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上论文,我抑郁了。但想到还要找工作,我就不矫情了

交上论文,我抑郁了。但想到还要找工作,我就不矫情了

来源:学术星球 作者:我不适合搞学术

本人某文科类专业硕士,今年毕业,准确点说不出意外,学校不延期毕业安排的话(据说今年普遍网上答辩,也有消息称比往年的相应时间延后20天左右,希望早点整完,毕竟对学校来说一进一出,哪个重要呢,多留点时间安排复试吧,当然了,要是研究生毕业答辩能在考研复试之前,那将是毕业生之所幸,哈哈),5月底就能完成和与论文有关的一切事宜,毕竟论文忙完了就没心思了。


现因疫情原因目前在家“暂时性间接性且持续性的虚度光阴”。论文已上交,接下来查重后外审,应该没啥问题。之前写论文时迫不及待想一鼓作气完成,心想等写完要好好放松一下——大吃大喝,恨不得醉生梦死,优哉游哉,就差成为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丧尸了(哦不,是有条件、高端大气的的“丧”,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论文终于写完了)。交上去的当时感觉非常的爽、终于万事大吉了——点击鼠标发送,那动静,简直让困扰我大半年的论文,3年在学业上受的所有的压榨、挫折、痛苦、欺压、剥削的阴霾一瞬间灰飞烟灭,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但是几个小时之后(持续到现在)我却发现我竟然抑郁了,这种感觉是什么事儿也不想干,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任何兴趣,不想玩游戏不想看追剧,也不想睡觉,就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意思。这和心理疾病中的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类似但不同,充其量算是抑郁情绪,但是鉴于写论文期间我经常出现这种状态,就用“抑郁”二字吧,目前世界上3.22亿人患抑郁症,患病率4.4%,所以我这种抑郁算是轻的吧,又暂时不太影响正常的学习功能,也没有失眠胃口差等不良的躯体反应,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样类似情况的同道中人,他们可能有n种缓解的方式,比如吃点美味,而且有人属于狂吃不胖类型的,哎,非常钦佩羡慕仰望这类高人。打游戏,玩那种随时都能在线匹配到队友的什么吃鸡类的游戏,还有看美剧,刷抖音等等各种娱乐但不会至死的消遣方式。然而我可能比较奇葩,我不玩游戏是因为,感觉沉浸在别人设计的程序里面乐此不疲有点侮辱学术的智商,其次嘛,电影电视也少看,经常说出某种“经典台词”来怼现实生活中的看不惯的人,举个例子:你是不是玄幻小说看多了?这个现实问题不是电影里的套路就能解决的,ok?。。所以我不擅长使用简单的方式排解,之前偶尔玩玩CF,现在早就不喜欢刺激性的游戏了,可能是搞学术这几年蹉跎了我的青春,消磨掉了我的激情吧。哈哈


由于我所学的文科专业经常需要看一些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类的书籍,所以说经常会思考一些哲学的问题。我对哲学的思考,自吹自擂点说,非常终极极端,就像《西西弗斯神话》那本书上写的一样: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是我想的不是自杀,谁会写完论文却自杀呢??不知道大家学文科的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人生某个阶段非常爱多想(怀疑人生),想的已经不是人间烟火了。我想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最后越陷越深,推到最后就陷入了悖论——即写论文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就导致了我目前的这种抑郁的状态。


但是这种状态只持续了两天左右,因为一丝念头在我脑中闪过的一瞬间,我就发现我这种抑郁的确是一种矫情的表现。以下是我的论证,即我是怎么通过单纯想到了找工作就克服抑郁这种矫情病的。


那就是:工作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应该有个归宿吧,总不可能在家啃老吧,反正我绝对不会考博,窃以为(自负点说)要是我考博当大学老师(貌似文科考博大概率只能去高校吧),会误人子弟。。当然了,我没有那么悲天悯人为别人着想,我自我安慰的是:考不上,所以不考,就这样吧。但是既然已经念到研究生阶段了,非常像其他人所说的:就业时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不屑于和本科找到一样的工作,但是吧,好的工作又找不到,好活干不了,赖活又不愿意干。或许是因为放不下研究生的名声吧,反正我是放下了。但是我放下又没有用啊,我又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中国这个社会,讲人情,讲关系,讲面子,不能按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当然了,有钱的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除外)我背后还有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对我的期望啊,我不可能说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我还要部分的为他们活着,同时也是为自己要满足社会的期望活着,如果没有这些枷锁,我早就去摆地摊了,反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这个想法毕竟土样土甚破(too young too sample),想想就好。那么,问题来了,我改为找工作做哪些准备?总不可能现在继续浑浑噩噩,然后未来某一个幸运的一天某个好的钱多的工作正好被我突然间撞上吧?


