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是否該取消大論戰

疫情之下,企業負重前行,隱性成本成為不可承受之重。企業成本中,社保和公積金成本是非常大的一塊法定固定成本,經營壓力之下,很多企業家和行業專家開始重新審視企業經營的稅負問題,公積金是否取消作為一項最可以立竿見影的改革舉措,備受爭議和關注。此次由景暉智庫、房互機構和樂居財經發起的在線主題論壇,邀請了四位知名業界企業家、專家,針對中國公積金制度的存廢展開大討論,明辨是非,給政府決策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給民眾澄清利弊。

論壇主題:公積金是否該取消大論戰

論壇形式:在線直播

論壇嘉賓:

張軍強 好屋集團首席運營官

劉天暘 中原地產中國區副總裁,原萃總裁,中房經聯主席

胡景暉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相國良 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公積金是否該取消大論戰連線正式開始

相國良:就公積金的問題,本質是企業經營的成本和稅負問題,企業稅負早有不同口徑不同的見解,嘉賓是如何看待企業經營稅負的問題?

首先發表觀點的,是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胡景暉。

胡景暉:公積金繳納目前是兩方面,一方面每個月的公積金是要從員工的工資裡面做稅前的扣除,員工自己從收入裡面要提取一部分,入公積金賬戶,企業也要對等的。提一部分,現在企業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去年7月份開始有一個改革,改革之後,目前是浮動的,是5~12%。按照這樣一個比例來折算的話,我覺得一方面對於企業本身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另外從員工的角度來講,每個月到手的錢也是打了一個比較大的折扣。那麼第一方面來講的話,我拿員工舉個例子,如果說假如說員工一年的收入,我們定低一點,比如說是10萬塊錢。公積金再加上社保,再加上五險一金,就是公積金,加在一起最高。如果按照國家規定的話,那每個企業最高按上限走要交41%。如果養一個員工一年是10萬塊錢,企業支出要高達141,000塊錢。由於五險一金,那麼企業要多支付41%的費用,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公積金,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那麼第2個就是個人部分,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生存的壓力,雖然我們看到也減免了一些稅費,然後五險一金裡面也有一些減免緩。但是即便如此的話,我相信這個事情,因為希望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覺得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那麼企業現在來講的話,負擔比較沉重,如果企業由於不堪重負而倒閉的話,員工面臨的問題就是失業。而企業之所以負擔沉重,很大一塊是人力成本,特別是像我們房地產開發商這邊有建築施工,經紀公司就更不用說了,主要都是人力成本佔很大的比例。

人力部分佔到整個房地產經紀企業的60%-70%,服務性企業很多人工成本都在50%以上。而這50%以上裡面,我剛才講了,企業如果按上限去繳納的話,五險一金加在一起要多發工資41%,其中的大項就是住房公積金是12%,所以這一項來講,我覺得如果廢除公積金制度,對於企業來講,極大的減輕負擔,然後能夠讓企業生存的更長久,其實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是非常有好處。

緊接著發言的,是中原地產中國區副總裁,原萃總裁,中房經聯主席 劉天暘。

劉天暘:公積金或者五險一金算在一起,企業的成本差不多能去到41萬。單論今天談的公積金來說,成本差不多是7~12。這裡邊有幾個看法,首先專家關心的是企業的負擔,我這裡也有幾組數據,在2017年,住房公積金的實繳的單位數量是262.33萬個,實際上有公積金的職工大概是1.37億人。到了2018年,公積金的實繳單位是291.59萬個,實繳的職工是1.4億人。但是截止到2018年底,我們中小企業的數量是3000多萬家。從這個裡面簡單來看,如果覺得繳的公積金的預繳是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成本負擔,我可以說中小企業佔繳存公積金的比例只有9.72,也就是說白了,大部分繳公積金的企業是國企,它是應該佔到了差不多將近50%。剩下像一些城鄉私營企業,或者說外商投資企業,民辦企業這些佔了40%多,所以如果說取消公積金能夠減負,企業肯定是可以減負,但這種減負帶來的也是福利的降低。所以如果從目前的中介經紀機構來說,我個人認為可能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企業的比例也不會太高。另外一點,現在的公積金等於是公司向職工支付工資,應該算是5~12%的福利。當然了職工自己也會支付等額的部分,存在公積金賬戶、當中來說,但是公積金跟其他的福利還不一樣,公積金的錢是個人可控的,同時它這是稅前扣除,這個企業支付的部分也不用打稅。 所以在這點來說,從應承擔的成本和員工實際拿到的好處來說,這個裡面還是有差額的。另外公積金也算是可以合理的避稅了,當然很多公司並不會按照員工的實際的工資來按照封頂來去給他交實際的公積金,所以公積金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還是好處還是大過所謂的壞處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也有說差距的問題了。

