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生活的一家十口,为何7人感染,3人幸免?疾控专家解开谜团

4月17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8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覃铁和,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颜强出席并答记者问。

共同生活的一家十口,为何7人感染,3人幸免?疾控专家解开谜团

广州救治水平很高,公众无需担心

对于近期广州市民的一些担心,覃铁和表示,广州的救治水平是很高的,公众无需担心。

共同生活的一家十口,为何7人感染,3人幸免?疾控专家解开谜团

一是救治条件很好,很多整体水平很强的医院都在广州,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

二是救治机制完善,从早发现到集中救治,再到专家会诊都有一套完善机制。

三是防控和救治物资很充足,暂时还没出现防护服、呼吸机不够的情况。

四是医疗队伍很充实,经过这么长时间抗疫,所有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都比较深刻,积累了很多经验,精准化治疗水平更高。

五是广州市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畅顺,为救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六是广州公众配合度高,防护意识高,减少发病风险。

“广州应该是很安全的城市,从救治、管理工作实力都是不错的城市。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覃铁和说。

疾控专家揭开家庭当中3人幸免感染谜团

广州此次大排查中发现的病例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一家十口当中,有7人感染,3人却未感染?对这些谜团,张周斌作了回应。

共同生活的一家十口,为何7人感染,3人幸免?疾控专家解开谜团

张周斌介绍,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二是密切接触传播。“我们对这次大排查发现的病例进行梳理后发现,基本都是通过这些途径感染的。”

一种情况是家庭共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流调人员对广州天河区一家庭聚集性病例分析发现。一家十口人住在城中村自建楼房里,该楼房一共7层,其中1-5层出租用,6-7层一家人自住。这10个人中有一个外籍感染者,和他的妻子,三个孩子,还有岳父、岳母、妻弟、妻弟媳,以及妻子的侄子。

外籍感染者被发现后,其家人以及整栋楼的租户都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这一家先后有7个人感染,最后只有3个人未感染,这3个人包括他的妻弟、妻弟媳和妻子的侄子。为什么这3人未感染呢?原因是平时他们家都是老人买菜回来做饭,一家人在6楼吃饭,他的妻弟、妻弟媳每天吃完饭就回到7楼的房间,一般不太走动。妻子的侄子吃完饭也回房间打游戏,和其他人的接触相对较少。“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造成的感染。”张周斌介绍。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密闭空间内的接触传播。

近期广州的一些涉疫重点场所,如绿松石小酒馆、通通商贸城等,其共同特点就是相对来说空间狭窄,空气流通性差。小酒馆是一个百八十平方的小店,除了入口外,里面没有窗户,通风差。但很多外籍人士非常频繁的光顾,和小酒馆关联的感染者也有相当一部分很频繁去小酒馆,在午夜喝酒聊天,一待就是几小时。

张周斌表示,通过这些案例,大家可以理解什么叫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导致的传播。如果我们避免了这样的一些环境,是不需要担心感染的。

张周斌还指出,通过大量环境监测和发热门诊筛查,情况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此普通市民无需担心。在密闭空间、和重点国家和地区有感染高风险的人员接触才有感染可能。但个人防护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止是预防新冠病毒,也能有效防止呼吸道、肠道传染病。

广州越秀区14日起,三天累计检测上万人

连日来,广州越秀区的输入风险排查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颜强回应,近一个星期以来,越秀区抽调市区两级的医护、疾控、公安、街道、居委等各级力量组成四人小组,进驻越秀区的重点街道和区域、场所,全面细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核酸检测、人员摸查以及重点场所的消杀等工作。

共同生活的一家十口,为何7人感染,3人幸免?疾控专家解开谜团

截至到4月16日,累计甄别了密切接触者530人,所有密切接触者已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4月14~16日共开展核酸检测10762人,到今天发布会之前已出结果9389人,排查出一例阳性病例,病例情况已经公布,还剩下1373例检测中,有结果会及时通报。


记者|张秀丽

编辑|任君飞 责编|黎晓心

摄影|伍健威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