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邏輯

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邏輯


我們知道商業銀行的存款變貸款,貸款變存款的循環擴張,創造了天量的廣義貨幣,即M2。下面我們著重看一下這個廣義貨幣。


M2(廣義貨幣)= 基礎貨幣 * 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1/存款準備金率


這裡的基礎貨幣,是最初的貨幣總量,即貸款存款轉化的基礎,是央行給的。

後面的貨幣乘數,是人們去貸款,存款這兩個行為的反覆運轉。這裡我們理解成社會的需求。因為社會有需求,才會有人去貸款,沒有需求,貸款幹毛。


在有需求的前提下,人們會不斷的貸款,存款,這是需求端。在銀行供給端,存款準備金率的存在,對人們貸款存款這一貨幣創造的過程做了限制。使得不會無限創造,同時,也是防範風險。


所以這個貨幣乘數怎麼理解,社會存在需求使得人們產生貸款意願,人們有了意願,銀行端在存款準備金的限制下放貸。貸款需求是前提,如果人們沒有貸款需求,銀行利率再低,也沒有人貸。


像歐洲,日本,利率幾乎為負的,既然沒有人去貸款。因為人們沒有貸款需求,這裡的需求可以是買房貸款,可以是創業貸款,都可以。


同時,央行的利率也影響了人們的貸款意願強弱,利率低,貸款成本低,利率高,貸款成本高。


多讀幾遍,你會對貨幣的創造有新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