這是關於成本方面的,另外我們也看公積金對於整個的這好處來說,還是有的,公積金在你使用它真的去購房的時候,它的利息是隻有3.25的。按照我們現在商貸 lp2來算,也有4.8幾,所以這個來說所以說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額度是有限制的,但還是能夠為個人住房貸款當中的中低收入的人群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幫助的。另外一點我們也看了,2018年住房消費類提取公積金是提取了11,718億,這個金額佔了當年提取額的79.5%,也就是說真正還是有一大部分在繳公積金的人,這個錢還是在用的,他還是用來再去買房的,而且我們也看到當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裡邊,用了公積金的中低收入群的人群的比例,差不多佔到了95.73,而且95%裡邊有86%的人是用來買普通住宅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140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佔了百分之八十五點幾。所以公積金應該還是解決了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購房的需求的。它對於很多的客戶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另外一點,這個錢真的不繳,會不會真的發給員工,而且發給員工之後,員工拿到這筆錢再打了稅,這個也是有壓力的,畢竟公積金不同於其他,還是大家可以自己提取的,相對來說是自己可以使用的。所以我的觀點是可以考慮優化公積金的使用和計算的方法,但是還是可以考慮保留的。

好屋集團首席運營官張軍強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張軍強:我個人的觀點是公積金不應該取消,但是需要做優化。因為剛剛大家在討論的兩個點,就是說公積金取消的核心的兩個因素,第1個是說公積金取消,能夠降低企業的稅負,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第2個就是公積金取消之後,可以增加普通消費者的實際可支配收入,然後激活經濟的需求。但我個人覺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減少或者取消公積金並不能達成這兩個目的。

我先說一下這個問題,一個本質是企業和稅負的問題。首先從企業的角度,取消公積金,會不會降低企業的負擔,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幾乎是做不到的,因為企業最終的經營狀況是由市場的供求來做決定的,在一定範圍之內,普惠性的減稅,其實並不能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舉個例子,在國內的市場,比如說今天把公積金全部取消了,同一個行業取消了其實並不能改善它的經營狀況,因為最終市場競爭的機制會把這部分成本會轉這種轉移到價格上,最終會大家又回到同一個起點上。這裡邊中國唯一有一個因素就是公積金的覆蓋率,可能它不是一個普惠性,可能在有些行業,比如說國企什麼等等,按照這個標準交了公積金,其他可能一些中小的企業,大家沒有按照標準來繳納公積金,但其實本質上在競爭市場上,國企跟中小企業大家競爭的賽道也不一致。 所以對於賽道單一的區域來講,想通過減稅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從經濟學角度是不成立的,這也是為什麼比如說今天我們看西方的一些發達的國家,歐美的一些國家其實費率也很高,因為大家沒有想到說減稅之後就能企業的經營狀況就會改變,做不到的。

第2個角度就是減稅之後,會不會增加讓居民的可消費可支配收入增加或者是激活消費的。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我先不說公積金,先從大的角度來看,因為之所以西方這個國家,大家執行的都是高稅負、高福利,是這個國家收了很大的稅,然後把這部分的錢集中起來,比如說改善民生,做社會基礎的一些福利。 這裡面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短期對個人沒什麼太大影響,但長期會影響的生活品質。另外一份就是社會福利的消費,比如說我稅負減少了,這個國家用於居民福利這方面的收入減少了,最終買單的還是個人,像西方大家走的普惠的醫療、普惠的教育等等,最終還是要個人去付費買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單純想通過這種減稅來改變居民的消費,包括增加知名的可支配收入,好像都經濟模型上也是不成立的,這也是比如說西方市場經濟走了這麼多年,大家維持的還是一個高稅負的機制。

