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問題不鬆勁 轉變作風不懈怠

齊齊哈爾新聞網4月16日訊(鄭越)由市委作風整頓辦公室、市委督查考評辦公室主辦,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承辦的全媒體問政節目——《黨風政風熱線》第二期於4月10日開播,此次節目採取看齊網絡、綜合廣播電臺直播,電視首播已於4月11日21時在新聞綜合頻道播出。節目的宗旨是:充分發揮媒體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作用,解決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制約發展最突出的作風問題為宗旨,為打造東北最佳營商環境城市,體現媒體擔當、貢獻媒體力量。此次,市農業農村局做客《黨風政風熱線》直播現場。2018年12月17日,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正式掛牌成立,承擔著推動全市“三農”發展、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量效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任。

秸稈大堆運不走 農民耕種犯了難

主持人:春耕馬上就要開始,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梅里斯鄉哈力村的2000多戶村民面對自己的耕地卻一籌莫展。農民們此刻非常想了解今年秸稈是全部都離田嗎?全部都是由村裡統一調配車輛一起清理嗎?現在全市有沒有對於秸稈的統一規劃?包括時間、包括清運的方式?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市裡是有統一要求的,按照省裡政策有三個指標,在秸稈利用和離田方面,首先要求是秸稈的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0%以上,其次秸杆還田量佔到55%,除了這兩項指標外,所有的地方必須還田。往年我們利用秸稈的渠道就是把它先打包再離田,但是可能是沒有做到位,首先是管理部門,包括鄉鎮和村有些政策宣傳不到位,所以落實力度不夠。在某種程度上講可能也存在著不作為,哪一層出現矛盾我們都會進行追責。

主持人:據哈力村村民介紹,一個月前村裡已經有車在地頭清理秸稈,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仍有大量的秸稈滯留在地裡,這影響的可是農民一年的收成啊!請問,目前全市秸稈清運和處理方式有沒有總體要求和具體的時間表?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市裡已經有明確的要求,3月30日之前地裡的秸稈必須得離田,但有些鄉村工作還沒有做到位。

主持人:在落實的過程當中,您覺得怎麼樣?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我們現在95%以上的秸稈都已經達到理想狀態,像哈力村的情況相對來說比較特殊,雖然我們做了這麼多宣傳,三個督導組在不停督導,可能個別還存在死角。

主持人:作為農業農村局主管這方面的領導,您有什麼總結的?我們自身在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以後怎麼能夠避免這樣的情況,避免農民遭受這樣的損失?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我們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現在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抓緊把秸稈離地,把地種好。

主持人:種好地種上地,咱們是不是對於農民也需要下去指導一下?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我們馬上就要派出一些專家進行指導。

林地被毀變耕地 國家補助被騙取

主持人:土地是農民的生存之本,但在拜泉縣愛農鄉國安村,村民賴以生存的227畝林地不但被變成耕地,而且改變用途後的土地還被利用套取國家財政直補和輪作補助。將林地變更成耕地,這種變更用途的情況是合理合法的嗎?

市林草局總工程師喬偉傑:不合法的,按照森林法第 40 條、第43條規定,改變林地用途,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才能改變。

主持人:那這件事我們瞭解了嗎?是經過審核的嗎?日常對林地是如何進行監管的,一旦林地性質發生變更能否及時發現?

市林草局總工程師喬偉傑:可以及時發現的,開展專項打擊活動,再一個是衛星監控。

主持人:這個事已經整整6年時間了,我們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市林草局總工程師喬偉傑:當地林業部門沒有及時上報。

拜泉縣林草局負責人:這個情況是2018年4月份農民舉報我們才發現的,現在這個已經交到了公安機關進行處理,當事人現在已經被判了1年半有期徒刑,緩期3年。

主持人:2018年發現的,也就是說我們林草局作為主管部門,還沒有農民發現得早,還得需要農民替我們來協助發現這樣的問題,我們在監管的過程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呢?

拜泉縣林草局負責人:我們也存在一些監管缺失的責任。當時2013年改造過程中,我們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因為當時在村裡邊沒報告,所以那個時候就沒掌握。

主持人:我們僅僅靠農民來上報才能監測嗎?

