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战无不胜的苹果也在最近蒸发了5000亿元美元的市值。

有人认为苹果将把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点押到即将发布的iphone9这一入门机型上。

近十年来,自iphone、ipad之后,苹果公司已经陷入了吃老本的轨道。


尽管这个老本是一本万利,但以创新自居的苹果也在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领域挣扎过、尝试过,希望用新的物种,挑逗消费市场新的食欲。

实际,早在6年前,苹果就早为下一个爆款流出C位。只不过江湖路远,遥遥无期。

在特斯拉以36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之际,国外媒体反倒放出了一则关于苹果的消息。


一 苹果的“泰坦计划”

据说从2017年至今,苹果名为“泰坦计划”造车项目名下已有69项专利,覆盖自动驾驶、电力系统、车载系统及车体结构等方面。

在汽车基础硬件层面,可能由于苹果的专利技术只会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上面,为保证汽车整车安全的万无一失,苹果对车辆安全性上的专利投入较多。


比如,增强底盘稳定的系统、可伸缩保险杠,以及借鉴MacBook铰链技术的智能车门系统。

同时,在人车交互上面,苹果也有很多细节性技术改造,比如在车外提供图文自动提示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来自于2019年,收购的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的一项专利。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可以结合高精度地图,在学校、人行道、停车位等特定场景下提供智能化的车外信息提示,保证车辆与外部行人的信息互通。

对于驾驶者的驾驶安全,一种将外部后视镜的图像投射到侧窗的技术,可以减少因关注侧后方状况而分心的情况。


还有对安全带的智能化改造,置入触摸按键、喇叭、麦克风,以实现音量调节、通话、唤醒Siri等功能,其中的生物识别技术还能对驾驶者是否酒驾进行检测。

在自动驾驶技术上面,苹果公司仍然有众多进展,比如新申请的一项自动驾驶传感器夜间表现感应系统专利,用来提升夜间识别效率。

此外,在假设的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苹果也对车载智能服务做了计划。包括车载VR技术, 帮助乘客在车内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影音娱乐体验。


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人车识别认证、车辆远程智能召唤、无接触车辆支付等多项功能。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其中最核心的电池板块,苹果则认为可以用光伏电池,即太阳能电池来解决。

苹果打算把光伏电池与汽车表面相结合,即将太阳能电池涂层“涂满”整个车身,甚至可以将该涂层覆盖到汽车玻璃上。车辆内部的座椅、仪表板及其他部位也有可能使用太阳能电池板。

目前已有车顶搭载太阳能电池板提供额外电力的汽车,如全新现代索纳塔混动版。不过对于汽车而言,受光照面积有效,如果没有高转化率用处不大。


而且太阳能板大多是晶体硅材料制作,硬度高但韧性差,不适合做车身材料。

但苹果公司打算改变其特质,据专利文件显示,苹果公司拟研发具有柔性基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控制在1-10微米,目前柔性基板的材料考虑用织物、皮革、聚合物等软材料制作。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苹果认为,耳机、外壳、盖子、内饰等其他柔性材料或具有若软表面的物品,都可以作为薄膜太阳能的柔性基板。

总之,凭借苹果“泰坦计划”60多项专利的拼图碎片,苹果牌汽车的雏形正渐渐浮出水面。业内人士预测,苹果的Dream Car可能会在2023-2025年正式亮相。

苹果规划中的汽车,就像是iPhone和MacBook的“升级结合体”。在3C数码领域深耕数十年,苹果比特斯拉更容易触碰到用户痛点。


二 逐渐落后的苹果

既然许多人都认为苹果比特斯拉更牛逼,为什么苹果六年来仍没能造出车呢?

汽叔曾在《科技奥迪为什么一点都不科技?》分析过一个问题,电动化汽车与燃油车最大的区别,非之一,不是仅仅在于能源单位的不同,而是电动化汽车能依靠软件完全“统治”汽车的每一处细节,燃油车则不能。

由此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摆在面前就有两条路,一是先造车;二是先研发软件。

如今市面上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能够“先造车”,大部分是基于谷歌成熟的安卓生态,能供各位车企自由发挥。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但一向封闭IOS撸起袖子自己干。

这也就造成了一向反应很快的苹果,却在电动汽车领域雷声大雨点小。

可以说,苹果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从零到一,完全自主研发具有颠覆性的汽车新物种。这也符合苹果一直以来的产品成功的技术逻辑。

但是,最初在有着强烈传统汽车背景的项目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的带领下,泰坦计划似乎要更优先地推出一辆当时市面上主流的半自动电动汽车。而这一选择非常不“苹果”。

此时,随着Waymo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在2016年,苹果内部一定也注意到这一趋势并正视内部的分歧,最终决心先转向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而事实上,苹果低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难度,也高估了自身在造车的硬件上的研发速度。


此后几年,苹果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缓慢进展和并不能让人满意的结果,让苹果只能不断地推迟造车时间表,并选择更加谨慎的造车战略。

而苹果在2019年初也裁撤了200名自动驾驶团队员工,并将许多员工转移至其他“关键”项目中,但据外媒报道内部员工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并表示这是预期内的架构重组。

关于苹果自动驾驶最近的消息是,2019年10月,据外媒DigiTimes援引消息人士信息,台湾制造商广达电脑公司目前正在为苹果提供未指定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广达还是谷歌汽车的供应商之一。

可见,“无人驾驶”将是使得苹果造车无人问津的重大阻碍。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评论人士认为,假如苹果可以走一条折中路线,比如在接下来3年内推出一款技术上更容易实现的带有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电动汽车,则尚有机会参与到未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当中。

尽管苹果官方从未透露这种可能性,但根据苹果申请的一系列增强驾驶员安全性能的技术专利来看,苹果似乎可能优先推出一款半自动驾驶的产品来,虽然这意味着对于苹果产品技术逻辑的一种“背叛”。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以科技著称的苹果,却在“无人驾驶”领域是个落后者。而目前在此方面位于第一梯队的则是来自谷歌旗下的Waymo。


苹果汽车专利剖析:落后的无人驾驶技术

如果说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中,IOS还能力压安卓一头。那么目前在对无人驾驶的技术积累,苹果已经输了一筹。

但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后来者居上的逆转戏码,就像苹果从来也不是手机和电脑的发明者,但这并不妨碍它经历近二十年的大起大落,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才终于笑傲江湖。

苹果和谷歌的角逐早已开始,胜负远未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