這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再回到公積金具體這個社來看,對企業的角度來講,我的觀點就是減稅對同一類型競爭性的企業來講,不會改善的經營狀況的。第2個對普通的消費來講,公積金減稅之後會不會增加大家的可支配收入,最終激活整個社會的需求的總額?可能也很難,因為這裡邊有幾個因素,第1個因素是減稅稅負的因素,公積金其實是稅前扣除的,實際上客觀上來講走現行的公積金機制,那是會對消費者來講是少交稅的。,這是一個。

第二它是一個疊加的機制的,這一部分企業個人繳納一部分,企業繳納一部分,其實對普通消費者來講,他拿到是增加的。這裡面就有另外一個問題,中國公積金目前的使用率我們並不低,已經到了79%,甚至到了80%這樣的範圍了,其實這部分錢還是投入到消費領域。只不過說另外一個角度,就這部分錢大家是用於購房的,或者用於租房的,或者用於裝修等等,它可能沒有那麼直觀反映在消費上,但是實際上像中國目前的人群,真正說我不買房,我也不租房,我不裝修,這樣的群體還是非常少的,二三線以下的這種非城市居民就不說了。

公積金本來也是針對城鎮居民的,要針對城鎮居民,今天不買房總要租房,否則這個城市怎麼生存下去?所以公積金制度只要合理,只要的提取的規則門檻沒有那麼高,讓目前現行的,比如說租房的、買房的、裝修的等等這些都能提取,本質上反而是能夠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因為房租是剛性的支出,我不能說我在一個城市我不租房,他總是需要支出的剛性的支出。公積金現行的制度是稅前扣除的,同時企業又幫額外增加了一部分,的實際的可支配收入是增加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公積金,因為對企業來講,其實最終市場競爭會反映在價格上,大家競爭最終跟競爭狀況沒有什麼改變,反而公積金讓大家的可支配收入或者是在住房方面的可支配收入是增加的,這是這個觀點。

當然現行的公積金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今天核心的點是不是說這個制度該不該取消,更多是怎麼優化制度,比如說可能去年開始出臺了新規,我都覺得新規倒不是那麼合理。原來公積金大概是這個5%或者10%,統一的,今天是5%~12%可以浮動。這裡面又帶來,比如說最近大家關注的焦點的問題,公積金制度會不會帶來一些不公平?向富人傾斜,比如說在體制內的在一些國企,他的公積金率高,他就多拿了一部分錢,這是需要改革的一個點。

第2個就是需要改革的一些點,是需要讓公積金的提取的制度要更加的靈活,就是真公積金要真正能夠支撐到提取了。我記得我身邊有好多朋友,我記得我是應該很多年前我提取過一次公積金,非常複雜,讓提供了特別多的一些材料,然後才會能提取,並且還不能全額提取,但是我看到這兩年好像是已經特別簡便多了,比如說我看我原來在深圳,包括在杭州一些社會治理或者城市信息化管理政務信息化比較水平高的這些城市,已經支持,直接在線上就能提取了,甚至人也不需要到公積金辦理大廳就去做了,這些都是一些好的開始,隨著未來公積金制度逐步的完善,然後企業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麼大,提取會更加方便。

然後包括未來原來沒有做的一些,比如說一些中小的公司,大家公積金能夠更加完善,這還是居民有利於消費者一個事情。至於比如說現在在疫情衝擊下,我們要解決企業經營困難,刺激消費,解決企業競爭困難,其實要看今天真正經營困難的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通過公積金減免並不能解決問題,中小企業他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些,比如說一些資金,可能好多他盤子原來不錯,只不過短期內可能面臨一些衝擊,所以出臺一些靈活的金融的一些扶持的政策,這可能是最有效的。

至於拉動消費,現在很多城市在探討消費券,這個是很有效的。因為不管把錢發給發給企業或者發給個人,其實本質上它拉動消費都不是直接的,最直接有效的,看杭州,我看發的消費券好像一週發了十幾個億,然後現實就是使用有期限,並且引導到線下去消費,這樣就能夠把消費能夠激活,所以如果從減輕企業負擔或者減輕消費的角度,可能有更多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能夠做公積金未必是解決這個的最佳的辦法,並且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可能效果也是有限的。

