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今年讀初二, 有一天,她打電話給我,伴著無比挫敗的情緒,說她的兒子成績下降、情緒敏感、沉默寡言、執拗反叛,關鍵是出現了厭學情緒。問我是否有合適的心理諮詢師推薦,她要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
我的第一反應,這不是典型的初二現象嗎?我把初二孩子容易出現的情緒與行為特徵與她聊了以後,她直呼“對、是、就這樣。”
我問她:“你初二時候是什麼樣?”
她直言:“忘記了。”
我笑她:“恐怕也不是什麼幸福時光吧。”
她想了想說:“那倒是。”
作為青春期的過來人,我特別想說,初二階段,恰逢十三、四歲青春敏感期,成長壓力、學業壓力、家庭壓力、同伴壓力,如果沒有正確的疏導途徑,的確是容易出現身心問題的時期。
而且,這個時期的問題,潛藏了以後的人生走向。
一如作家柳青說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記得當年,我有不少同學是在初二的時候輟學或者無心向學熬到初三的。那時候,大部分父母都不管自己的孩子,一切決定你自己做,一切後果你自己負。
聽我媽說,大概從初二開始,我經常頭痛,醫院檢查不出任何問題。一度想要退學,我媽不準。
直到後來我接觸了心理學,知道了一個詞“心理問題軀體化”,大致可以解釋當時的情況——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自己還算個優等生,不能也不敢出現反叛行為,生理與心理上又萌發了自我意識,頭痛就成了壓力的信號。
現在的孩子很幸運,父母大都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不僅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情況,還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能夠想到帶孩子看心理醫生的父母,至少心態還是比較開放的。
百度百科曰:
“初二現象“是指初二的學生處於青春發育期發生的一系列現象。身心急劇發展變化,存在著種種發展的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其為”心理斷乳期“。
初二學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響、情緒容易激動、暴躁、成績兩極分化普遍、違紀違規頻繁、存在心理障礙等特徵,具有可塑性、主動、追求獨立等特點。
因此,初二階段既是孩子發展的危險期,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教育的關鍵期。
時至今日,學校教育依舊更注重知識灌注,這是由應試教育的制度決定。
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關注的重點依然是孩子的成績,很難把孩子當作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對於青春萌動期的孩子來說,“我是誰”比“我考了多少分”可能更重要。
經常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
親子關係不和諧,溝通不順暢,家長和孩子的日子都艱難。
而我們中國父母所謂的溝通常常是這樣的:
- 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哈;
- 你現在都初二了,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貪玩了;
- 你再玩遊戲,我就把手機沒收,聽見了沒?
- 你看隔壁你王叔的兒子,上學期期末考了全班第一;
- 走路就不能挺直了背?老是彎著腰;
- 老師說你這學期數學退步了很多。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誰?
有時候,父母一邊說,一邊自己還氣得半死,孩子壓根沒聽進去半句。這是溝通嗎?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關鍵,就兩個字——閉嘴。
有人就抬槓了,我閉上嘴就變成啞巴了,還怎麼溝通?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暫時變成啞巴,真是一件無比慶幸的事。
至少耳根清淨,有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整合,不用全方位無死角地被各種關心、叮囑、問候、指責、嘮叨侵入。
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坦誠和不加批判地傾聽。
而我們最不擅長的恐怕就是不加批判地傾聽了,有時坦誠也不是那麼容易。最擅長的可能是批判和說教。
比如,孩子回家告訴你,我不喜歡新換的數學老師,所以這次數學沒考好。
批判和說教式回答是這樣的:你數學沒考好,和數學老師有什麼關係?是你自己不努力,還找藉口!或者,即使你不喜歡數學老師,也應該好好學習數學,這是中考時很重要的一門科目。(孩子自動開啟防禦屏障,心裡嘀咕,又來了,永遠那一套。以後,有事情再不跟他說了。)
坦誠和不加批判地傾聽是這樣的:你喜歡的李老師不帶你們班的數學啦?(嗯)你不喜歡現在的數學老師(嗯,我們班同學都不喜歡他),這次數學沒考好(嗯),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孩子發現,父母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並沒有責怪自己這次數學沒考好,他相信自己即使不喜歡現在的數學老師,也會想辦法把數學學好的。)
父母閉上了試圖說教和批判的嘴,保持了溝通的開放和有效。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說,“什麼也不說”(閉嘴)也可以清晰明確地表達接納感。
保持沉默——“被動傾聽”——是相當有效的一種非語言信息,讓對方感到真正地被接納。
他用了下面這位家長和剛放學回家的初中女兒之間的一段對話(有刪改),來說明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閉嘴有時是多麼明智有效的溝通方式。
孩子:今天我被叫到了副校長辦公室。
家長:哦?
孩子:沒錯。李老師說我上課說話太多了。
家長:我明白了。
孩子:我受不了李老師,他既無聊又討厭。他端坐在那兒,要麼滔滔不絕地談論他的各種困擾,要麼就是說他的孫子孫女,還指望我們能感興趣。
家長:嗯哼。
孩子:在他講話時,我和同桌開玩笑。他讓我站到教室後面,我不去,他就讓我去副校長辦公室了。哦,他真是你能想象出的最糟糕的老師。
家長:(沉默)
孩子:如果我有一個好老師,我會表現得很好,但是如果是李老師這樣的老師教我,我就什麼都不想學。我就不明白了,這樣的人怎麼能當老師呢?
家長:(沉默)
孩子:我想我最好去習慣這個事實,因為我不可能一直遇到好老師。如果我因為不喜歡一個老師,而不去好好學習這門科目的話,最後受害的是我自己。
父母默默地被動傾聽,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得到了抽絲剝繭式的梳理,她被允許表達情緒並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接納(儘管父母什麼都沒說),從而引起了自己的建設性解決方案。
如果父母插入教導、說教、嘲笑、羞辱、批評、責備等不接納的應答,溝通就變成了一道鴻溝。
溝通是一門藝術,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是一門需要積極傾聽和適時沉默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