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

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
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

春回大地花千樹,萬物勃發綠盎然。今年,磁縣下大力氣、用真功夫,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全民動手共同參與綠化造林工程,真正讓植樹造林這項民心工程造福於磁縣百姓。日前,在我縣小寨村出現了個別養殖戶損害樹木的行為,這種行為令人不解、令人憤慨,遭到了大家的強烈譴責,我縣對這種可恥行為進行嚴厲懲處並公開曝光,顯示了全縣人民愛樹、植樹、護樹的堅定決心。

毀樹容易栽樹難。今年,磁縣大力實施了山區綠化、鄉鎮社會造林綠化、廊道綠化等六大工程,要完成16.5萬畝營造林任務,還成立了植樹造林督導組開展督查工作,全縣上下形成了“種好樹、管好樹、養好樹”的濃厚氛圍,但在此時,卻存在個別養殖戶放羊毀樹的現象,與全民動手、全民植樹、全民護樹背道而馳,這種故意毀壞樹木者,從小了說,是沒有素質、缺德的表現,從大了說,毀林毀樹就是破壞我們共有的生態家園,損壞我們的生活質量,阻礙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樹木不僅僅是生態的標誌,還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不善於種樹、不善於護樹,是缺乏文化素養的表現,而隨意砍伐、破壞樹木,則是沒文化、沒素養、不守法的行為。這種毀樹的行為,必須受到全社會的譴責,嚴重的必須堅決予以查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有責任的公民,就要明白什麼是榮,什麼是恥,毀樹行為就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我們要通過毀樹舉一反三,以此為鑑,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全民家園意識。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為人處世要如此,對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要如此。保護環境要從觀念入手,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一棵樹、一片林。大家要從保護一棵樹、愛護一片草做起,珍惜每一片綠色,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處罰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喚起更多人植樹、愛樹、護樹的熱情和行動。但對於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十年樹木,“樹之難而去之易”,一棵樹的成長艱辛與它發揮的巨大作用,絕不僅僅是進行處罰就可以補償!要“毀一補二”,誰毀掉一棵,首先責令他補種兩棵,而且還要接受處罰。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毀樹行為,在全縣形成愛樹光榮、毀樹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植樹造林,造福於國、造福社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全力建設轉型發展示範區、美麗幸福新磁縣貢獻一份力量。

■文字:任利娟

■編輯:任利娟

■初審:王慶明

周慧文

李治亞

■終審:房淑萍

秦 冀

■微信:cixianrongmei

■熱線:0310-2335552

■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
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新聞時評|對毀樹行為絕不是一罰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