胡景暉就支持取消公積金制度的觀點進一步列舉了自己的理由。

胡景暉:公積金制度最早是在房改初期提出來的,當時是為了減輕老百姓購房的壓力。但是這麼多年公積金制度相比於我們房價的快速上漲,能夠起到的作用已經是越來越微乎其微了,我這邊調看了一下目前的情況,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公積金的提取上限,北京公積金提取上限,首套房是120萬,二套房是60萬。那麼上海首套是120萬,二套房是100萬。廣州是兩個人可以提取50萬,一個人上線是40萬。深圳是提取上限90萬,杭州是100萬,南京是兩個人提取上限60萬,一個人提取上限30萬。 鄭州是首套提取上限80萬,二套提取上限60萬,西安是提取上限30萬,武漢是提取上限首套70萬,二套50萬。總而言之,基本上都是幾十萬,最高的也就是北京上海了,120萬。相比房價也就是當地房價的一成左右。

最近我們也看到深圳房地產市場還是比較火爆的,深圳的房價應該說現在全國最高,那麼目前來看,如果90萬的提取上限,一成可能都不夠,因為動輒都上千萬,甚至過億的,但是豪宅了。 一般老百姓要買房,我覺得上千萬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最初設定公積金的時候,這幾十萬還是很管用的,因為那個時候房價可能北京的房價一套房子也就兩三百萬,如果你能夠提取個三四十萬、四五十萬還是比較管用的,現在北京來講肯定找不到,很少能找到兩三百萬的房子,真正老百姓要買的房子,首次置業,估計也得六七百萬,改善肯定都上千萬。所以從這點角度來講,首先我覺得公積金目前的提取上限和房價之間的偏離度已經非常大了,就是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

第2個從利差,利差現在公積金首套大概利率是3.25,商貸是4.9左右,那麼平均的利差大概在1.65。2套公積金的利率是3.575,商貸5.4~6.5之間,平均在6%左右,那麼利差只有1.5左右。所以當然利差肯定就是說你商業貸款比公積金要高,但是大家知道馬上4月20號,我們的新一輪的 l p2又出來了,大概率的大概會降20個基準點,因為4月初的7日逆回購,我們已經降了20個基準點,因為現在我們利率改革了,從基準利率變成基礎利率了,也就是說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低向商業銀行輸出資金的資金成本,也會迫使商業銀行要降低利率。 我覺得從現在疫情的情況來看,繼續降息是個大概率事件,所以月降息公積金和商貸之間的利差就會越小。這就是說綜合這兩方面看,公積金的意義不大。

另外一個大家也都講到了公積金的審批手續,其實很多人在目前的購房的過程中,基本上是放棄公積金貸款,然後再通過商業貸款購房之後,通過按季度提取公積金的方式來支撐購房的月供支撐,月供的支付。但是,這點上來講,還不如繼續降低商業貸款的利率。另一個我覺得從目前的政策,非常有必要對房地產的在堅持住不炒,堅持預防房價過快上漲的宏觀調控,堅持一城一策因城施政的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我覺得應該做出適度的調整。商業貸款的首付比例要降低,我覺得首次置業兩層,2次置業5成,然後取消認房又認貸,這個是比較合理的。再加上我們的逐步的降息,我相信 lp2還會逐步下降的。那麼如果能夠降低首付,如果能夠降低首付比例,如果能夠進一步降息,其實我覺得對真正的住房需求也好,對於購房困難的人人群的扶持也好,比公積金這一套玩法要更有價值和意義。

還有一點就是,每年公積金在北京我們知道有國管理有市管,很多城市也是這樣,這套人馬去運作這些公積金,其實也是一個社會政府資源的巨大耗費,公積金的這個體系的運轉的維持,養人包括提取跟銀行之間的這種現金劃轉等等,也耗費了大量的、政府資源其實與其耗費這麼大的政府資源去做這樣一個已經意義越來越不大的事情,我覺得還不如把它取消掉,然後真的可以比如說把商業貸款的利率降下來,把商業貸款的首付比例降下來,取消認房又認貸,然後把節省的這些政府資源,通過各種補貼的形式補給這些真正低收入,其實公積金更大意義上在低收入、不給這些低收入階層,我覺得更有效。

