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造假早該治

我國廣電節目收視率調查始於上世紀80年代,數十年來,收視率造假現象一直屢禁不絕,甚至成為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

“買賣收視率”的過程,甚至被描述為一出“諜戰大片”:電話聯繫、不輕易露面、現金交易……“不買就不給播,買了也不確保收視第一”。

知情人士透露,在風頭最勁的年景,收視率造假的年產業規模在數十億元,平均每個節目的造假成本高達3000萬元至4000萬元。《娘道》導演郭靖宇曾揭露,購買收視率的價格高達90萬一集。這一金額相較於2012年的價格已經上漲超過100倍。

與任何造假行為一樣,收視率造假之風愈演愈烈。在造假成本水漲船高的同時,影視播放數據也在接連創造“點擊量上百億”的奇蹟。收視率由“系統內部的自我反饋機制”,異化為“相關方攫取利益的工具”。

儘管十餘年來,行業內外不乏對收視率造假亂象的曝光和痛斥,但“造假黑產”依舊堅固不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收視率作為“行業硬通貨”用於電視臺、廣告商、製作方等各方之間的利益交換機制,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影視圈的“鏈條腐敗”呈現根深蒂固之勢——只要收視率漂亮,廣告商就樂於買賬,電視臺和資源方也因此獲利,宣傳方有了業績保證,演員也得到了收視率的肯定。

長遠來看,收視率造假的危害顯而易見。一旦整個產業鏈被潛規則滲透,會導致全行業的急功近利,迷戀暗箱操作,過分依賴數據堆砌的虛假繁榮。另一方面,在廣告主對高收視率的要求下,電視臺要求製作方購買收視率,製作方不得不提高單集售價,電視臺則只好再提高廣告報價……形成惡性循環。

凡此種種,在讓觀眾受惑、產業鏈受累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明星價格虛高、內容同質化、審美價值匱乏等問題,已傷及影視行業的肌理。

為整治收視率長期注水的頑疾,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從去年起打出組合拳,出臺多條舉措,釋放出重磅信號:“數據依賴”得治,造假之風當休矣。

數字造假註定是一場沒有贏家的遊戲,數字的運用終究是為人服務,而不應當是人被數字牽著鼻子走。倘若數字不真實、評價不公允,則競爭無意義,所謂行業繁榮也只是曇花一現。 (據新華每日電訊 張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