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报道

在重症的战场上,他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守了整整58天,患者将她当成了女儿;三月初三,他吃到最地道的武汉地菜煮鸡蛋……4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五十四场、“同乡英雄”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我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五批、第十一批、第十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代表介绍队员们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工作情况,讲述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生动故事和感悟体会。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在重症的战场上,他打赢了每场战疫

救治危重患者难度非常大、困难也很多,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韩传恩却说,在重症的战场上,打赢每场战疫,他们做到了。

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由商丘、周口、鹤壁三个省辖市的174名医务人员组成,韩传恩就是这个医疗队的队长,他们2月21日出发,驰援武汉。历经39天顽强拼搏,完成了重症患者救治任务,3月30日全体队员平安返回。

在武汉鏖战的日日夜夜,是一生最难忘的经历。刚抵达武汉时,武汉本地医务人员和前期援助队伍都已长期疲劳作战,体力透支。他们的到来无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场及时雨。

“救治危重症患者是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迅速进入状态、投入战斗,分成四组,与四个国家队通力协作,其中一个组与李兰娟院士团队并肩战斗。”韩传恩说。

面对重症患者,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每天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每天一睁眼,考虑的都是如何防止重症病人转为危重症,如何使氧疗、“话疗”发挥更大作用,如何预防继发感染,如何保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韩传恩说:“我们与四个国家队共同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288人,治愈出院215人,完成了支气管镜等高风险检查和治疗,赢得了李兰娟院士团队的认可与赞誉,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患者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

坚守了整整58天

她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在隔离病房救治、护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重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治疗要求高,多数患者自理能力差、护理任务重。

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省直临时党支部书记、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王瑞表示,跟随医疗队前往武汉后,她和队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区工作,面对的重症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最大的95岁,病区15台无创呼吸机同时使用,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高、防护要求苛刻。

因为患者需要她们,她们也被患者感动着。王瑞说,有一位60多岁的阿姨,刚入院时病情比较重,在床边解个小便都会出现呼吸困难,每天靠高流量吸氧,氧饱和才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阿姨家人不在身旁,病情又重,思想压力特别大,王瑞就格外关注她。

每天,王瑞会帮阿姨把饭菜摆好,盒子打开,筷子掰开递到她手里,帮她把水倒上,收拾大小便,阿姨不止一次说道,“如果不是你穿着防护服,我真的以为你就是我的女儿。”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一起相处了五十多天,阿姨康复要出院了。临走时,她拉着王瑞的手,眼泪掉个不停,阿姨提出拍照留念,还录了视频,阿姨说:“一定得留个念想,是你们河南医疗队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感谢你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来年一定要再来武汉!”

用心抗“疫”

他坚守在没有硝烟的心理战场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患者、还是一线医务人员,心理上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国家卫健委共往湖北调派了八支心理救援队伍,我们河南心理救援队就是其中一支。

张建宏是第十五批援鄂医疗队暨国家(河南)心理医疗队队长,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在湖北期间,来自全省四家精神卫生专科机构的30名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历经36天艰苦奋战,累计心理查房1351人次,联络会诊80人次,发现心理行为问题人数629人,提供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609人,为武汉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干预74人次,使用精神科药物46人,在工作平台推送心理科普视频和文章180余篇,为前线各医疗队现场心理科普讲座8次,发放心理自助手册8000余册,上报一些个别有自杀行为和风险的危重患者3人,实现了医务人员“0感染”、患者“0投诉”。

“心理干预和躯体干预不一样,许多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甚至一线医务人员觉得不理解。”张建宏说,通过各种努力,科普心理救援、心理干预对一线医务人员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性等等,队员的工作迅速打开局面。

在武汉期间,一个已经病情明显改善的女性患者,呼吸功能已经完全恢复,但是因为焦虑恐慌一直要求吸氧,不敢离开氧气瓶。

在详细的了解她的病历资料后,心理救援队员首次进舱交流时,把她的病历资料给她详细的说明了一下。比如查了四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肺部CT显示炎症已经明显的吸收,查了2次血常规结果正常,近期血氧饱和度也一直正常,还给她科普因为吸氧不能自由活动反而不利于新冠肺炎的进一步恢复,患者极为感动,通过几次心理干预之后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患者焦虑明显缓解,顺利停止了吸氧。

作为全国八支国家心理救援队的一支,张建宏到达武汉之后,迅速地评估当地疫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和住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编写了心理自助手册,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印制7000册发往武汉,郑州八院印制了1000册,发放各地援鄂医疗队和当地住院患者,广受欢迎。

三月初三 他吃到最地道的武汉地菜煮鸡蛋

这是武汉与河南情谊的见证

周正是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1月26日,他成为河南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员,并被任命为医疗组组长,于当天晚上7点到达武汉,对口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

作为医疗组组长,周正深知,病房就是战场,治疗重症患者,就是与死神争分夺秒。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而且一旦出现炎症风暴,会急转直下,极易在短时间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凝血功能障碍,不仅仅是肺,各个脏器会发生衰竭。所以,在武汉病房中,医护人员始终是绷紧神经的。

