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榜樣丨追記李望廈: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檢察榜樣丨追記李望廈: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

​圖為李望廈在看守所醫務室檢查藥品

3月8日上午,參加福建省莆田市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的李望廈,突然暈倒在地,當即送往醫院搶救,但再也沒能醒來。他生命的刻度,定格在59歲的年輪上。

李望廈走了,沒有給家人留下隻言片語,留下的是一份長達3600多字、為織密高牆防“疫”網建言的工作報告。

戰“疫”,站好最後一班崗

“主任,請放心,我在這裡盯著呢。”1月23日,農曆大年三十,李望廈給正在莆田監獄開展檢察監督的同事陳朝海打了兩個電話,瞭解當日在押人員防疫情況,要求盯緊每一個環節。

莆田有一個監獄,三個看守所。出於職業和專業的敏銳,李望廈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工作習慣:每逢節假日和重大活動,對監管場所的檢察,至少提前一週甚至一個月做好準備,擬好預案。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李望廈對監管場所安全的這根弦,繃得更緊了。春節放假前三天,他給駐監獄和駐看守所的檢察室負責人作了強調,“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好防疫一線守門員,把疫情擋在高牆外”。

1月24日晚,福建啟動一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響應。莆田市檢察院上緊疫情防控發條,李望廈的戰“疫”節奏明顯加快,密集的步履再也沒有停下:傳達上級精神,調研防控情況、細化工作措施,檢查落實落細,協調解決問題。

從1月24日至3月7日,四十多個日夜,李望廈深入監管場所檢查十多次。

“監獄、看守所在押人員集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紕漏,一旦發生疫情,所有的努力將功虧一簣”。他要求駐監(所)幹警時刻關注防控情況,每日上報監管信息,收集存在問題隱患,不留死角。

情況彙總後,李望廈立即向院領導報告,並形成專報,向市裡反映,積極尋求解決途徑方法;對收押新犯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向監獄發出了防範輸入性疫情風險的首份檢察建議書。

“情況看得清,癥結摸得準,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說起李望廈,莆田市第二看守所所長徐克勇、莆田監獄刑罰執行工作負責人餘梅海難掩悲痛之情,“看守所、監獄遇到困難問題,李主任總是想方設法傾力協調。”他們說,監督就是支持,工作上有這樣一位諍友、益友,讓監管場所少出事、不出事,實現了雙贏多贏。

2月下旬,隨著疫情的發展,讓李望廈感到,確保監管場所的絕對安全,防“疫”網需要進一步織密織細。“李主任讓我把疫情發生以來的工作情況再梳理,哪些工作措施要再細化、解決問題的機制再完善,形成一份有問題分析、有防範建議的專項報告。”檢察官助理鄭麗丹回憶道。

這份全市監管場所疫情防控檢察監督工作報告,是李望廈一個多月來實地調研的成果。報告當日即引起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批示要求各部門繼續織密織牢各道防線,落細落實相關舉措,並安排專人協調,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3月8日上午,莆田市委政法委主持召開全市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李望廈第一個彙報。只是,誰都沒想到,彙報結束,他倒下了。

剛正,一切按法律規章辦事

1980年1月,李望廈走上檢察崗位,與恢復重建後的檢察機關共成長,先後在反瀆、反貪、預防和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擔當領導職務。

莆田市檢察院駐市第一看守所檢察室主任吳仁聰還記得多年前的一件事:罪犯曾某曾被作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理由是“生活不能自理”。當晚,就有人要把曾某接走。駐所幹警從日常檢察中“看不出不能自理”的細節,感覺此事疑點重重,當即把反常情況報告給李望廈。

“人,且慢帶走!”李望廈馬上從家裡趕了過來,“有疑點,就要查清”。次日,檢察院對曾某“生活能否自理”展開深入調查,排除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向原決定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和《檢察建議書》。曾某被送押莆田監獄服刑七年多。