另外一個現在高房價高房租的問題,我覺得已經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說除了我剛才講的、首付比例下降和利率下降之外,現在北京、上海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啟動了共有產權住房,國家通過讓渡,土地出讓的一部分利益,權益來降低房價。當然了,共同產權其實你住是沒有問題的,你只要用來住,那麼你就比原來要便宜很多。只是說你在出租和出售的時候,國家讓渡的那部分土地的權益是折成產權的,所以你可能要出租或者出售的時候,要分給國家一部分對應的利益。但這個來講的話只是基於更大程度上基於投資行為了。那麼如果說你自住的話,那麼我覺得共有產權房降低了房價之後,影響不了你的居住品質。包括我最近也看到北京市在開始修改,租房的租房補貼,最高一個月可以補到3500,很大的一個力度了,所以包括現在在很多這種我也看到很多城市在長租公寓的人才,人才公寓、方面也有很大的補貼。所以與其這樣普惠式的或者這種泛泛的去搞公積金,倒不如把商業貸款的首付和利率進行調整,貸款條件進行調整。另外一個通過共有產權房、公租房、人才公寓、住房補貼的形式能夠能夠把這個錢更有效的補給一些低收入階層,或者說在住房消費,不管是租還是買上面確實有困難的人。

張軍強也進一步闡述為什麼不支持取消公積金。

張軍強:公積金不是稅,更多是國家出臺了某一項標準給普通的人增加了一個個人購房的積蓄。所以算不上稅,但是實際上它的本質和稅是有點像的,因為它是一個標準性的普惠性的東西。它的取消或者增加,在短期內可能有改變,但中長期來看它不會改變企業的經營狀況。因為只要是普通的普惠性的東西,最終都會通過市場的機制反映在價格上,把這個東西會取消掉。你比如說今天我們想通過減稅來減少某一類行業的經營的困難,其實難度比較大,減稅的金額最終會出現在價格上。大家如果都有利潤空間了,最終又表現在價格上,大家要回到經營的起跑線上。所以過去我們在經濟學上看到了很多的案例,就是單純想通過改善企業的經營困難是很難的,所以這是我的第1個觀點,本質上減稅是解決不了企業的競爭經營困難的。我第2個觀點,今天我們的討論主題聚焦是公積金該不該取消? 討論這個問題就要回到原點,就是公積金原來想解決什麼問題?他有沒有解決掉?他現在還存在哪些弊端?如果說當初設計設立公積金的,初衷沒達到,現在還有很多的弊端,再加上短期我們可能還有些困難的影響,那就可以取消了,所以我們現在回頭來這個來看,就公積金它到底有沒有達到使命或者達到想的點,因為今天我們看任何一個事情把它扒開本質來看,這個過程中可能有很多的個例,但是把從長週期從統計學角度來看,我們從公積金作用來講,儘管目前有很多的問題,但本質上還是解決了中國很大一部分人的購房的問題。

公積金解決了一個可能,比如說我交了五六年的公積金,再加上個人的一些積蓄,他的所謂居者有其屋夢想就實現了。另外一個就是確實通過公積金會帶來利率的降低,實實在在的利率降低還是很高的,很大一個幅度的,比如說原來正常普通商品房的利率在五點幾,公積金能夠做到三點幾,對低收入的人,雖然可能短期利率對它作用沒那麼明顯,但是一旦買了房子之後,你的可支配收入就決定了你有多少決定了你的生活品質、消費品質,同時也決定了你有多少可支配收入去消費的,所以這個點也很重要,因為大家一般上20年或者30年貸款,其實利率在這兒已經很大一部分在這個地方了。只不過短期我們來看這個問題,好像公積金的利率和商貸的利率差異沒那麼大,那是因為在目前這種全球目前經濟大的格局下,大家經濟有走低利率的狀態下,但是這不是一個長期的狀況,我覺得這是分享的第2點,就是它利率角度確實還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3個點關於公積金,其實它還是達到了它的目的,它其實讓企業和員工就企業從它的成本里邊,拿出來一部分再補貼員工幫助他買房的。公積金企業交一半,個人交了一半,並且公積金這部分是稅前扣除的。所以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沒有公積金這個東西,今天作為一個年輕人,作為一箇中低收入者,他的購房的門檻有多高?他該買可能在這個城市裡面可能他還是要買的,如果沒有公積金沒有這些東西,他的購房門檻會更高。所以從回到原點來看,我覺得在過去這麼多年公積金有它的問題,在執行過程中確實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大概的從統計學角度來講,從從大比例的角度來講,它還是達到了它的一部分的預期了,所以我是支持公積金還是要存在的,並且還是在很長時間之內可能都還是要存在的,因為它中國尤其城市化,大家還在往前在走,然後包括房子的價格已經在這麼高的水位上了,我們應該出臺各種辦法來幫助年輕人能夠在這個城市立足,因為一旦今天大家都覺得年輕人是城市的未來,如果一旦不能幫助您年輕人解決他的住房的問題,整個社會的安危,包括城市是沒有未來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是堅決支持,公積金是要有存在的,只不過是我同時贊同,今天公積金有太多的需要優化,需要改善的空間了而已。