拜泉縣林草局負責人:每年林業部門有一個森林督查,有林地變更,森林督查就是通過五星探頭髮現林地變化,每年一次,如果這個期間鄉村不報告,縣林草局就不掌握,只能在森林督查過程中掌握地塊的變化,我們根據情況到縣級核實。

主持人:您認為拜泉縣林草局在監管過程中有沒有監管不力或者是不作為的情況?

拜泉縣林草局負責人:肯定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下一步我們及時改進,加大管理力度。

主持人:短片當中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他獲得了財政直補和輪作補貼,輪作補貼既然不符合手續,是怎麼獲得財政補助的呢?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毀林變成耕地,本身就是違反林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它不應該獲得,因為我們有明確的規定,就是玉米大豆輪作的補貼,首先應該是二輪承包在我們賬戶,所以說他壓根就不可能獲得輪作補助,可能我們就是在公示的過程中有要求,但公示的過程中沒有人舉報。

主持人:那麼我們在審核過程中是不是需要核實?拜泉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由村對農戶進行核實,核實上報到鄉里,鄉對村裡上報的數據進行核實,再進行公示 5 天,然後就是上報到縣裡,由農業部門抽查檢查。我們都是按程序進行。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海波:因為各種補貼的發放,考慮的面比較大,逐戶去審核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採取的辦法都是抽查,那在抽查的過程中,可能就沒抽到他家,然後還沒有人反映問題,肯定出現這個問題。

黑龍江普仁律師事務所主任任華威:這種行為就是一種騙取,是非法的。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如果沒有及時返還,就要積極履行法律義務進行追繳。村民有損失,這個損失應該由行為人來承擔。建議受損害的村民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市委黨校校務委員、黨委委員、教育長張麗麗 :在做農村工作的時候,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另一方面做好農村工作也要做好群眾工作。群眾等著政府去作為,但是這種作為需要政府的監管和群眾的自覺做到有機結合。

農村土地確權問題讓村民煩心

主持人:農業農村工作離不開農民,而農民最離不開的是土地,土地只有通過確權,確定農民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後,才能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對農民來說至關重要的問題,卻因為種種原因使得土地確權困難重重。

主持人:如果相關規定是按照臺賬,一旦臺賬出現問題或糾紛,農民到底應該去找哪些相關部門?

市農村合作經濟服務總站合作化建設指導科科長安曉明:臺賬和經營權證還有三聯合同,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在管理上是很嚴格的,不屬於確權範疇。我們要加大對農民百姓的宣傳力度,讓百姓知道土地確權到底是什麼樣的過程。

主持人:關於土地確權方面的糾紛很多,農民在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該怎麼維權,該去哪兒維權?

市委黨校校務委員、黨委委員、教育長張麗麗:如果農民就是沒地了,那麼他的生存問題政府也不能不管。中國強不強得看農業強不強,中國富不富,得看農民富不富。在執法中,如果沒有人情味兒的話可以引起其他的社會問題。

幫助農民把土地“養”回來

主持人: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本,土壤的墒情、地力情況也是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時先後走訪了甘南、克東、龍江的部分村屯,看到地裡的農民捧起的都是大塊大塊的土疙瘩,要向土地要產量,多數農民採取的措施就是多施化肥,用農民的話說,就是“地越來越饞了”,必須用更多的化肥來餵飽它,才能保證糧食不減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們的相關部門有沒有好的辦法和有效的措施推行,幫助農民把賴以生存的土地慢慢地“養”回來?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肥站站長李大皓:解決土壤板結一要精準施肥,同時多使用有機肥、農家肥增加土壤中的碳循環;二要採取各種方式的秸稈還田,依靠大型的農業合作化組織,用先進的農機具來解決問題。

主持人:確實像李站長所說的那樣,讓土壤恢復健康,治標有辦法,治本靠大家。希望通過多效並舉,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今天來到我們節目現場的還有很多涉農銀行的代表,今年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春播期間為了方便農民貸款,銀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齊齊哈爾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高秀豔:疫情發生以來,我行非常重視,尤其備春耕生產方面,因為我們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是支持糧食收購的。我們啟動了信貸的綠色通道,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疫情期間啟用貸款15.8億元,目前已經累計發放了13.3億元。重點支持了防疫物資的生產和對生活物資保障的支持,累計發放11.8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