李望廈從2009年起至離世前的11年間,擔任監所檢察處處長、刑事執行檢察局局長、第四檢察部主任。在幹警眼中,李望廈不僅依法監督,敢於監督,還善於監督。他說,刑罰執行監督,是檢察機關維護司法公信和威嚴的最後一道防線,這道防線就是“一律按法律規定辦事,不可逾越,不能變通,沒有例外。”

2014年3月,最高檢部署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其中,對“有權人”“有錢人”的刑罰執行監督,社會尤為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就是監督重點。”其中,兩名曾是處級領導幹部的罪犯,列入保外就醫監督重點對象。“繼續保外就醫,是否符合條件?”李望廈商請監獄將人押解到省裡指定的醫院重新體檢,並經專家再會診,確認兩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已不存在,繼而將兩人重新收監執行。

“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各縣(區)從社區矯正檢察入手,逐個核查監外執行罪犯基本信息,走訪知情人,掌握第一手事實材料。”吳仁聰回憶道,其間又發現3名有病但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2名社矯期間不服管教、3名哺乳期滿的罪犯,督促法院發出收監執行決定。

結合專項檢察活動,李望廈牽頭職能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就執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進一步細化實化,統一標準、統一尺度,把會議達成的共識和相關規則在監管場所廣為宣傳,以公開透明方式接受監督。

“他敢於監督,不為人情所困、不因關係所擾,就是因為自身淨自身硬,監督才有底氣,讓人服氣。”在莆田市檢察院,幹警們對李望廈身上體現出來的昂揚正氣由衷敬佩。他帶隊辦理的公安民警黃某徇私枉法充當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案,被評為2019年福建省檢察機關精品案件。

柔情,司法溫度比太陽還暖

“每次到監區,主任一進去就是大半天,特別認真,每個細節都關注到。”在刑事執行監督部門才兩年多的青年幹警何豔霜,見到李望廈心細如髮柔性司法的一面。“司法的溫度,在押人員如能感受到,一定比太陽還溫暖。”

“主任告訴我,檢察不能走馬觀花,搞形式、走過場,要善於觀察,發現問題。”回想起與李望廈在看守所檢察的一幕幕,何豔霜心情難過,“主任踐行剛柔相濟的司法理念,彰顯責任擔當,改變了一個涉罪未成年人的命運”。

2019年3月中旬,李望廈在市第二看守所檢察時,看到一名少年模樣的犯罪嫌疑人,就主動問起他的年齡,因何被關押?談話中得知,少年姓李,河南人,17歲,在讀高三學生,參與網絡詐騙,3月7日被刑拘,被騙人是莆田的,涉案金額7000多元。

小李還訴說,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母親離家而去,自己從小就與姑姑一起生活,對誤入歧途痛悔不已。李望廈對小李的家境與不幸深表同情,當即聯繫公安辦案民警,建議對小李的身世和學習情況進一步核實,盡最大努力給予挽救,體現對涉罪未成年人少監禁的刑事政策。

不久,公安機關對小李的強制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小李在高考春季招生截止日前一天趕上報考。幾個月後,案件偵查終結,移送莆田市秀嶼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此時,小李已被高校錄取。該院對小李悔改表現等情況綜合評估後,決定作附條件不起訴。

今年4月8日,當辦案檢察官把李望廈因公殉職的消息,告知還在考察期的小李時,電話那頭先是一陣沉默,而後傳來了哽咽聲,“我一輩子都記得李叔叔。那天,他問我有沒有吃飽,有沒有被人欺負,還問我的學習成績。要不是他,我錯過了報考機會,夢想就破碎了。”

日常工作中,李望廈叮囑幹警,公眾對檢察官有著公平和正義的雙重期待,在監督刑罰執行中,把懲惡與揚善結合起來,讓社會看到冰冷的法條在檢察官的手中,因客觀公正、平等文明變得溫暖有加,閃耀人性光輝,看到司法光芒,感受司法溫度。

