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故事7:屋大维 下

罗马的故事7:屋大维 下

奥古斯都

公元前29年,屋大维平定安东尼在埃及的势力后回到罗马。为照顾元老院和部分不同政见者的感情,他在城外解散了军队,宣布参加执政官选举,成为罗马的最高权力者。他没有追究元老院中的安东尼支持者,从而获得元老院的认可,被授予罗马第一公民的称号,以表彰其维护罗马统一的功绩。

作为安抚传统元老院派的措施,屋大维将元老院的人数由1000人减少到600人。被减少的基本是各行省的部族首领或罗马内战时期的政治暴发户,这些人被清除出元老院,使得传统元老派无需分享手中的权利而非常开心。接着,屋大维公开发表了要恢复罗马共和制度的演讲。他表示自己将只保留执政官身份和第一公民的称号,其他有违共和制度的权力,都会还给元老院。屋大维的这一表态,似乎让元老院议员们看到了重新掌握罗马最高权力的机会。元老院投桃报李地授予屋大维对西班牙、高卢和叙利亚这三个兵力最雄厚行省的统治权。

不久后,有议员提出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的议案。这个称号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它意味着持有此称号的人,拥有无上的威望,而与权力无关。只要不分享自己的权力,元老院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全票通过了议案。然而,赋予宗教意义的无上威望,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何况,屋大维本就握着罗马的最高权力。这一年,他的名字变成了盖乌斯 · 尤利乌斯 · 恺撒 · 屋大维 · 奥古斯都。

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组建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由两名执政官、4名事务官、15名元老院议员组成的内阁。内阁采取一人一票的表决制,由于元老院有15票,因此他们也没有阻拦这项改革。但是奥古斯都规定执政官在内阁有否决权,所以内阁不可能违背奥古斯都的意愿。他还规定内阁决议与元老院决议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在罗马全境,奥古斯都将全国的行省分为两类,没有国防压力的行省交由元老院任命无军权的总督来管理,任期一年;有国防压力的行省由奥古斯都本人任命将领为总督进行统治,且任期不定。这样的划分结果,使奥古斯都本人顺利的掌控了全国的军队。

在货币改革方面,奥古斯都确定了罗马通用货币为奥雷金币、第纳尔银币、赛斯太尔斯铜币,兑换比例1:25:100。该币制在罗马通行300余年。

公元前23年,奥古斯都开始又一场愚弄元老院的演出。他向元老院表示将辞去执政官的职务,但希望元老院授予他护民官的特权。根据罗马法律,护民官不能由贵族担任,同时享有人身不可被侵犯、召集平民大会、政策立案及否决的权力。但共和派看到奥古斯都愿意恢复执政官选举,便欣喜若狂的答应了。有了护民官特权的奥古斯都,可以提出立案并召集平民大会审议,然后利用自己奥古斯都的威望使立案获得通过。而有了否决权,反对派的一切提案都变的毫无意义。至此,奥古斯都已经是集军政大权与一身的罗马帝国实际上的皇帝。

大权在握的奥古斯都为巩固罗马统治,于公元前22年开始东巡。在由于战争频发而陷入长期衰退的希腊,奥古斯都下令在当地建设城市、铺设道路,加强希腊与罗马各地的往来以繁荣经济。对于东方强国帕提亚,奥古斯都命令提比略突袭亚美尼亚,扶持亲罗马的政权以包围帕提亚,迫使其与罗马谈判。随后,两国缔结和约,划分势力范围。在埃及,奥古斯都推行土地私有化,实行政教分离的改革,使埃及逐渐罗马化。

罗马的故事7:屋大维 下

罗马疆域

在这一时期,奥古斯都发现随着罗马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中上层的罗马人更加愿意享受生活,而使这一结成的生育率越来越低,人口增长明显放缓。中上层人口增长放缓,意味着统治阶级的数量放缓,不利于国家长久发展。公元前18年,奥古斯都颁布了《尤利乌斯婚姻法》和《通奸罪 · 婚外关系罪法》,根据这两部法律,多生育子女的中上阶层在政治、经济上都大受优待。而少生育或单身的,将在各方面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对单身中上层征收类似单身税,限制其在政府的任职等措施。婚外情则被定性为犯罪,男人出轨按强奸罪受刑,女人出轨则会被判流放。这两部法律的出台,缓解了罗马的人口压力,被之后的历代罗马皇帝视为基本国策。但遗憾的是奥古斯都本人却在生育方面表现不佳,他只有一个女儿尤利娅。

罗马的故事7:屋大维 下

提比略

与恺撒不同,奥古斯都对延续血脉相当执着。起先,他将女儿嫁给被视为自己继承人的外甥马尔凯鲁斯。马尔凯鲁斯去世后,奥古斯都又让女儿嫁给自己的副手阿格里帕。阿格里帕和奥古斯都在17岁时相识,长久以来一直是皇帝最忠实的伙伴,也是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和尤利娅为奥古斯都生下三个外孙和两个外孙女。奥古斯都安排阿格里帕作为政治继承人,以便在将来扶持自己的外孙上位。但是,阿格里帕还来不及上位,就在公元前12年突然去世。为确保血脉延续,奥古斯都命令自己的继子提比略迎娶尤利娅。提比略是奥古斯都的妻子与前夫的儿子,早年与阿格里帕的女儿结婚,婚姻幸福。提比略在岳父阿格里帕的调教下极有军事才能,且对继父奥古斯都十分忠诚。为了血脉的延续,奥古斯都强令提比略离婚,迎娶了尤利娅。

公元前12年,安排好继承人的奥古斯都决定远征莱茵河东岸的日耳曼人。虽然日耳曼人野蛮好战、不易征服,但罗马指挥官德鲁苏斯还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公元前9年,罗马军团将国境线推至易北河,完成了长达4年的远征。但是指挥官德鲁苏斯意外身亡,他是提比略的亲弟弟。

阿格里帕和德鲁苏斯的相继离世,让奥古斯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提比略身上。公元前6年,身心疲惫的提比略辞掉全部公职,隐居在罗得岛。而强调血脉与出身的奥古斯都只能孤独的统治罗马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