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孤单的一年

本文约5888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读了这么多字的你让我不孤单

1. 新闻像虚幻小说,

我们在网络世界里孤孤单单。

今年太多大事记,看似繁华的网络世界,让我感到深切的孤单。

看《误杀》了吗?

这个世界就是在不停的“误杀”,没有人在乎真实。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情感和主观意识面前都在义正言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指着别人骂,我们捧着别人夸,最后说出来的都是感受,而非事实。

在集体主义中,网络上的集体主义,意识的煽动,舆论的煽动,我们在孤单背后给自己找到一群人,他们似乎说着跟自己类似的话,然后我们就这样加入了“结党营私”的大军,忘记了自己是谁,只为自己的主观意识服务,只为自己的快感服务。

我甚至在很多热搜评论下面感觉看不到真实人类的评论,感觉都是机器人,好多明星下面的评论一股脑的叫好,一股脑的言行一致,让我觉得可怕,觉得孤单,觉得这个世界不复甜美。

我说话不敢说透。

我不断的评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保护自己不受到言论伤害。

我也有勇敢的时候,说了真话,大家看到的好像都是我仅仅是在悲悯我自己,看不到说话的动机,表达的意义,他们不相信有人真的可以心存大义,想为了人性的清明说话。

我写了一篇《当代女性生存现状》,很多人看都没看完,骂我骂我再骂我。当然还有很多人挺我挺我再挺我,我知道挺的不是我,而是文章里表达的我们的真实现状,我们渴望的未来,还有这些文字背后的逻辑。

跟人微博评论辩论几夜,我累了。

这篇文章在微博转发很好,阅读很好,但我再也不敢多说多言,骂我的人自然也散了忘了。我敌不过,或者说我的能力只能让我到此为止,再这样下去我的睡眠毁了,我的脸蛋毁了,我对人类的信任感也毁了。

到此为止,一点点来吧。

年末更多新闻,比小说还让人生畏。

两个女孩的相继自杀,一个男孩的不幸去世。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看到了忘记了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表达到公众层面的悲剧。

我不敢发表任何言论。

因为当我看到大家的评论的时候,我怕我已经看不到自己了。

好孤单啊,大家各执一词,骂的踩的,捧的爱的。想起了那句话,人们在你死去的那一天最爱你,可怕的是有人连你死去了还不在言语上放过你。

我相信我和大多数一样,都是看着别人嘴里的话下判断,都是看着新闻看着帖子,看着评论,来对每件事情进行价值判断。

但是真实的事件我们都不知道。

旁引下网络流行话术:真相在大雪深处,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我们也可能是掩盖真相的筷子手,我们嘴里的真实都经不起推敲。

我孤单,因为我觉得除了唏嘘,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知道相信谁说的,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样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面对种种悲剧我觉得自己完全无能为力,只能鼓励大家,只能鼓励自己,只能呼吁更多的善待。

前几天,我发了条微博,说外卖我已经注明了不要餐具就请不要给我餐具了,本来觉得我不要餐具对于地球环保有微乎其微的保护,让我自己也觉得自己还不错,但是很多卖家还是会给我餐具。大意如此。

发完微博竟然有人说我“矫情”,说“自己默默做就好了干嘛说出来”,说“餐盒也是塑料那你就别吃外卖了吧”,真的说真的我都惊呆了,竟然有人会这么想问题。

我表达别的事情是有矫情的时候,心思细腻敏感,我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偶尔是矫情的。

但这是环保小事,这是我的生活习惯,我不希望把用不到那些餐具存在家里,也不想浪费地球资源,造成更多污染。

2019年三大词典年度热词如下:

牛津词典宣布 climate emergency(气候紧急事件) 为2019年年度词汇。

剑桥词典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 upcycling(升级回收)被确定为 2019 年度词汇。这个词指的是将无用及不需要的产品,转化为质量更好或具有环境价值的新材料或产品。

