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聽說《楚喬傳》續集要開播了,村姑又趕緊刷了下第一部。本來只是回味下劇情,無意就發現一個穿幫鏡頭:

元宵佳節之夜,燈火闌珊,楚喬與宇文玥一起在街上一攤前猜燈謎,燈謎上的字居然是小篆。村姑就忍不住要來八一八了。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小篆乃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頒佈的文字,歷經秦漢,到西漢末年就被隸書取代了。

話說《楚喬傳》拍的是西魏時期的事情,除了一些碑文、印章、書法家習作,主流文字早就不是小篆了。

有人也許會問,西漢與西魏隔了多久啊?我們先來擼一擼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朝代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西漢與西魏相差了200多年,也就是說小篆不作為主流文字已經200多年了。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誕生】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為了方便管理,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小篆也就應運而生了。一直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在秦始皇統一大業的重大轉變時期,有個人立下了汗馬功勞,那就是秦始皇最為重要的戰略謀臣李斯。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因時推秦,遂得意於海內,斯為首謀。

李斯與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韓非子是同學,是荀子的弟子。說起荀子,想起中學時的那篇《勸學》,是不是背得你頭皮發麻。現在回想,確實是金句滿篇,才高八斗啊。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斯也是才華橫溢之人,而且頗有治國理政之能,經呂不韋推薦後,深得秦王賞識,先幫其滅諸侯、成帝業,後任宰相,建議實行郡縣制,並主持制定了秦一系列的法律規章。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秦始皇26年,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發佈政令,在全國書寫同樣的文字。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均採用新改定的小篆書體,以此頒佈天下。

於是乎,小篆作為主流文字流行了近200年,直到逐漸被隸書取代。

因李斯在小篆改定和推廣方面的功績,歷史上曾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

唐代李嗣真《書後品》稱其書法為: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絕,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竇臮《述書賦》亦云:斯之法也,馳妙思而變古,立後學之宗祖。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特點】

在五體書法中,篆書榮居首位,以其“中含”“渾勁”“婉而通”“蕭散超逸”“筋勁”備受好評,如許多碑額以、用小篆題寫更為典雅、莊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特徵。

一、多呈長方形,約三分之二正體,三分之一垂腳。

小篆表面看起來很簡單,書寫很枯燥。其實不然,篆書的線條圓轉飛動,非有強勁的腕力難以掌握,表面均勻的線條實際上有著微妙的變化,提按輕重在微妙地變化著。


二、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

規範點畫偏旁,包括筆順、主次等,外方內圓,穩如古鼎。

歐陽詢《傳授訣》雲: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具備。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三、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字的局部也要對稱。

小篆是文字之源、書法之祖,是先人通過“仰觀俯察”而得,所謂對天文、人文、地文的體察方能悟得自然宇宙之規律。陰陽變化,萬物之理,在篆書之空間分佈上表現為對稱、平衡、等距、重心等,無不體現出小篆對自然規律的把握,符合人們的審美心態。

四、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

小篆“無往不縮,無垂不收”之特點,很好地概括了書法運筆法的精髓,在於“屋漏痕”“折釵股”“錐畫沙”“印印泥”的巧妙無痕,在於含筋抱骨、深藏不露。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代表作品】

《嶧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琅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臺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

《會稽刻石》: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


從《楚喬傳》一穿幫鏡頭談談小篆是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