相國良在張軍強發言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補充。

相國良: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公積金的歷史沿革,大概公積金制度是在90年代後出臺的,91年上海房改方案裡面正式推出了職工的所謂公積金的制度。我們知道實際上我們是98年的房改,98年房改之後,取消了單位的福利實物分房,轉到了貨幣來處理。房子這件事上,那麼在91年其實就已經出臺了公積金的城市,94年國務院正式發文,全面推廣公積金制度。

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我們理解的公積金和現在的公積金完全不一樣。90年代,這個公積金實際上主要歸單位建房貸款,因為那時候還是分配房子,根本不需要你花錢。公積金收回來幫單位集資。直到1999年之後,國務院頒佈了條例,才明確了公積金只能用於發放個人住房貸款。

在2002年的時候,公積金迭代了一下,那麼這就是公積金從原來誕生再到現在大改之後的這樣的一個歷史沿革。我們如果再往前追溯幾年,有一個非常不可忽視的公積金的制度規定,上不封頂,其實公積金繳存比例是一個非常灰色的問題,在前幾年這個問題也是讓公積金飽受詬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劉天暘繼續發表個人看法。

劉天暘:住房公積金是解決中低收入人群購買首套住房的一個重要的支持工具。公積金制度現在已經存在了差不多29年了,制度上有些缺陷和不合理,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現在一刀切不要了,就能解決其它的問題,目前來看也做不到。

首先公積金目前在國內主要是用來買房的,但是它的貸款額度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的。一般來說就是你申請多少,也看你公積金賬戶的資質,你的繳費時間越長,你的繳費基數越大,你相對應的貸款的額度也就越高,但如果連續繳存時間短,是申請不了的,或者說額度特別低,基本上也用不了,這一些應該都是影響公積金使用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現行的公積金制度當中,去找到這些可優化問題的空間去調整和修正它,好過一刀把它砍掉就不要了。

另外一點不同城市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公積金的覆蓋的額度也不一致,所以在一些大的城市,在購買一些高檔住宅的時候,額度肯定是受限的,因為我們看在北京公益性的使用最高額度是120萬的,在上海和深圳都是50萬,家庭是可以到90萬的。但是這個裡面我們換句話說,在北京的五環內,你花300萬也能夠買到。在上海中環內三四百萬也能夠買到小的房子,所以不能說額度不夠用就是不能用的理由。

另外一點整個國內十幾億人口,不能只看這幾個房價最高的城市,去到省會城市,甚至是去到一些三四線城市,公積金對於當地市民購房當中的支持是比較大的,尤其是一些企業裡邊,因為中小企業比較多的,一般也在一二線城市偏多一些,去到三四線還是一些企事業國企或者一些相對來說民營企業城鎮企業比較多的,他們也是住房公積金繳納的一個比較大的群體,同時也是提取比較大的一個群體,可能是要從其他角度來看的。

另外一點公積金就算是有貸款的問題,但也沒有影響它成為償還商貸的月充,或者說年充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因為在正常去使用的時候,它是可以來衝抵減少利息的,我們也算過。每一筆的公積金貸款差不多節約的是8萬元左右的利息,當你把它用足的時候,另外公積金也有其他的使用方法,比方說你在這些回遷危改、在租房或者是搬建自有的住房,包括一些離退休的這些重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也能夠提取的。

