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圈地毀綠春暖花卻難開

又見圈地毀綠春暖花卻難開
又見圈地毀綠春暖花卻難開
又見圈地毀綠春暖花卻難開

有的小區內的開荒現象成風。

修繕一新的山體公園,有人見縫插針開墾出了連綿成塊的農田,甚至連山崖頂端也沒放過;本來花草繁茂的封閉小區內,公共綠地被分割圈佔成了“自留地”,堆肥燒荒的情景正在上演……這是記者連日來在市內高新園區、沙河口區等地見到的一幕幕“圈地開荒”現狀。

隨著春意漸濃,“毀綠種菜”風復燃,不僅佔據了公共綠地,還破壞了社區文明秩序。在全城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推進之時,也對公共環境衛生造成了影響。如何讓毀綠種菜的不文明行為不要一次次“捲土重來”,已經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點問題。

A

山體公園

山崖頂端也被開墾栽種

在高新園區海創半山壹號小區西側,沿一條山路拾階而上,可以抵達建成不久的一處山體公園。

附近居民曲先生告訴記者,這處山體公園本來是周邊住戶們健身休憩的好去處,但是近段時間,沿途毀綠開荒、種菜施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這讓我們覺得挺煞風景!”

4月9日,記者來到高新園區這處山體公園。從山腳一路上山近一公里,路邊可見多處毀綠開荒後形成的“自耕田”。春天已至,這些“田地”裡有的已經栽種了韭菜、蒜苗等蔬菜,有的則還處於開墾期,土地旁邊還漚著肥料。在稍為偏遠一點的山路邊,開荒種地和隨意拋棄的建築垃圾共存,確實影響了衛生環境。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山體公園邊緣的一些陡峭山崖頂端,也有人見縫插針開墾出了成塊的“農田”。記者在現場看到,要在這裡“耕種”,得冒險翻越山崖護欄,然後在狹窄的崖頂前行數十米,才能抵達目的地。“這些‘農田’都是周邊住戶開墾栽種的。”有附近居民說,起初開荒者寥寥,但因為未被制止,形成了“示範效應”,現在不時可見有人提著水桶扛著農具上山“耕作”。“好好的山體公園,就這樣變成了‘農場’,確實令人無法理解。”曲先生表示。

B

封閉小區

抬頭看天,低頭看菜園子

當集體開荒的行為出現在封閉小區內,引發的爭議聲就更大了。

在沙河口區學苑廣場附近的一處封閉小區,小區部分居民圈佔公共綠地種菜的事兒,已經在業主微信群裡幾度引發爭論。有業主吐槽:小區剛建成時,賣房子的廣告語是“下了一天的雨,我聽了一天大海的歌”。然而現在業主們卻只能“抬頭看天,低頭看菜園子”。“可以落腳的公共綠地都被圍上了圍欄,種地的、搭建小房的、燒荒的、漚肥的……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文明,也有悖於時下的愛國衛生運動要求。”居民李先生說。

4月10日,記者在這處小區內現場見到了李先生所說的情景。小區內幾乎隨處可見用鐵欄杆、破木板等圍合成的“耕地”。這些耕地內少見花木,種植的大多數是蔬菜,從土豆白菜到小蔥地瓜,常見蔬菜幾乎都能找到。在靠近小區邊緣的一排居民樓,一樓住戶們更是因地制宜,將自家的地一路從窗下圈到了小區護欄邊,連一條公共道路都沒留下。風起時,揚起的除了耕地上裸露的泥土,還有覆蓋蔬菜用的塑料薄膜……

“住一樓的都在圈地,誰也沒閒著。”一位一樓住戶坦言,只要沒人管,圈地種菜的風氣還會持續下去。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沙河口區繞山路一帶的居民社區。這裡的住戶們如同比賽一般圈地種菜,甚至發生過住戶間的“地盤之爭”。在甘井子區西南路附近一個房屋均價達到兩萬多元的高檔小區,有住戶砍掉綠化樹,甚至在碗口粗細的松樹上紮緊鐵絲勒死樹木,只為了圈佔一塊公共綠地,栽種大蔥和蒜苗……

追問

老問題為何難治理?

圈佔公共地塊、毀綠開荒種菜,這種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其實是個“老問題”。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年來,街道、城管綜合執法、社區等各級主管部門都曾經針對這一痼疾進行過專項整治行動。但是往往清理復綠不久,“開荒者”們就會扛起鋤頭捲土重來。公共綠地很快又變成了“菜園子”。

“開荒風”難止,第一難在“認識不統一”。採訪中記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小區居民甚至有基層社區工作人員認為,居民們在自家門口種點菜“不算啥”。“有些綠地撂在那裡也是荒廢,長滿雜草還不如種點蔬菜,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綠化了。”繞山路一位居民樓樓長表示,她認為目前之所以對“圈地開荒”有爭議,主要是因為居民之間攀比心態比較重。“看到別人佔了塊地種了菜,自己沒有佔到,心裡不平衡。”

此外,“開荒者”們的游擊戰術也讓執法人員頗為頭疼。有街道城管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毀綠開荒一般都是從自家門前幹起。如果物業不配合守好“第一關”,在開荒剛開始時就加以制止,等“自耕田”形成了規模再單純依靠執法部門集中清理,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根據物權法相關規定,小區內的道路、綠地、物業服務用房以及建築物外牆、電梯、樓道、大堂、通道等等,都屬於業主共有部分,任何單位和個人是無權私自佔用的。因此私自圈佔公共綠地的行為已經違法,其他業主有權向物業和執法部門反映,要求圈地開荒者停止侵權、恢復原狀。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萬恆 圖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