒教育的孩子,來不及建立自信就被打怕了,長大後,遇到挫折容易嚴重抑鬱,沒事也會情緒低落,覺得累、沒意思。

這些情緒無法排解,有些人就轉向興奮劑,從中獲取一種“精力無限、情緒高漲”的快感。

喜歡吸食k粉氯胺酮等致幻劑的人,一般平時都比較壓抑。

慣於嚴厲說教的家庭教育之中,孩子從小就種下許多禁忌:

“絕對不準反駁長輩”、“性是罪惡”、“當哥當姐的不分青紅皂白必須忍讓弟妹”等等,讓孩子正常的願望和衝動受到禁錮。

這些人偏愛k粉,就是追求幻覺中那種毫無顧忌、自由自在、盡情暢遊天地的感覺。

還有一些人,從小父母不在身邊,“天生天養”,缺乏關愛,這樣的人也容易依賴K粉。

在幻覺中尋求“與神秘的宗教感融合”的體驗,就如小時父母和自己融為一體那樣舒服。

家裡出了“癮君子”怎麼辦?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癮君子”?

總而言之,缺陷重重的家庭會讓孩子內心傷痕累累,成為毒品的易感人群,比起健康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更容易被誘惑。總有一些情況讓患者感到無助和無奈,他才會靠吸毒來獲得暫時的緩解和滿足,選擇來逃避。家人應及時發現這些情況,幫助他去面對這些問題。

染毒也有高危時刻

人總有一些特別脆弱的時刻:離婚、失戀、墮胎、突然喪親、破產、失業、名聲掃地……

重大打擊讓人備受煎熬,如果走不出陰霾,就會成為易感人群心理失衡,轉而依賴毒品的高危時刻。

毒品有兩個特點特別誘人:

其一,毒品帶來輕鬆開心的感覺,讓人暫時忘記煩惱,似乎隨心所欲。

興奮劑還會讓吸毒者自感強大,好像力量無窮,無所不能,可以對抗重大打擊帶來的無力感。

其二,毒品通過改變身體的化學平衡來改變情緒。

比起談心、安慰、運動等健康的情緒排解手段,毒品起效更快、更強烈、更虛幻。

很能迎合那種“我要急於擺脫痛苦”的焦慮心態,特別容易令人病急亂投醫。

家裡出了“癮君子”怎麼辦?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癮君子”?

高危圈子,同樣是易感人群必須警惕的。

雖然沒有單一的戒毒方法能適用於任一患者,家裡出了“癮君子”一定要戒毒,過程中的步驟都是相同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戒除心癮:

毒品難戒主要是因為心癮(心理依賴),一不留神沒控制住就又吸上了。這需要患者和家人一起去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的融洽:

  (1)雙方不要爭吵、不要冷戰。

  (2)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

  (3)多溝通交流,碰到煩心事應儘快傾訴。患者應該多把內心所想的告訴家人,家人應多監督、多鼓勵、多耐心、多包容。

  (4)家庭活動多開展,飯後散步、慢跑、看電影、聚餐、親子活動、旅遊,等等。

  (5)家人給予患者的愛應把握好尺度,既不能太嚴厲,也不能是縱容,需拿捏分寸。

很多患者吸毒成癮後戒不掉,是因為童年時遭受的不幸(父母關愛少、父母離異、與父母關係不和、一些事件所帶來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對曾經某件事、某個人的不滿積壓於內心;可能是與家庭成員之間有隔閡;可能是工作中長期的壓力所致;也可能是對現狀的不滿……

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提醒:戒毒是一個持續、系統性的康復,過程很辛苦,需要結合戒毒人員自身的努力、家庭支持、社會支持及脫毒後強大的防復吸計劃等措施。總之,我們想提醒患者及家屬明白的是:毒雖難戒,但毒能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