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印象——十二生肖“豬”之第一篇人文典故!

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在民間被稱為六畜之首(豬、牛、羊、馬、雞、狗。),也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而家庭的“家”字,其起源就是一個屋頂下養著一頭豬——豕(shǐ)。“豕”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和篆文中,極像一頭豬:有豬頭、四肢和尾巴。家裡養著豬,就有了生活來源,就意味著溫飽,就意味著富足。

在漢字中,關於豬的表述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豕、豝(bā)、豵(zōng)、彘(zhì)、豨(xī)、豚(tún)、豬(豬)人類學或者社會學上有一種說法:關於一種事物的表述越多、分類越細,說明這種事物與這一族群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一族群跟這種事物的關係越緊密。

古詩詞印象——十二生肖“豬”之第一篇人文典故!

下面說一下關於豬的一些典故常識,也讓各位看官加深一下對十二生肖——豬的人文認知!

第一個講“曾子殺豬”很多人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教子故事,但估計沒多少人知道“曾子殺豬”。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shēn),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後世尊為“宗聖”,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於“復聖”顏淵。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譯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馬上就要去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只不過是和孩子開個玩笑罷了,不要當真。”曾子說:“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只能等著父母去言傳身教。假如今天你欺騙孩子,就是等於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以後就不會再輕易相信他母親的話了,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於是曾子就把豬殺了給孩子吃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不誠信的人。

古詩詞印象——十二生肖“豬”之第一篇人文典故!

第二個講人彘

彘(zhì) ,豕也,即豬。人彘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銅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燻聾),用喑藥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裡,叫做人彘。

典出《史記 呂太后本紀》: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譯文:

太后隨即派人砍斷戚夫人的手腳,挖去眼睛,燻聾耳朵,灌了啞藥,扔到廁所裡,叫她“人彘”。過了幾天,太后叫惠帝去看。惠帝看了,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戚夫人。大驚,惠帝派人對呂后說:“這不是人乾的事情,我作為您的兒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惠帝從此每天飲酒作樂,放縱無度,不問朝政。

女人的嫉妒心加權力慾望產生的後果有時候真的是太可怕了,為了權力可以做出“此非人所為”的行為,這是小編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人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小編想起了一句名言“一定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第三個講公孫弘牧豬

典出《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公孫弘,菑川薛人也。少時為獄吏,有罪免。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

古詩詞印象——十二生肖“豬”之第一篇人文典故!

他少時為吏,後因觸犯法律被免職,因為沒有了經濟來源,只好“牧豕海上”。年逾不惑,四十多歲的時候還是一介布衣,然後開始學《春秋》,六十歲的時候以“賢良”之名被菑川國推薦給漢武帝,武帝派遣公孫弘出使匈奴,因覆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武帝認為公孫弘沒有才能。公孫弘因此稱病,被免官後回鄉,七十歲高齡時,漢武帝的舉賢詔下發之後,菑川國再一次推薦公孫弘赴京。此後 ,公孫弘平步青雲,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丞相,封平津侯。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看了公孫弘這個故事,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只要你有一顆上進的心!什麼時候都不晚!

第四個講仲叔豬肝

典源

《高士傳》卷中〈閔貢〉

閔貢字仲叔,太原人也,世稱節士,雖周黨之潔清自以弗及也。黨見仲叔食無菜,遺以生蒜,仲叔曰:「我欲省煩耳,今更作煩邪!」受而不食。建武中,應司徒侯霸之闢,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勞苦而巳。仲叔恨曰:「以仲叔為不足問邪?不當闢也。闢而不問,是失人也。」遂辭出,投檄而去。復以博士徵,不至。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其令聞,敕吏常給焉。仲叔怪,問知之。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以壽終。 [1]

同源典故:仲叔豬肝 安邑問豬肝 就豬肝 煩縣尹 累安邑 豬肝仲叔慚 豬肝多淚 豬肝累 買豬肝 食無肝 食肝煩縣令。

下面說兩首帶有典故的詩詞一首是清代孫暘的《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邊才特疏薦餘詩以謝之》一首是唐代羅隱的《寄洪正師》。

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邊才特疏薦餘詩以謝之

清代:孫暘

百粵風煙控七閩,山公啟事一時新。

未能馬革酬明主,肯為豬肝累故人!

瑟向齊門知不好,履穿東郭自安貧。

澄清事業須公輩,願乞餘生伴釣綸。

寄洪正師

【作者】羅隱 【朝代】唐

寄蹇渾成跡,經年滯杜南。

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

會應謀避地,依約近禪庵。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