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叮咚買菜”創始人說:在張江18年,從失敗裡趟出一條新路

在“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的辦公桌上,一本名為《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的讀物,摺痕停留在三分之一的書頁位置。身後書架上,還立著兩本《養殖技術大全》《種植技術大全》,這是他相當一部分農業知識的來源。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不懂農業”的人,在今年疫情期間,帶領著他的“叮咚買菜”生鮮APP,創下單月營收12個億的新高。

每一天,穿梭在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大街小巷裡,一輛輛寫著“叮咚”二字的綠色小車,滿載著數十萬家庭的口腹之慾。

不到3年的創業實踐,叮咚買菜“住進”了都市中人的五臟廟。但想要構建自己的商業護城河,卻沒那麼容易。今年是梁昌霖在浦東張江創業的第18個年頭,他賠過錢、賣掉過房子、賣掉過公司,終於在騎上外賣小車走進千家萬戶的時刻,找到自己堅定的創業方向。

快和小布一起來聽聽他的創業故事

⬇️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

1

回軍校演講,我說我是做母嬰生意的

我是軍人出身,12年青春歲月留在了部隊。

2002年8月從部隊轉業後,我拎著行李離開老家安徽,來到上海張江。最初半年時間,我只想著賺錢養活自己。沒有資本,人生地不熟,唯一能拿來變現的,就是自己在部隊多年積累的技術。

那個年代,網絡上還沒有出現視頻剪接合成的軟件,我就開發了全球第一款視頻工具,並在一個國外的軟件共享平臺上賣出50000多份,收入80萬美金,這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這筆錢,我卻猶豫了。是繼續寫軟件,還是拿來做點更有意義的事。翻來覆去思考的結果是,我要做個互聯網母嬰社區。

我的初衷很直接,當時社會上80後一代剛做媽媽,但沒人能告訴這些年輕人,媽媽是怎麼當的。我就想搭建這麼一個平臺,讓大家可以身在其間相互學習怎麼帶孩子。

創業者都知道,創業要做“熟”。但我偏偏選擇了一個生行。還記得2010年回軍校做演講,同臺的優秀畢業生無一不是立功受獎者。唯一從商的我,一開口就引來全場的驚詫。大家不可理解,我一個大老爺們,創業便罷了,為什麼去做母嬰社區。

那是我在張江創業的第7個年頭,我創辦的丫丫網(媽媽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而我對自己所堅持的這份事業也有了更深的感觸。我站在演講臺上,大聲說出我的理念:民族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媽媽的競爭。這句話後來被我印在了自己名片的背後。

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國防力量不在軍隊,而在教育。而最大的教育也不在於學校,在是一個媽媽的言傳身教。

那一年,我還看到了許多社會進步所帶來的變化。比如“吃”的觀念變化。

我小時候經歷過的那種,一個雞蛋羹劃四份,四個兄弟分食的“溫飽需求”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轉而變成當下孩子們選擇眾多,卻對任何美食提不起興趣的“富餘”時代。這樣的反思或許為就是我今天創辦“叮咚買菜”最初的靈感。

但事實證明,這條“轉型”的路,依舊走得曲折而艱難。

2

“叮咚買菜”誕生前,我做“死”了一個項目

2014年,是丫丫網(媽媽幫)最好的時候。我拉到了一筆投資,很快投入了一個基於丫丫網的社區項目,叫叮咚小區。

我設想,把一個社區裡樓上樓下的鄰里鄰居,集中在一個互聯網社區裡, 讓他們像媽媽們交流討論育兒經驗那樣,去討論寵物、購物、買菜等各種生活瑣事。但實際上我錯了,在微信等一批社交軟件興起的當年,我這種根植於BBS的思維方式並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社區裡的人們,遠不會像我想的那樣,有序地圍繞不同的話題,在不同的板塊展開討論。他們談論的信息是複雜的,錯亂的,“歪樓”的情況時有發生。他們所渴望的社區功能,僅僅是一個微信群就可以搞定的,叮咚小區,是一種“偽需求”。

在我意識到這個項目將遭致失敗時,叮咚小區實際上已經在北京、上海鋪了很多人力物力。最高峰的時候,員工多達700餘人。但我卻不得不裁員。

我曾拼命想留下來一個員工,我對他說,我們還是有機會的。他很痛苦地說,“我任職的上一個創業公司老闆,也是這麼說的,我跟他堅持了1年,最後公司還是關閉了。”他毅然決然地走了。

有一天,我坐在張江微電子港1000平米的辦公室裡,看著已經“決堤”的公司景象,心中感到特別壓抑。辦公室裡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咱們跑步吧。”大家就集體起身繞著園區跑了起來。

那段時間,湊巧我在微信朋友圈發起了一個看上去很“無聊”的挑戰:“從今天開始我要堅持跑步,24小時內你們每點1個贊,我就跑10公里。”我收穫了94個贊,也就是940公里。我把它分割成94個“標段”,每天十公里。這期間不論颳風下雨,有事無事,哪怕在外地出差,也要克服困難完成我的跑步任務。事後,我覺得更加看清了自己。或許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願意下苦心,花笨功夫。

3

從徹頭徹尾的失敗裡,趟出一條新路來

最後還是把丫丫網(媽媽幫)賣了。那是不是一段成功的創業經歷,我並不想回溯,但它留給我的啟示卻很多。

2014年的上海,到家服務行業處在一個激增狀態。上門按摩、上門洗車、上門保潔、上門美甲,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市場上都有。也正是在探索“叮咚小區”的業務時發現,很少有某個到家服務是真正高效的。

好比你是一箇中年人,你覺得自己迫切需要一個到家推拿的服務,市場提供了,你覺得真好。可在整個社區中,或許只有你一個人,把這樣的服務當作剛需,於是總有一天,這項到家推拿服務會因為服務密度太低、利潤不可持續而消失在創新業態的洪流中。