柯林斯词典将 climate strike (气候罢工)列为年度热词。

climate strike (气候罢工)是一种抗议形式,指人们罢课或罢工参加示威活动,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全人类都在关心环境问题了,我说两句一次性餐具,还跟我说矫情,这跟矫情有什么关系。我虽然还没有高尚到什么地步,但至少认为每个人多做一点点小事为了地球,大家都好。

还是说大家都还是仅仅想要关心明星八卦,抑或是今天错过了谁的直播,没有买到什么低价好物。

你关心啥都好,但至少别人想要表达一点关于环保的观点的时候,至少收起你锋利的爪牙,想想看看再决定要不要指指点点吧。

评论里很多人说很多商家也会因为客人忘记选择餐具,没有让外卖小哥带去餐具而被差评,所以都会给。我理解了。

但细想让更我难受了,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信用,到底我们这些评价体系的存在意义是什么,连选餐具不选餐具,都不能让人相信,都不能遵守其中那份小小的契约,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就算有契约又能怎样,我被欠钱一年,至今无果。

我孤单,因为很多人觉得我说这些事情没有用,提出意见和表达观点是多余的,他们只想看到美丽的灿烂的,星光。

那天有个女孩在微博下面评论说,喜欢我,说她自己刚开始做时尚博主是因为喜欢和热爱,现在只是想红,好像忘了初心。

我好像没有回复她,但我看到心里了。

我也想红想要更红,因为这个世界似乎只有在你有更多流量的时候,当你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的时候,当你拥有更多听众的时候,才能相信你说的,才会真的坐下去看懂你写的意思。

大家对那些出轨的,抄袭的,当事人回应可以细嚼慢咽找漏洞, 但是甚少有人真的去理解那些无关于丑闻的文字。他们或许看见了,他们或许转发了,他们或许评论了,但也许他们没有真的看懂,听懂。

写文章的时候刚好读了篇文章,sir电影写的,关于李诚儒怼大家伙。我对李诚儒到底骂得对不对没有概念,因为真的不了解,但是笔者说的“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孤独”,“没有人关心他骂的对不对,只关心他配不配”,“虚伪,是大多数人的体面”。

真的让人想到了《庆余年》里为他的护卫朋友斗争的范闲。

他的孤单。他母亲的孤单。

其实就是我们的孤单。

这个时代的孤单。

2. 情感里的孤单。

有一部分人在说着,好想谈恋爱。

还有一部分人在下面评论着,是综艺不好看手机不好玩还是怎样,干嘛要谈恋爱。

说真的我不喜欢第二种说法。

是的这些都挺好,我很享受电影电视,也喜欢玩手机见朋友,但我依旧想要谈恋爱。

不敢拥抱爱情的我们,喜欢生活稳定如常,不想要情感里的抓马纠结,责任付出,只想要电视里表现出来的那份甜。

我们不敢了我们害怕了。

听了太多奇奇怪怪的爱情经历,很多甚至与爱情无关,仅仅与孤单和欲望相关。

我们连恋爱最纯粹的动机都快忘记了。

我们羡慕那些明星的甜蜜,那些可爱的忘年恋,我们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心,连真的喜欢或者是真的想要恋爱,想要有人陪,想要付出情感,都不敢在公众表达。

不表达就不会失望,不表达就不会被觉得矫情。

这个世界的舆论场似乎只是为了大家的自我包装而服务,而不是为了真情实感。我说的舆论场,包括所有social media,比如现在可以发表情包的朋友圈,那都是我们的游乐场,而不是情感布告栏。

所以我们没必要表达。

但是对于另一个活生生的人呢,那个你喜欢的人,很多人也选择高冷,选择酷,选择寡言,选择话说一半让人猜,不表达自己的爱和恨,话少说一点似乎就是更酷更坚强的模样。

我的孤单不是没有地方表达爱。

而是遇不到爱。

因为遇不到爱,于是我把自己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加挤压自己社交和了解别人的机会和时间,然后恶性循环,变成没有情感生活的the working poor。

