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勁一指禪站樁答疑

1,健康人群的練習問答

(1)“內勁一指禪”有著怎樣的功法原理

“內勁一指禪”是通過由淺入深而相互貫通的特定樁架訓練,使練習者自然產生內氣。這種內氣與自然界的清氣融為一體,構成循環。所以練習“內勁一指禪”不需意守,不需入靜,但同樣會產生大腦皮質的抑制作用,這是它的突出特點和與眾不同。

“內勁一指禪”的具體其功法原理可概括為以下方面:一是功理具有獨創性。內勁一指禪練習,保證人的意念活動、呼吸運動以及血液、淋巴循環等,都以其自然狀態為主導, 遵循人體的氣血運行規律。練習內勁一指禪的同時可以聽音樂、看電視、談話、思考問題,同樣能獲得氣功效應。二是功法的靜力性特徵。內勁一指禪的功力是通過貫穿功法始終的馬步站樁練就的,所以靜力性運動佔據著內勁一指禪的主導地位。馬步站樁以站式為主,使軀幹、四肢保持一定的姿勢,而肌肉呈現出持續的靜力性緊張狀態,以致思想集中,形成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的結合。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各個系統的新陳代謝;又能使中樞神經得到充分休息,全身潤澤,生機旺盛。三是樁架姿勢的正確性。內勁一指禪是通過特定樁架姿勢的訓練而通往健身祛病、延年益壽的理想境界。樁架姿勢的正確與否或,直接影響人體血液(淋巴)循環和新陳代謝以及神經系統的種種變化。內勁一指禪的樁架外型求方不求圓,所以馬步站樁是最佳樁架姿勢,貫穿練習的始終。

(2)“內勁一指禪”有著怎樣的功法特點

“內勁一指禪”在數百年先輩功法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傳承過程中的不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之漸成武林推崇的上乘功法。其特點包括:一是反對意守。“內勁一指禪”是以內勁生氣,調動內臟潛力。它不允許用意念導引內氣或意守體內某一部位。因為意守容易打亂內氣運行規律,而不意守則可保證內氣的自然升降出入。二是要求三個結合,即“內勁一指禪”的習練過程要求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鬆緊結合。三是創編獨特的手指扳動功法,即按一定的要求順序正確扳動十個手指,藉此推動內氣的加速運行,不斷達到平衡陰陽,以提高內勁、強身健體。

(3)“內勁一指禪”有著怎樣的功法價值

首先,“內勁一指禪”具有健身價值。“內勁一指禪”可以幫助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通俗的講,就是通過鍛鍊強化氣血,使臟腑功能健壯,免疫力提高,從而促進陰陽平衡,獲得強身健體的實效。

其次,“內勁一指禪”具有社會文化價值。“內勁一指禪”是在陰陽學說指導下而創編的一種補陽功法。它與道教的吐納導引、佛教的調息調身理念有著一脈相承的密切關係。同時,又在歷代傳承中形成了獨特的功理和功法,不強調意守和入靜,卻又在嚴謹而系統的功法中體現著意守、入靜,使機體潛能不斷被激發。

再次,“內勁一指禪”具有教育價值。“內勁一指禪”與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等相類似,是一種較為柔和的體育健身運動,也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如要求誠實做人、慈悲為懷、去惡從善等,均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倫理道德。

(4)“內勁一指禪”有著怎樣的練習原則

一是松靜自然原則。這是強調“內勁一指禪”練習要在身體放鬆和情緒安定的條件下進行;要避免緊張,保持安靜。松靜會使大腦皮層處於一種“特殊的保護性抑制狀態”,以更好發揮人體自身固有的大腦皮層對內臟的調整和修復功能。

二是動靜結合原則。“內勁一指禪”的站樁既有靜功的馬步樁,也有動功的弓步樁。這就需要從馬步樁的靜功中掌握動的一面,即掌握機體積蓄的內勁;也要從弓步樁的動功中掌握靜的一面,即在形成弓步樁之後有一定時間的停頓。靜功可以鍛鍊頭腦,動功可以鍛鍊肢體。“內勁一指禪”要求在順其自然的狀態中使動靜結合。

三是練養相兼原則。所謂練,是指內勁一指禪功法中的擺姿勢、調呼吸,屬於練的狀態;所謂養,是指練功過程中出現的身體輕鬆舒適,呼吸柔和、綿綿若存,屬於養的狀態。“內勁一指禪”要練中有養,即掌握分寸、不可用意過重;也要養中有練,即適當地延長養的時間,以提高練功的效果和質量。

四是循序漸進原則。在短期內,可以學會一些內勁一指禪的基本功法,但是,要使功夫“出神入化”,就要經過一個較長的甚至是艱苦的鍛鍊過程。每個練習內勁一指禪功法的人,在練功中都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具體領會各樁架的不同作用以及敏感性,以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功力。

