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酒 朔 源

【中國靈沼▪后稷故里】

國 酒 朔 源

公元前22世紀,堯舜時期,庶民偶然發現了殘羹發酵後,變成帶有醇香酒味的液體,后稷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釀酒技術。從此,中國四千多年的酒文化,均以五穀釀造的五齊三酒為國酒。

何為五齊三酒?《周禮》將祭祀用酒分為"五齊三酒","五齊"指的是未經過濾的五種薄酒,即指"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五種酒。"三酒"為三種過濾去糟的酒。周人則又分為"事酒"、"昔酒"、"清酒'三種,臨事而造的酒稱為

酒,冬釀夏熟的酒稱為昔酒,釀造時間長於昔酒的稱為清酒。統稱"三酒",加上五齊,合為八種酒。

那麼這五齊都是什麼形態的酒呢?

泛齊:因酒色最濁,且有浮沫,故名,鄭玄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

盎(ang)齊:是白色之酒;

緹(ti)齊:是丹黃色之酒,亦稱紅酒;

沈齊:是酒的糟、渣下沉。

此五種酒是相對於清酒也稱濁酒。但不論清酒、濁酒、五齊三酒都是經過發酵、酒熟之後直接飲用之酒。

後來宋末元初出現了蒸餾制酒技術。根據蒸餾制酒工藝流程,人們一直把這種蒸餾酒稱作燒酒,直至解放初大多數人還這樣稱呼,再後來才慢慢地改稱為白酒。這裡的白不是白顏色的白,而是空白的白,指和清水一樣的,和我們所說的白開水的白是一回事,無色。

隨著社會進步和時間推移,封建等級制度的衰亡,國人對祭祀活動的淡化和簡化,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國酒中的五齊三酒,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今社會,漸漸以白酒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宴慶用酒,祭祀醊(zhui)酒的用酒,也以白酒代用。關中地區農村,每逢婚嫁、喪葬等大事,還有部分村民釀造事酒招待客人。

陝西人把西鳳酒放在第一位,這是因為周人始祖后稷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靈沼發明了釀酒技術,並在成均(教稼園)對學員進行釀酒技藝傳授的。周人在甘肅慶城、陝西豳邑、陝西岐山時,國酒釀造技術也在當地得以傳承和發展,當地民間有人對古老技藝傳承至今,陝西西鳳酒廠正好處在西岐這一地域,應該是擔當傳承和發展國酒的不二廠家。

白酒的蒸餾技術,也是基於五穀釀造的五齊三酒制酒技術的基礎之上,在加工過程中,酒熟以後增加了最後一道蒸餾工藝發展而成的。所以,中國的酒文化,均以中國國酒五齊三酒為其根、為其本、為其祖。白酒自宋末以來,因剔除糟粕,經久耐儲,度數較高,國人喜飲等原因,逐步成為國酒現代傳承的主要形式。

如果你喝過俄羅斯的伏特加酒,你就會知道國酒的魅力所在,你也就知道什麼叫醇香,什麼叫醇綿,什麼叫爽口,什麼叫鳳香型、生麼叫醬香型。沒有四千多年的酒文化歷程,老外們做的酒是沒法達到這種境界的,可以不客氣的說,現在各酒廠的基酒都比伏特加酒好過百倍。 (

END

張秉勤 /文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六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