抑或是有时候我想要爱,对方想要的是新鲜感。

这样的不是我一个。

前段时间采访姜思达也是,问到他对爱情的期待,他说感觉自己都快忘记了那是什么味道。

心酸,听了我也心酸。

我们只是拼命想要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而爱情从来都不是靠努力就够的。所以我们就继续忙着忙着忙着,然后忘记爱情的滋味,仅仅不断练习着如何为别人的爱情点赞鼓掌。

2019年上半年,有一个我不想提起的故事。

下半年的我对爱情,没有丝毫的努力。

我不敢用tinder了。而我发现我不用tinder,就根本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喜欢女性的直男,遇到了也无法产生真实的交流。

所以我都特别好奇,大家到底是如何谈上的恋爱。

怎么这么大个城市不用社交软件,连新的人都遇不上了,更别说转角遇到爱,发生美妙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的遇见爱情怎么变得这么难。

当然那些在蹦迪时候遇见的搭讪我没记在数,毕竟人在深夜几分迷醉几分多情,不见得白天他依然对你有兴趣。

越是忙,越是难,越想谈恋爱,真实的希望有人陪,有人靠,可以互相给依靠,或者仅仅是在下班后一起吃饭散步,看电影,睡前说几句俏皮话。

这个人,我找不着。

遇见了有些人。一个说着多喜欢多喜欢我,然后转眼几周他就爱上了其他女孩,晒着幸福的合照。一个说着喜欢珍惜,但是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再像少年一般倾其所有去追逐。还有一个说着喜欢,结果身份信息说的都是假的。

妈妈,真的不是我不想谈恋爱。

有人说我们这些女孩活得太明白了,观点太多了,不够柔弱很难谈恋爱。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大家都喜欢傻点的,听话点的,可以被征服的对象,化美丽的妆容,穿可爱的衣服,没事约约下午茶,拍拍照就好了。

在看过那些所谓直男审美的文章之后,就更加深了我的孤单。

有些女孩是观点多,主意正,但不代表她不会在爱情里变得柔软甜美。

她是明白了些事情,但我不认为所有人都想要表象的天真。

她是总是靠着自己,但不代表她不会累不想要依靠。

她是在外忙着事业,但不代表她不可以为了喜欢的人煮汤羹。

大多数男性看见了我们的样子,听见了我们说的话,但现在他们不愿意去花时间栽培情感,他们不愿意主动追逐了,他们精打细算的花费自己的时间,很多他们还是认为事业有成,便可妻妾成群。

然后想到PUA,可悲可笑可恶。

不是说爱情一定要男追女,仅仅说现状。我们都越来越不主动。

写文章的时候看到朋友在群里分享萧亚轩的爱情,那首新歌《当你和心跳一起出现》:

一定是我太幸运

能够 再爱一遍

Oh once again

当你和心跳一起出现

直播里的他们都这么甜美了,大家竟然还在揣测萧亚轩索吻男友的时候,男友不是很主动?

孤单的男孩女孩在网络上聊着天,刷着微博,玩着游戏,幻想着美好的爱情出现,然后沉沉睡去,投入第二天的工作,如此往复,如此孤单。

我们不勇敢了。

有人爱上了明星,有人爱上了充气娃娃,有人爱上了AI女友,有人爱上了独自一人的每天每夜,唯独拥抱不到真实的TA.

