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如何解釋經銷商存在的意義?

從經濟學角度如何解釋經銷商存在的意義?

一、反駁部分

首先審題,題主關心的是經銷商的存在意義,所以我們答主應該儘量討論經銷商而不是零售商。我同意生產商→經銷商→零售商的利益鏈條,但請注意在民用產品中,最後一環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工業產品中,往往只存在若干經銷商,而沒有所謂的零售商角色。

1.關於消費多樣性

按照H君的理論,經銷商的存在意義在於解決消費的三個特徵:多樣性、及時性和碎片化。首先我不同意經銷商和零售商能夠解決消費的多樣性。早期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經典T字形轎車,也就是我們都見過的那種黑色老爺車,暢銷全美。但是有些顧客覺得滿大街都是黑色汽車,非常單調乏味。老福特作為當時的企業一把手,對此的回應簡單粗暴:“客戶可以隨意選擇汽車顏色,但福特只有黑漆。”

消費的多樣性是對產品多樣性的需求,但對於不負責設計製造產品,僅僅作為銷售渠道的經銷商和零售商來說,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提供多樣性,他們只能在多樣化的產品中,挑選一種或幾種適合自己的代理產品進行銷售,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經銷商和零售商恰恰是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產品多樣性。

比如,一家工廠有10種產品,但經過經銷商分析,其中只有4款產品在成本和市場上有利可圖,那麼經銷商只會代理這4種產品,而零售商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當他發現經銷商的4種產品中,實際上只有2款適合自己的時候,他只會分銷這2種產品,那麼我想請問,工廠的10種產品最終只有2種有零售渠道,這是多樣化了麼?

2.關於消費及時性

我基本上可以認同H君燈泡的例子,確實有很多消費是事先不可預知的臨時起意,就像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你家燈泡什麼時候會壞掉一樣。消費者在明明知道從生產商手中購買更節省成本前提下,執意購買零售商的商品,意義就在於所有消費行為不僅僅需要考量購買產品本身的成本,還要考量完成購買行為的成本。

但,總是要說個但,我們承認消費及時性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在一些低價值簡單產品(包括燈泡,其實也包括普通家電)領域,及時性是消費者往往首要達成的目標。因為他們功能簡單、價格適中。功能簡單導致消費者抉擇過程較短,思考和對比信息較少。價格適中導致消費者決策錯誤風險較低。在這樣的條件下,及時性成為了首要目標,因為在產品購買成本極低的情況下,完成購買行為產生的成本決不能太高。

而在其他領域,如工業領域(可能和H君的思維範式不一致,我不強推,還是回到之前的民用領域)和複雜高價值產品領域,及時性往往就不是消費的特徵。比如你想買一間房子或者一輛汽車的情境下,首先,買房子,房子這個產品並不複雜,就是一些鋼筋混凝土搭建的盒子而已,但是由於房子價值太高,決策錯誤導致的風險過大,所以這時消費者不會追求及時性,而是千挑萬選。然後,買車,車輛價值雖然沒有房子這麼大,但是這屬於一個複雜產品,消費者需要在眾多技術參數和配置中遴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一款車型,這時候及時性也不存在,因為我想你的汽車肯定不是隨隨便便走進一家4S店說兩句話就交錢提走的吧。

3.關於消費碎片化

還是剛才的思路,H君認為生產是連續的、批量化的,而消費不是,故此產生矛盾。我只能說H君對於現代工業生產還是不太瞭解,連續的批量化的生產基本只能存在於計劃經濟時期,現在的工業生產已經進入了訂單化時期。就是在沒有訂單的時候,生產商不生產或僅作極少量生產。

消費的碎片化問題,生產商早就意識到了其對於生產計劃的破壞作用,已經開始逐步利用訂單化生產方式加以解決。在現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那些連續批量製造的生產商也存在,但都是在生產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產品,而往往這種企業的產品,無法實現多樣化。這樣的企業是註定艱難的,後文細說。

4.關於電商屠殺零售商和經銷商

H君言之鑿鑿的宣稱電商和互聯網將會擠掉零售商在市場上的地位,而沒有了零售商的經銷商也不會有好日子過,於是勸題主多考量電商,少談經銷商。這也正是為什麼我願意花上一個小時,來反駁H君的原因。我覺得你可以對一個事情不理解,但不能在沒有調查研究和思考前提下,就輕易的下定論、說狠話,還義正言辭的勸誡別人多談點實事少談點主義。

我喜歡互聯網時代,但我絕不是無腦互聯網拜物教徒,如果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人類就可以洞悉一切信息,那我只能說呵呵。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確實基於互聯網平臺形成了一個近似的完全市場,但需知即便是在這樣的平臺下,信息還是不對稱的。

就比如你想買襪子,我想請問你會在淘寶上將所有襪子全部(注意是全部)看一遍再下單麼,要知道“襪子”這個條目很有可能產生百萬級數量的信息,你作為一個消費者根本不可能獲得完全信息,就算你有互聯網。基本上你的做法是按照銷量排序,只看前幾頁的賣家,然後直接下單。我想請問你,你覺得你看的這幾頁信息就是市場的全部了麼?

