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王昌齡所處盛唐,所以在其邊塞詩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但是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其二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公元679—681年(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此時正是國家需要人之際,大丈夫當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就算是做一個小頭目,百夫長,也勝過只能舞文弄墨的的書生。

其三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中唐時期藩鎮之間和討伐藩鎮的戰火此起彼伏,從未終止。戰爭中的種種傳聞,從烽火漫天的戰場不斷地傳來,其中有失敗的消息,也有勝利的凱歌;有怯懦的敗將,也有奮戰衛國的英雄。關心著國家命運的詩人李賀,自然關心各地的戰事,當他離開了京城,離開了風光秀麗的家鄉,到潞州一帶,到了雁門時,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著名詩篇。

其四

《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勝敗本事兵家常事,可嘆當年霸王卻自刎烏江,最後屍首還被大卸八塊的下場,空給後人留下了千古的遺憾。若是當年霸王沒有意氣用事,能夠知羞忍辱,退守江東,伺機而動,等待捲土重來之機,那時候天下誰主沉浮還尚不好說。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其五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上馬,背弓,提劍,策馬出咸陽,被霸佔的國土尚未被收回,如果不能將國土全部收回,又有何臉面回頭望故鄉呢!

其六

《出塞詞》

【唐】馬戴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唐王朝深受西、北少數民族特別是吐蕃君主的侵擾之苦,唐軍也不時出擊,攻佔對方土地。公元八四六年以後,吐蕃內部分裂,接著蕃、漢兩族人民起義,趕走吐蕃守將,唐軍也伺機進攻,收復大片土地。此詩便作於這一時期,反映了當時這一時期的情況。

其七

《悲陳陶》

【唐】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此詩作於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唐軍跟安史叛軍在陳陶作戰,結果唐軍大敗,死傷四萬餘人。來自西北十郡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陳陶戰場,景象非常慘烈。杜甫這時被困在長安,目睹叛軍的驕縱殘暴,有感於陳陶之敗的慘烈而作此詩。

其八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自古人人想要戰功封侯,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哪一個功成名就的將軍背後不是壘壘白骨堆積。

其九

《從軍行·其二》

【唐】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而又哀婉動人的詩篇。詩中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

其十

《瓊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十首關於戰爭的唐詩

沙場征戰,兇險無比,每時每刻都在死人。在這兇險的戰場上,誰敢保證自己能夠活下來。緊張的戰事,繃緊的神經,能有幾時可以放鬆,今日得飲美酒,即使醉臥在沙場之上,請君也不要笑話我,從古至今沙場征戰之人能有幾人回得去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