3. 本来,就孤单。

我的孤单不是因为社会不好了。

而是我终于看懂了一些随声附和下的真实和脆弱,终于理解了那些表面欢愉背后的无助,体悟了人和人终究无法感同身受。

只不过网络世界加深了我的孤单。

你会开始觉得没有人是真的在乎你,关心你,或者那些关心和在乎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

据中国青年报12月1日报道,2019年《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显示,约85%的职场女性在过去一年中面临焦虑和抑郁问题的困扰,80、90后尤甚。工作压力、经济状况和外貌身材成为职场女性心理问题最主要的三大来源。

多少人饱受抑郁症的煎熬,就在我的微博评论区都有好几个被确诊为抑郁症的读者,还有一些给我私信说自己抑郁情绪问题的,还有那些很多很多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痛苦的人。

“85%的职场女性面临焦虑和抑郁问题的困扰”。

是你是我也是她。

我们在焦虑和抑郁问题面前,都是孤独的。

焦虑和抑郁也总是悄悄的来,很多时候只是表现为想得太多抑或是持续性情绪低迷,当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病了。

很多焦虑和抑郁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点点滴滴造成的。

我们看网络上看到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意识的情绪表达,那些言谈举止对别人苛责诟病,道德审判。而据社会科学研究,女性在负面社会新闻面前,会比男人受到更大的心理的情绪影响。

其实很多社会新闻就是关于女性的,家暴/性侵/网络暴力/职场不公正待遇等等。

我们孤单。

网络的千人千语让人更孤单。

我们看着综艺都要开弹幕。我们吃着饭一定要看点什么。我们深夜无人陪伴就看看vlog。我们无法开解,就在网上找人聊天。我们没有爱情就钻进电视剧里,去找糖。我们无法得到关注,就发表点奇怪的言论,故作姿态。我们没有事情可做,就购物就看热搜。

我们孤单成什么样子了。

都这样了我们还要彼此指责,女性诟病女性,指指点点别人的私生活,轻言细语别人的身材穿着。

都这样了我们还要多少不勇敢不表达,安静说着别人喜欢听的话,在网络大势中做一个没有意见的人吗。

都这样了,还要去攻击那些不困于性别,勇敢去爱的人吗。

我终于懂得了,独处不叫孤单。

单身不一定孤单,那仅仅是一种不被爱的感受,是求而不得。

真正的孤单,是你举目四望无可依,无可辩,连你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美好。内心深处没有软肋,不愿意敞开心扉让人懂,鸡同鸭讲假装默契。真的孤单是你在网络上找不到真实的时候,是你需要慰藉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上人各忙各的,欢聚,悲散。

而我们也学会了笑着说,太难了。

2019年你孤单吗?

我们一天天长大,一点点面对独立的孤单,一点点理解得更多,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委曲求全,让我们越来越孤单。

终究会这样的。

我29岁这半年最孤单,因为眼睛里除了情爱娱乐,更多了些社会和人性观察。注定的孤单。

而你有没有发现,以上种种都来源于我们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网络时代越发达,我们的孤单越深切,它让这个世界看起来越来越喧嚣,也让人越来越遥远。

它让我们,摸不着别人,看不见自己。

也许真的真的真的,娱乐致死。

也许真的真的真的,我们该更多活在山河湖海,活在眼前的人事物里,活在真诚的面对面,活在人与人手牵手的温度里。

如果2019年你也感到悲伤,感到孤单,也请不要害怕。

因为人很有趣,至暗处也总有光芒。

因为人很顽强,总会用尽办法给自己打气。

2020年多拥抱多感恩多言爱,多活在人世间的烟火尘埃里,多脚踏实地,多跟自己的朋友说说话喝喝酒,多跟父母说几句自己的事自己的心情,多走路多做饭,多看看风景多呼吸点新鲜的空气,多思考多探究,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是否有什么变化,多看看自己脸上是不是又长了颗痘痘。

人间至真的快乐,终究在凡尘俗事里。

It's cool to be kind.

■ Over ■

2019年是孤单的一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原创

women empower one another

感谢你的阅读。

▽还有更多根据地▽

2019年是孤单的一年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Instagram:miallllling

小红书/B站:Mia Liu 小刘儿/MiaLiu小刘儿

读者群:请加找秘书微信 | cantfindyoumia |

小程序商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