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高管性侵養女:為什麼人設總是崩塌?

海龜高管性侵養女:為什麼人設總是崩塌?

文/麥琪L


所謂聖人,是人性與動物性的結合。相比普通人,他們可以用人性更好地駕馭動物性。 

近日,關於某企業高管鮑某性侵養女的報道上了熱搜,一時輿論譁然。在譴責性侵行為的同時,有一個問題卻值得我們思考:撇開性侵行為本身的對錯,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鮑某身上會讓我們感覺衝擊更大?


出身於高知家庭,曾留學海外,事發前是兩個大型企業的高管,收入豐厚,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這樣的人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眾人眼中的精英人設,更是婚介市場中的鑽石王老五,是很多女性想嫁的人。但就是這樣"優秀"的人卻做出了讓我們大跌眼鏡的事情。


類似的:

膚白貌美還熱心公益的大明星卻偷漏天價稅款。

獲獎無數,常以好男人形象出現的知名運動員卻在妻子懷孕時出軌。

熱心公益,以助人為目的的公益組織負責人卻性侵志願者。

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理應為人師表的高校老師卻性侵自己的學生。

在保育院工作,看起來平平凡凡,還有幾分善良的人,竟是震驚世界的韓國性犯罪,"N號房間"的主犯之一……


這些事件和當事人之所以讓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衝擊,是因為他們顛覆了我們對這些"優秀"人設的期待,讓我們感覺人設崩塌。但實際上崩塌的不是這些人的人設,而是罩在他們身上的光環,是光環之下我們對他們以偏概全的期待。


海龜高管性侵養女:為什麼人設總是崩塌?


光環效應是我們在與他人交往時很容易犯的一個知覺偏差。這個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提出。他認為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以偏概全,以點概面,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


換句話說,我們常常依據一個人身上的光環,比如外表,職業,地位,或某一個單一品質,比如善良或有禮貌等,去推斷對方整體上是個什麼樣的人,並把一些我們認為有而實際上對方未必有的品質放在對方身上。


比如戀愛的時候,由於對方顏值高,又懂打扮,是你喜歡的類型,符合你的審美,你就容易情人眼裡出西施,覺得對方樣樣都好,對彼此在思想,三觀,性格等諸多方面存在的不匹配視而不見。


當兩人步入婚姻,對方從神壇走入世俗。隨著彼此瞭解的深入,你開始抱怨彼此性格不合,三觀不同,婚姻開始出現裂痕。


又或者看到類似黃磊的女兒多多這樣小小年紀就染髮,穿耳洞,還化妝的青少年,你也許會覺得這樣的孩子一定無心學習,容易走上歪路,而實際上人家學習生活兩不誤,優秀得讓你汗顏。


光環效應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缺陷,如果任由這種傾向控制我們對他人的評判,我們就會陷入偏見而無法全面地瞭解一個人。你可能會因此錯過一個值得交往或值得愛的人,而選擇了一個不值得交往的朋友或戀人。


海龜高管性侵養女:為什麼人設總是崩塌?

如何避免光環效應帶給我們的消極影響呢?


不要過早下評判,花點時間去了解對方。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要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的心情,這樣,這個人怎麼能隱藏得了呢?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除媚,剔除他人身上的光環,把他當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看待。


不同的心理策略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對每個與我們接觸的人都會建立一個心理賬戶。如果賬戶的分數滿分是100分,有的人在接觸不久就會給對方打100分。​隨著交往的深入,當他發現對方並不如自已一開始想的那樣好時,就開始對對方感到失望,甚至是絕望,而賬戶分也開始逐漸遞減,從100分降到80分,60分,甚至不及格,然後感嘆人設崩塌,甚至與對方分道揚鑣。


而有的人一開始會先給對方50分,隨著交往的深入而增減分數,動態地修正自己對他人的評判,不做任何預設。如果對方超越這個分數,他會為自己認識一個不錯的人而高興。若低於這個分數,他也不會震驚,更不會因此覺得人設崩塌,因為他知道人是多維的,人性是複雜多面的。


選擇先給他人滿分的人,心理感受走的是下坡路,從滿懷希望變成滿懷失望。而先給他人50分的人,心靈感受走的是上坡路,對方每增加一分,都能帶給他快樂。這樣的人心理更有彈性,更不易被他人傷害。


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一個人再下評判,尤其是當你尋找戀人或人生伴侶時。這會有助於你避免所遇非人,被對方情感傷害,騙錢騙色,更可能幫你找到值得交往的朋友或人生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