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金字塔,高俊挺拔之鸿渐山

翔安区与南安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鸿渐山。鸿渐山方圆十六平方公里,西北处东南走向,东西陡峭,南北平缓,周围山峦均在三百米以上,拱卫五百多米的主峰。主峰形似鸿鸟,高峻挺拔,昂首屹立。

形似金字塔,高俊挺拔之鸿渐山

鸿渐山森林茂密,怪石嶙峋,山洞延伸。站在顶峰俯视南安的石井镇、金门、厦门、集美、翔安的城镇乡村,田野、船帆,海天一色,蔚为壮观,尽收眼底。鸿渐山的自然景观这么美丽,传说更是神奇。

形似金字塔,高俊挺拔之鸿渐山

相传一千多年前,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部队浩浩荡荡入闽,沿漳泉古道跨过小盈岭,进入古同安地界。起义军到来之前,当地统治者煽动百姓坚壁清野,造谣说黄巢是杀人百万,血流千里的魔王,说黄巢曾写过一首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香阵阵透长安,满城尽披黄金甲”,将诗中前两句作为黄巢杀人的依据。百姓听信谣言,人人谈黄色变。

形似金字塔,高俊挺拔之鸿渐山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在鸿渐山下扎下营盘,百姓不知详情,反而协助官府攻打起义部队,与黄巢部队展开厮杀。流离失所的村民更加相信官府散布的谣言,周围村庄的乡民不分男女老少纷纷逃往山里,钻进处于半山腰深涧旁的千人洞(1958年,民兵和解放军剿匪时曾进过这个天然石洞,遗憾的是,开山采石几十年,洞口已无处寻找)。有一天,守在洞口的大黑狗见士兵采摘野果挖野菜就狂叫起来,黄巢部队的士兵发现动静后立即冲上半山腰,发现洞口,误以为洞里躲藏着官府的残兵败将,便点燃毒草投入洞里,熏死了一千多人。过后,黄巢亲自下洞察看,发现死者都是无辜的村民,黄巢勃然大怒,下令将滥杀无辜者斩首示众。有人为之求情,盛怒之下,一向纪律严明的黄巢以手中之剑劈向身旁的大石头,削去一角,凛然正色道:“再求情者有如此石。”从此后人就将此山叫做“黄剑山”。

形似金字塔,高俊挺拔之鸿渐山

“鸿渐山”、“黄剑山”命名的由来,哪一种说法正确已经无法考证了。古代诗人到此一游,曾弄墨题词“山峰耸拔高骞,如鸿之渐于逵”,故将此山美称为“鸿渐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