在仙遊縣社區服刑的紀某不會忘記,2014年5月28日那天,自己跳進急流洶湧的木蘭溪,將一名投水輕生的外地務工女子救起。不久,仙遊縣和莆田市授予他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是李主任在社區矯正走訪中瞭解到自己的事蹟,促成有關部門對他以重大立功表現,向法院報請減刑了六個月。

垂範,言傳身教作榜樣

疫情發生以來,李望廈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三天兩頭就往莆田監獄、市第一、第二看守所和仙遊縣看守所跑,與監獄長、看守所所長詳談防控措施,細看落實情況,摸排問題,查找癥結,商討對策。

“他太能跑了,那勁頭我們年輕人都比不上。”跟隨奔波的檢察官助理董雁濱感嘆道。今年10月,李望廈就要退休了,別人問他為什麼還那麼拼?他說:“從事檢察工作40年,我對檢察事業很有感情,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

李望廈生前工作的點點滴滴,在同事心中已是抹不去的記憶。再回首,仍舊心緒難平,為之動容,為痛失一位“兄長”“良師”悲傷、落淚。

——“主任,您不是說,退休前要帶我們開展一次監獄巡迴檢察嗎?怎麼就食言了呢?”“我寫的信息簡報,您讓我改了又改。對工作,您總是高標準嚴要求,我一鬆懈,您就提醒;那次值班,我離開一會,您就批評。現在,我理解了‘嚴’是愛、‘松’是害,您用心良苦,是為我們年輕人更好更快地成長成才。”

——“主任,您到監管場所,食堂必去,把米倒出來檢查,看有沒有發黴;抓一把菜,看有沒有發黃;還和在押人員一起吃飯,看有無按上報的菜單做菜。藥品必查,看是否過期,還與罪犯的就診病歷對照。這就是您常說的,親歷性監督,要注重細節。我們都記在心裡,今後,也一定按您的辦法去做。”

——“去年,我在西南政法大學參加業務培訓,因身體不適,不便參加最後一天的實地教學。您就留下來陪我,一起在校園自習,陪我散步。老哥,我只比您小兩歲,您就這樣關心我,我真的好感動。”資深檢察官老梁動情地說。

作為部門負責人,李望廈對幹警嚴管厚愛,像對家人一樣,大家工作、生活、家庭裡的喜怒哀樂,他都願意分享傾聽,伸出援手,用真誠和愛心把一個十幾個人的處室營造成溫馨的“大家庭”。

而他讓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因他的不幸去世,帶給家人無盡的悲傷。

——“他愛這個家,非常愛我,很愛,很愛。”還沉浸在悲痛中的妻子,一提起丈夫就泣不成聲:那天是“三八”婦女節,他說,中午回家吃飯,晚上過節,家庭小聚慶祝一下;他說,退休後陪我到一些景區走一走看一看,還要把組織關係轉到社區,發揮餘熱幫居民們做點事。“望廈,你怎麼就這樣狠心地走了,一個諾言都沒兌現。”

——“爸爸,您讓家人不要打聽案情、幫人說情,我們做到了;您說,靠自己奮鬥出來的業績才是幸福的,我努力了,獲得全國金融系統青年五四獎章,您沒表揚,只說‘還行’,就是希望我把工作做到極致。”兒子李堯滿含淚水地說,印在腦海裡的還有,3月7日晚11點多,父親在燈光下伏案修改材料的背影。“爸爸,您永遠是我的榜樣”!

40年堅守檢察職責,40年不忘從檢初心,李望廈用生命踐行了一名人民檢察官的使命擔當。李望廈去世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來了唁電,福建省檢察院領導第一時間趕赴李望廈的家中,向他的家人表示誠摯慰問。日前,福建省檢察院決定,在全省檢察機關開展向李望廈學習的活動,莆田市委追授李望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號召全市黨員幹部:向李望廈學習!

李望廈走了,帶著他對檢察事業的一片赤誠和滿腔熱忱。而他的辦公室,一切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桌面上那枚鋥亮的檢徽,共產黨員公開承諾的桌牌,幾本發黃的日誌,彷彿還在講述著人民檢察為人民的故事。(檢察日報 張仁平 吳曉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