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知識點來啦:以為要補400多,學習政策之後退了300多

近期,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在各地陸續啟動。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收入所得合計在一起,按年計算個稅,多退少補。

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看自己的個稅是多退還是少補,不少朋友已經申請到了退稅,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總之,感謝國家的政策支持呀。


個人所得稅知識點來啦:以為要補400多,學習政策之後退了300多


不過有一個朋友查詢了自己的信息之後卻不開心了,發現自己不僅不能申請退稅,還得補400多。不過重新瞭解了相關政策,並且補充填寫了一些信息之後,他最終不但不用補稅,還可以申請退稅300多元。到底進行了那些操作呢,大家都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要全面瞭解國家政策:

1.為什麼要進行年度彙算:

平產我們獲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使用費這四項收入後會按月或次依法進行預繳稅款,先預扣預繳,然後年度彙算。

年度彙算主要是為了查遺補漏,保障納稅人的權益。

總結起來就是:查遺補漏、彙總收支、按年計算、多退少補。

2.2019年度彙算時間:

2020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

3.哪些人不需要年度申報:

(1)年度彙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

的(小編現在的願望就是明年能夠有資格進行年度申報);

(2)年度彙算需要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3)以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

4.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多預繳了個稅,需要退稅:

  • 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是預繳了個稅;
  • 單位預扣個稅,忘記填六項專扣了,我要補上

(這個很重要,我朋友就是後來補上了租房信息,可以退300多。如果有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繼續教育等情況,一定要記得填報相關信息);

  • 自由撰稿人,以稿酬為收入來源,預繳稅款沒有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和六項專扣;
  • 出去講課,預繳稅率大於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

(2)少預繳了個稅,需要補稅:

  • 有兩個受僱單位,重複扣除了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
  • 不僅有工資薪金,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費,合併收入後年適用稅率高於預扣除稅率。
  • (有部分網友評論說自己的信息被一些公司非法盜用,因此)

5.不依法補繳稅額會有什麼後果:

應補稅額大於400元,逾期未補,納入徵信失信名單,終身責任制!

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規定來,核實好自己的所有信息,填報信息時也應該實事求是,多退少補,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哦。

最後附上手機個稅APP操作指南


個人所得稅知識點來啦:以為要補400多,學習政策之後退了300多

轉自人民日報


個人所得稅知識點來啦:以為要補400多,學習政策之後退了300多

轉自人民日報


個人所得稅知識點來啦:以為要補400多,學習政策之後退了300多

轉自人民日報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哦~

歡迎評論區留言:你的個稅是多退還是少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