说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我曾经经常看到过并一直认同的说法。那就是当一个人背上住房贷款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突然间或者循序渐进的)变得非常现实,各种二病,精神病,脑残病等各种一般程度的心理疾病情感类问题都会消失,他会变得非常的务实,踏实,真实。下午看到某人力资源发布的针对本科生毕业后平均月工资统计,有的省(东部某沿海大省)9805,有的普通的省6400,尽管我对这些数据不屑一顾,因为就算真实的也是加上了平均二字,但是不影响我将其作为动力的念头,想想毕业自己真的能达到平均水平吗,作为研究生,实在不应该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啊。。哎,继续看就业招聘信息去了。。最后,我发现读到本科也行,最起码不会背负那么多期望,当然了,不读研的话,我也不会有以上这些觉悟。惭愧啊,列为看官,您的论文产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了吗?本人某文科类专业硕士,今年毕业,准确点说不出意外,学校不延期毕业安排的话(据说今年普遍网上答辩,也有消息称比往年的相应时间延后20天左右,希望早点整完,毕竟对学校来说一进一出,哪个重要呢,多留点时间安排复试吧,当然了,要是研究生毕业答辩能在考研复试之前,那将是毕业生之所幸,哈哈),5月底就能完成和与论文有关的一切事宜,毕竟论文忙完了就没心思了。


现因疫情原因目前在家“暂时性间接性且持续性的虚度光阴”。论文已上交,接下来查重后外审,应该没啥问题。之前写论文时迫不及待想一鼓作气完成,心想等写完要好好放松一下——大吃大喝,恨不得醉生梦死,优哉游哉,就差成为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丧尸了(哦不,是有条件、高端大气的的“丧”,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论文终于写完了)。交上去的当时感觉非常的爽、终于万事大吉了——点击鼠标发送,那动静,简直让困扰我大半年的论文,3年在学业上受的所有的压榨、挫折、痛苦、欺压、剥削的阴霾一瞬间灰飞烟灭,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但是几个小时之后(持续到现在)我却发现我竟然抑郁了,这种感觉是什么事儿也不想干,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任何兴趣,不想玩游戏不想看追剧,也不想睡觉,就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意思。这和心理疾病中的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类似但不同,充其量算是抑郁情绪,但是鉴于写论文期间我经常出现这种状态,就用“抑郁”二字吧,目前世界上3.22亿人患抑郁症,患病率4.4%,所以我这种抑郁算是轻的吧,又暂时不太影响正常的学习功能,也没有失眠胃口差等不良的躯体反应,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样类似情况的同道中人,他们可能有n种缓解的方式,比如吃点美味,而且有人属于狂吃不胖类型的,哎,非常钦佩羡慕仰望这类高人。打游戏,玩那种随时都能在线匹配到队友的什么吃鸡类的游戏,还有看美剧,刷抖音等等各种娱乐但不会至死的消遣方式。然而我可能比较奇葩,我不玩游戏是因为,感觉沉浸在别人设计的程序里面乐此不疲有点侮辱学术的智商,其次嘛,电影电视也少看,经常说出某种“经典台词”来怼现实生活中的看不惯的人,举个例子:你是不是玄幻小说看多了?这个现实问题不是电影里的套路就能解决的,ok?。。所以我不擅长使用简单的方式排解,之前偶尔玩玩CF,现在早就不喜欢刺激性的游戏了,可能是搞学术这几年蹉跎了我的青春,消磨掉了我的激情吧。哈哈


由于我所学的文科专业经常需要看一些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类的书籍,所以说经常会思考一些哲学的问题。我对哲学的思考,自吹自擂点说,非常终极极端,就像《西西弗斯神话》那本书上写的一样: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是我想的不是自杀,谁会写完论文却自杀呢??不知道大家学文科的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人生某个阶段非常爱多想(怀疑人生),想的已经不是人间烟火了。我想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最后越陷越深,推到最后就陷入了悖论——即写论文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就导致了我目前的这种抑郁的状态。


但是这种状态只持续了两天左右,因为一丝念头在我脑中闪过的一瞬间,我就发现我这种抑郁的确是一种矫情的表现。以下是我的论证,即我是怎么通过单纯想到了找工作就克服抑郁这种矫情病的。


那就是:工作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应该有个归宿吧,总不可能在家啃老吧,反正我绝对不会考博,窃以为(自负点说)要是我考博当大学老师(貌似文科考博大概率只能去高校吧),会误人子弟。。当然了,我没有那么悲天悯人为别人着想,我自我安慰的是:考不上,所以不考,就这样吧。但是既然已经念到研究生阶段了,非常像其他人所说的:就业时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不屑于和本科找到一样的工作,但是吧,好的工作又找不到,好活干不了,赖活又不愿意干。或许是因为放不下研究生的名声吧,反正我是放下了。但是我放下又没有用啊,我又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中国这个社会,讲人情,讲关系,讲面子,不能按着自己的性子胡来(当然了,有钱的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除外)我背后还有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对我的期望啊,我不可能说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我还要部分的为他们活着,同时也是为自己要满足社会的期望活着,如果没有这些枷锁,我早就去摆地摊了,反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这个想法毕竟土样土甚破(too young too sample),想想就好。那么,问题来了,我改为找工作做哪些准备?总不可能现在继续浑浑噩噩,然后未来某一个幸运的一天某个好的钱多的工作正好被我突然间撞上吧?


说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我曾经经常看到过并一直认同的说法。那就是当一个人背上住房贷款的时候,这个人就会(突然间或者循序渐进的)变得非常现实,各种二病,精神病,脑残病等各种一般程度的心理疾病情感类问题都会消失,他会变得非常的务实,踏实,真实。下午看到某人力资源发布的针对本科生毕业后平均月工资统计,有的省(东部某沿海大省)9805,有的普通的省6400,尽管我对这些数据不屑一顾,因为就算真实的也是加上了平均二字,但是不影响我将其作为动力的念头,想想毕业自己真的能达到平均水平吗,作为研究生,实在不应该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啊。。哎,继续看就业招聘信息去了。。最后,我发现读到本科也行,最起码不会背负那么多期望,当然了,不读研的话,我也不会有以上这些觉悟。惭愧啊,列为看官,您的论文产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