這就是市場,低效率的業態就像投進汪洋大海里的小石子,你妄想改變大海的水深,根本不可能。但其中有一項,卻著實是潛在的藍海,到家生鮮。早期的叮咚小區曾在上海錦繡路上一個叫做大華錦繡的小區佈局過。那小區很大,“跑腿”服務的使用者不在少數。可其中一半以上的訂單是:請幫我到成山路菜場買個菜。這或許才是社區裡真正的需求所在。

2017年,我們屢敗屢戰後,創立了“叮咚買菜”。初期,我只有12個小前置倉,金橋證大家園區域、花木區域、九亭區域、上海康城區域……它們是上海較大規模、年輕人業主較集聚的社區。

我的目標純粹,我要把每個社區做“透”,讓裡面絕大多數的業主能成為“叮咚買菜”的用戶。

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子。從不斷提升的服務密度開始,我每一單的運輸成本降下來了,用戶粘性做起來了。“叮咚買菜”發展到去年,服務效率已經明顯增強。同一個小區,可能一次會有幾十單甚至上百單貨。我們的外送小哥,光送一個小區,就足夠忙活。

而當後續有些生鮮品牌入市,並一下子在全國幾十個城市同時佈局時,“叮咚買菜”其實只入駐了6個城市,卻以日平均50萬的單量,超過別人數倍。

4

做強一個企業的根本法則——賣“好東西”

我們常說,賣菜表面上看是消費互聯網,其實是產業互聯網,背後是龐大的農業產業,而中國農業是個靠天吃飯的事,充滿不確定性,但賣菜,就是要把所有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這兩天我在看一本書,叫《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其實我不懂農業,不懂什麼東西是怎麼種出來、怎麼養出來的。所以我必須試圖去理解它們,以便判斷我的供應鏈該怎麼佈局。因為只有供應鏈足夠強,供應體系才足夠具有確定性。只有消費者覺得你“靠譜”,行業才能走向“正循環”。

好比一顆小蔥。很多人知道,“上叮咚,送小蔥”,於是便有了這份期待。突然有一天,沒送蔥,用戶就會覺得你不靠譜。但“送小蔥”這個動作並沒那麼容易,冬天在長三角市場買蔥,你會發現色澤偏黃,很難看。有些產地為了顏色好看,會噴灑一些農藥。這種蔥我們不能採購,那就面臨斷供。所以我必須把蔥的產地布在雲南、貴州,以便延續。

但仍有“不確定性”。如果趕上滬昆高速大霧封路,雲貴的蔥就進不來了,所以我還要在河南河北也設立小蔥基地。兩頭髮貨,以解決小蔥問題。這就是強供應鏈的結果。

現今,農產品市場早已實現全國採購了。過去我們認為還有所謂“反季節”的蔬果。現在,不過是換一個緯度產地的事情。同樣的季節,在上海吃不到的水果,可以在雲南吃到,那我們就去雲南採購。於是,今天“叮咚買菜”的供應基地遍佈全國,有70%是從全國的產地拉回來的。近的崇明、蘇北、壽光,遠的海南、雲南、貴州、寧夏……能讓老百姓一年四季吃到保供的、優質的生鮮。

可要讓消費市場滿意,光靠品種多樣、靠價格補貼就能長遠嗎?我的經驗是,根子在品質上。你只有讓老百姓感受到,你賣的是“好東西”,人家才會一再光顧。

我有個大規模的團隊,蹲守在全國各地的產地。他們要和農業企業打交道,用什麼種子,打什麼農藥,從前端下功夫,解決品質問題。同時,“叮咚買菜”在上海一共有7個大倉,257個前置倉。它們是貨品能夠快速新鮮流動的重要鏈條,也是“品控”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到貨物送至用戶手上前,一共要在各個倉庫經過6道核驗工序。第7道我們交給顧客,如果覺得菜品不好,可以秒退。

5

曾勾畫過一部“回憶錄”,與張江的緣分剪不斷

後來我註冊了公司,在旁邊的小鎮上租了房子,每天上班路上的20分鐘,我會路過許多空地。當時我就想,我要在這好好幹,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而今,那些空地早已高樓聳立。張江的變化,真的可謂日新月異。

2007年的某天,我正經歷著創業生涯中最苦悶的日子。我的商業模式不被看好,自認為充滿前途的事業隨時面臨著中斷的風險。而我所堅持的正直、善良的信念,也不斷遭受著商業市場裡鐵血規則的挑戰。

直到今天,我依然選擇住在張江附近。我不會說上海話,也聽不懂上海話。事實上,張江是一個面向全國,乃至面向世界的產業高地,這裡從沒有任何一種語言佔據著主導的位置。我身邊的同事們,也來自天南海北。他們有農業專業背景的,也有來自沃爾瑪、大潤發等採購體系的。我在其中,反倒是個“外行”。但我不懂沒關係,我要依靠的是大家的力量。一個“不強”的創業者,未必不能帶出精幹的團隊。

今年的疫情,是危也是機。我們的單量暴增,對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的挑戰很大。我們的用戶群在不斷拓展,許多過去耽於跑菜場的老年人也用上了“叮咚買菜”。

但也暴露了許多值得改進的問題,比如因小區進門要核驗隨身碼等帶來的準時送達率降低;供應鏈還有待進一步強化等。只是當下供需關係顛倒了,用戶對我們比較包容,但這並不是我們止步不前的理由。接下去,我們還會立足張江,為長遠計,上馬自動化的大倉建設,供應鏈的系統性建設,同時不斷優化產地佈局。

文字:杜晨薇 王志彥

編輯:李志豪

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