很多人認為所謂雲計算、所謂大數據、所謂信息高速公路,就理所當然的將人變得全知全能,信息就在那裡,你不知道只能說明你懶惰。這個邏輯是多麼的詭異,這就好比我現在告訴你這個沙堆中有一粒金沙,請你找出來一樣。沙堆就在你眼前,我並沒有任何隱藏,信息總體就在你面前,你就能夠保證利用你可憐的搜索技術,找到你要的信息麼?

另外我想問問,在淘寶上賣襪子賣的特別好的網店,他們是什麼?是工廠直營店麼,恐怕不全是,因為很多做襪子的廠家根本不關心電商,只關心銷路。很多人氣淘寶店並不是廠家直銷,而是成為了廠家的總代理或唯一經銷商(在電商平臺上同時扮演著零售商角色)。那麼這個現象你將如何解釋,為什麼你口口聲聲末日將至的經銷商,卻利用你引以為豪的電商平臺死灰復燃了呢?為什麼你聲稱將會殺死經銷商的電商,最後被經銷商從堡壘內部擊破了呢?

怕你不服,再舉一個例子。你登陸一下阿里巴巴(1688),這裡是批發商的淘寶,搜索一些熱門關鍵詞,你會發現很多商家產品介紹都有這樣一句話“淘寶店家一件代發”,就是說你如果願意經營我的產品,在淘寶上建立自己的店鋪,你不需要進貨,只需要成為我的零售商,我是你的經銷商和貨源,你賣掉的產品,我為你發貨,一件也行。那麼我想請問,這些電商算什麼?明顯就是零售商,只不過是沒有店面的零售商,零售商方興未艾,這三年風風火火,如何擔得起您一句“零售商將迎來死亡高峰”。

H君所言的死亡高峰,應該是指那些實體店面,他們受到運營成本的約束,往往無力抗衡電商的低價戰略,但這些零售商漸漸開始轉向電商,搖身一變成為了“輕資本”零售商,可還是沒有改變零售商的身份和作用。由此觀之,經銷商的同盟零售商是漸漸勢起,又談何衰落。

怕你還不服,再再舉一個例子。你會在淘寶上買真品(注意是真品)LV包等奢侈品麼?我想你傻瘋了也知道要去OUTLETS零售商處購買,為什麼?因為奢侈品的購買不僅僅是在消費產品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在消費一種體驗。而這種體驗是無法線上完成的。電商清洗掉的,是那些低附加值簡單產品的實體零售商,對於那些高附加值複雜產品,電商根本無能為力。這就是為什麼你在舉例中一再提及什麼燈泡、家電、指甲刀之類的產品,而對其他類型產品決口不提。

電商的興盛,正是因為遵循了降低簡單便宜產品購買行為成本的大趨勢,而這並不代表他將血洗我們傳統的商業合作模式。如果僅僅是看到了幾家商場倒閉,門口便利店關張就興奮地宣稱實體零售商的死亡,是否有些偏頗了。這一類型實體零售商退出市場,不是電商的原因,而是人類在交易行為中不斷降低交易成本訴求導致的,一旦這部分的成本降低到了可接受水平,留存下來的實體零售商將繼續發展。也就是說,死掉的實體零售商,即便不因為電商也會被市場淘汰,因為他們成本高服務差,電商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讓表象更加具有視覺衝擊而已,內在的道理其實亙古不變。

怕你依然不服,再再再給你舉一個例子。請問為什麼現在電商做汽車產品的,幾乎沒有或絕少成功?為什麼在你所宣稱的貨幣電子化趨勢下,從來沒有人在線上購買房產?為什麼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工業企業,沒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也不參與任何電商平臺,如果沒有電商平臺,這些企業是依靠誰完成每年龐大的銷售任務?為什麼很多銷售業績突出的企業,具有龐大的營銷網絡,無縫對接的經銷商,數量眾多的渠道銷售經理,為什麼他們願意支付鉅額渠道銷售費用也不在天貓上開個網店?你自己想!

二、建設部分

簡單明瞭的說明我的觀點,畢竟前面的反駁耗藍較大:

1.在任何科技條件下,信息都不會對稱,除非你是三體文明。信息不對稱就導致消費者只能在有限的選擇中做出購買決策,而擁有區位和信息優勢的零售商就永遠存在生存空間。

2.經銷商的作用,是形成商業利益鏈條和信息通道,通過自己的營銷網絡向生產商反饋市場信息,防止生產商因為過於分散的消費者來源信息而做出錯誤決定。同時經銷商作為生產商的主要銷售渠道,極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時滯。有利於資金迅速回籠,增加資本週轉率。

3.經銷商和零售商,與生產商分工,在分工中實現專業化,利用專業化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在分工中實現自身比較優勢。

4.經銷商依託自身資源,向生產商提供試錯和調整的機會。在生產商產品及思路與市場出現偏差之後,經銷商可以成為生產商的緩衝帶,為生產商的改正和調整贏得資金和時間,大大減少了市場殘酷清洗實體造成的生產資源的浪費,這點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進行所謂廠家直銷的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因為一旦這類企業出現問題,消費者將直接無情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