在给病人取咽拭子标本时,需要和病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棉签触及咽部时病人极易出现咳嗽和咳痰,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染给医生。

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周正带头冲在前面,采集咽拭子标本。在支援武汉四院的两个月时间,发现有的队员身体疲惫不堪,他就主动替他们值班,让他们休息恢复体力。

“当然,我自己也不是超人”周正说,但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一旦使命在肩,似乎真有用不完的力气,有时在病房打个盹,醒来就感觉跟“充满电”一样。

在武汉四院战斗的两个月里,河南医疗队队员和武汉四院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当三个病区的病人清零后,河南与武汉医务人员相拥而泣。

3月26日,医疗队要离开武汉返回郑州。武汉四院的医护人员早早到驻地宾馆给送行,当天是农历三月初三,在武汉当地是个重要日子,有给家人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护士长说,3月25号下班已经很晚了,为了能让河南的同仁们第二天早上吃到鸡蛋,她们下班后跑了好几个地方买鸡蛋,还打着手电筒在野地里找地菜,当天晚上把鸡蛋煮好。

她是“邵三管”

管天、管地、管空气

她是一名“90后”,在援助湖北期间,特别用心叠了200只千纸鹤,每一只都写上祝福语送给患者。她也被大家叫做“邵三管”——管天、管地、管空气。她就是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邵青青。

邵青青所在的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主要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工作。随着治愈患者出舱人数增多,留在舱里的患者情绪难免会有些焦躁,有很多患者需要心理疏导。在一次聊天中,一位大姐问邵青青:“你是河南医疗队的吗?你们什么时候离开这里?你们会不会给我们药物?你们害不害怕我们?你们会不会不管我们了?”

当时,邵青青心里特别难过,她产生一个想法,如果能够用一个小物件儿让患者寄托希望和放松心情,应该是心理疏导上很不错的一个方法。

于是,从1月26日至2月26日,邵青青就趁着休息时间,10天叠了200只千纸鹤。每一只千纸鹤上面都写着不一样的祝福、不一样的心愿;希望200只千纸鹤能承载着每个人的梦想早日康复平安飞出方舱。

对于“邵三管”的称呼,和邵青青在武汉的分工有关,她是护理第四大组总感控负责人,除完成舱内的护理工作外,还负责所有人员安全防护工作以及舱内所有关于感染等相关问题的协调安排及处理工作。

有一次,一名队员的护目镜鼻子两旁稍微有一点儿漏气,如果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自己感觉没问题,但在邵青青这儿就被拦了下来,要求他重新更换,虽然已经穿好整套防护服,再重新更换护目镜会比较麻烦,但绝对不能将就,必须严格执行。当时邵青青态度很严肃,板着脸,当着医护小组人员的面,让他重新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并告诉所有人员:“这是第一道关,必须重视,有一项穿戴不合格的地方,就不能进舱工作!

就这样,邵青青获得了一个“邵三管”的美称——管天、管地、管空气。不管是院士还是院长,进舱都得受邵青青的监督做好防护,是为管天;在住所处,所有地面都要按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划分好,消毒到位,是为管地;不让一个病毒存活在空气中害人,是为管空气。

他的眼睛像星星

照亮了疫情阴霾的夜空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归来,杨柳依依。王耀平是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省卫生健康委体改处处长。

1月26日晚,来自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家医院的137名医护人员组成河南首批医疗队驰援武汉。

支援武汉期间,王耀平带领的医疗队整体接管了四院的三个病区,收治患者231名,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31人;治愈出院213人,治愈率92%,出院患者回访满意率100%,实现了医疗队员零感染。

“刚开始管理病房时,危重病人多,一些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对于个别病亡的患者,队员还要进行临终关怀,回到驻地,不少队员抱着被子哭,心理压力巨大。”王耀平说,于是,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总支,组建“党员攻坚队”,攻坚队员在防护服上用红色字体标识出“姓名、有事找党员、五角星”等字样,这个做法让患者受到很大鼓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极大提振了队员的士气,真正让党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王耀平说,在武汉的每一天,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大家用生命守护生命,用温暖传递温暖,我们的队员成了患者的亲人和家属,医疗队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听到最多的称赞就是“豫鄂一家亲,河南人真好!”。

两个月来,医疗队共收到38封患者感谢信和136个图片(视频)感言画面,其中,71岁的出院患者张冬梅说,是河南医疗队给予她生的希望,医疗队的出现,就像一支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疫情阴霾的夜空,给患者带来了一道闪亮的生命之光。还有患者动情的表示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到过医生和护士的眼睛!”。

3月26日,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首批全体医疗队员搭乘高铁回到家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最高礼遇。

“经历了这场战‘疫’,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战胜困难。”王耀平说,今后,他们将把这场战“疫”中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化为前进动力,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