2,疾患人群的練習問答

(1)何為練功的四個過程

練習“內勁一指禪”,通常都會經歷懷疑、入門、動搖、堅持四個過程。

所謂懷疑,是在聽了“內勁一指禪”功法、功理的講解之後,認為其過於神奇,因而會在半信半疑中開始馬步站樁的嘗試,從而成為一名新學員。

所謂入門,即經過“內勁一指禪”功法(初級)的一段時間學習後,既會有某種鍛鍊後的身體舒適感,並且貪吃貪睡;也會有面對站樁時的大腿顫抖等身體反映哭笑不得,而這正是“內勁一指禪”功法的入門象徵。

所謂動搖,“內勁一指禪”功法的主體內容是站樁,站樁除了可以活動頭部和眼睛轉動外,其他部位似乎均不需要運動,由此不僅枯燥而且會腿疼、臂酸從而產生繼續堅持練習“內勁一指禪”的思想動搖。

所謂堅持,是指“內勁一指禪”功法中的“向7天進發”。即只要能堅持七天的連續“內勁一指禪”訓練,不僅下肢適應了功法的練習強度,而且會在生理上產生積極反映,諸如飲食增加,睡眠香沉,走路輕快等等。

(2)何為練功的三個階段

練習“內勁一指禪”功法對病弱者來說,通常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即適應階段、康復階段、強身健壯階段。

一是適應階段。對於體力較弱者來說,“內勁一指禪”功法的練習強度較大,特別是站樁後的大腿產生疼痛、顫抖以致難以忍受。這就不僅需要毅力,而且需要對功法要領的掌握,需要堅持不斷的練功和不斷地“體悟”,從而減少身體不適。

二是康復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勁一指禪”訓練,由於內氣的產生會使身體發熱,並出現皮膚紅潤、手部麻脹等感覺,病情開始好轉。當然這一期間也可能出現異常反應,如病情加重,即既往症狀可能重現加重。也有血壓不穩定,胸悶等現象,這是經氣到達某個部位時不能順利通過產生的現象。所謂“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只要堅持鍛鍊,這種現象會自然消失,使身體健壯。

三是強身健壯階段。“內勁一指禪”的長久練習,使健康情況逐漸好轉,機體完全可以承擔正常的生理機能,各組織器官運轉正常,所以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記憶力不減當年。無疑,身體已經健壯。

(3)練功前的準備工作是哪些?

首先是思想準備工作,即穩定情緒,進入前練習狀態。

其次選擇好較為幽靜的練習環境。無論室內、室外,光線都不要太強,空氣要清新流通,如果有花草樹木,則環境更優美。但要避免直接受風刺激,以免受涼感冒。

第三,練功場地應避免劇烈聲響的發生。避開電視塔、高壓線、雷達發射角,以免發生互感現象損害身體。

第四,寬衣松帶,去除身上的硬物件如手錶、鑰匙、眼鏡等。

第五,清晨練功前,應喝杯牛奶或開水。既可解除咽喉的乾燥以及胃部的空虛感,又可補充體內的水分,以防止練功中大量出汗所引起的缺水現象。冬季在室外練功氣溫低、氣血不易發動,所以,功前喝杯調入葡萄糖的牛奶,或喝點人參蜂皇漿或糖水,以補充熱能。

第六,排淨大小便。

(4)如何安排練功的時間?

首先是選擇練功的時間安排。通常根據時間節律選擇早、中、晚的飯前或飯後半小時以外時間進行。

其次是練功的時間量要求。以練習第一套初級動作為例,第一週完成的站樁時間10~30分種為宜;第2~3周,20~40分鐘為宜;第4~5周,30~45分鐘為宜;第6~7周,45~60分鐘為宜。從康復的角度看,“內勁一指禪”的療程可分為30天,60天,100天三種。其中多數以100天或60天為一個療程為好。

3,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注意練功中的頭暈與胸悶現象

練功中的頭暈與胸悶,是由頸部或腰部緊張引起的現象。如上肢處於緊張狀態,氣血會向頭部集中而引起頭暈;又如練功中胡思亂想,頭腦中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收功後也會感到頭昏腦脹;練功中動作的節奏時快時慢,或者低頭等,也會造成頭暈。胸悶是由於呼吸的配合不得要領,或動作要領掌握不全面等造成的。對於以上出現的頭暈或胸悶現象,應認真檢查,找出原因,及時糾正,但不必驚慌。

(2)注意練功中的出偏現象

練功中出現偏差現象,往往是因為第一,對功理、功法的領會不夠完整深入,因此要從理論上去糾正偏差。第二,是因為情緒不夠穩定,因此要注意控制情緒,不要發怒、憂愁、過慮、悲傷、恐懼。其糾偏方法主要是堅持“順其自然”的原則,以自我糾偏為主,也可適當請功底深厚的施功者協助糾偏。

(3)注意做好練功中的收勢

收勢動作決定練功效果,並且可以避免偏差。所以一定要做好“內勁一指禪”練習的收勢動作,以保證練習效果、提高功力。

(4)注意練功中的虛恭現象和抽動及蟻走感

“內勁一指禪”的馬步站樁有時會出現虛恭(排氣),這是正常現象。需注意的是切不可用力排氣,以防精氣走失,出現鵲漏。此外,練功過程中出現抽動、蟻走感,也是正常現象。它由內氣在經絡內運行所引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