我們看到這個數據在18年公積金提取、住房租賃的提取人數就有766萬,人均的提取金額也是到了9500,比例也不低的,所以公積金在很大情況下,也能夠為大部分的在繳納公積金這部分用戶提供一個額外的支持能力的一張儲蓄卡,它裡邊也存了一部分,企業和他一起來代繳的。

另外一點,我們也提說,這次又談到公積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覺得它是一個企業比較大的一個負擔,之前我剛也有列舉過。

首先公積金是企業的負擔,但恰恰這個中小企業在繳納公積金的比例和中小企業的數量來說,佔了10%都不到,也就是有90%的所謂中小企業根本就不交公積金的。也就是他就不交佣金,他就沒有所謂的12%的成本的所在的繳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估計會看到說中介機構也好,或者說是其他的機構也好,很多員工應該是特別希望自己有公積金。另外一點我們也說,因為公積金它也是整個購房者來說,月初或者年初貸款的一個重要的資金支持,比較低的利率。

也是大部分三四線更喜歡用公積金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取消公積金,從還貸能力還是購買的成本,都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對於三四線的這些房企開發商來說,應該也是有一定影響的。當然了之前老胡也說,在貸款當中會出現歧視性的這種做法,可能在新房上面有的時候公積金貸款放款的週期比較長,但反而恰恰是國家在商業銀行的貸款方面管控可以給到一些建議,就應該一視同仁去使用這筆資金,因為資金並不是見不得光,或者是用起來感覺那麼要受到人鄙視的,有公積金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另外還有一點,年金的配套制度最開始也有提說,整個企業在交五險一金的總的成本是比較多的,差不多需要40多。如果說整個公積金和五險一金的這種壓力,讓企業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運作,或者說會帶來虧損,這個是一個整體考慮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在高賦稅下邊就如何能夠為企業和職工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12%的公積金來說,它不是一個最重要的成本。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企業連公積金也免掉,你想讓他再給你去繳納這個年金,或者說再補充其他的保險,這可能性估計就更低了。大家也會考慮到。雖然說疫情暫時階段,我們也認為可以考慮延緩或者是怎麼去處理,但是如果說把企業所有的成本和對員工的負擔都解決掉,員工的對這些企業的價值,或者說他為什麼要選擇這些企業共事?這種企業是不是容易招到員工,可能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了。

另外還有一點,公積金覆蓋的面積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比例,如果說它真的是全部的企業在整個公積金的繳納當中都能夠達到特別高的一個比例,這個也是比較好,現在來看並不是說剪除掉公積金,就能夠真正地去解決企業目前的成本和負擔的東西,所以這個是我的一個看法。

這裡面我們也有幾個建議,思考的方向,不能夠簡單粗暴的就是說把它取消了,這種取消一定會帶來體系上的潛在的隱患的。首先住房公積金是需要改革的,這種改革可能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頂層設計。這個設計應該是要結合養老和購房等一系列的國家長期發展的政策和大的目標方向去定的,就是小步的去優化現有的制度,優化結構,使用方法好過。就是說因為有一些人覺得這個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我們也想看帶來負擔的這些企業到底沒有了公積金的繳納,是不是真的就能夠取得盈利,或者他能夠賺得更多,這個是一個問號的。

第2個就是在公積金在目前疫情的特殊期間,是可以考慮做出一個短期調整的。因為我們記得在16年住房公積金中心就有對於關於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緩交的這種制度,在今年2020年的情況,應該也是有一個對應的制度來幫到這部分企業做到過難關的。

第3個無論是從公積金的覆蓋面,還是繳存比例,提取條件、貸款的額度,還有政策制定,應該精細化處理,不同的城市購買力是有一個變化的,也就是現在的高房價的脫鉤,我們的平均收入的增幅肯定不如房價的增幅快,所以也會導致於公積金所提供的貸款支持和購買力在面對商品房市場的時候,差額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這一階段裡面,我們對於中低收入的人群再把給他切掉,應該大部分老百姓是比較大意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