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地形圖(二)-怎樣使用地形圖(強烈推薦)

怎樣使用地形圖

我們學習識別地形圖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地形圖,特別是要會現地使用地形圖。

現地使用地圖,就是把地圖拿一現地,將地圖與現地地形一一對應起來,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況,按照實際地形組織計劃部隊行動,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

初學使用地形圖的人常有這樣的感覺:就圖識圖還比較清楚,一到現地就有點暈頭轉向;在簡單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別是一到生疏複雜地形就更容易糊塗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對圖不熟,二是沒有很好地掌握現地使用地形圖的要領。

現地怎樣使用地圖?它有哪些要領?概括地說,主要有:判定方位、標定地圖、確定站立點、對照地形、按地圖行進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問題。

(一)判定方位

軍隊機動性大,活動地區廣,經常遇到各種複雜的天候和地形條件,因此,我們每一個解放軍戰士,都要學會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漆黑的夜晚,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沙漠和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領。

軍隊在戰鬥行動中,必須隨時隨地能辨明方向,明確敵我關係位置。如穿插分隊進行迂迴包圍敵人,偵察分隊潛入敵後偵察敵情,通訊分隊執行送信、架線等任務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僅會貽誤戰機,甚至可能遭受重大傷亡,後果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判定方位是軍隊行動的重要依據。

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這裡只介紹幾個簡單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靈活運用。

1. 用指北針

指北針是軍隊基層指揮員的一項裝備器材。

指北針的針尖,含有兩種磁性,在地同、北磁極的吸引下,它的針尖永遠指著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產針判定方位,簡單方便,只要把指北針放平,它就能給你指出南北方向。不論是在陸地、在海洋還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晝或是颳風下雨,都是一樣地靈便。

指北針為什麼能指示南北方向呢?這是由地球特性決定的。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它有兩個磁極:一個叫地磁北極,另一個叫地磁南極,根據磁性“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針的磁針在這兩個磁極的吸引下,就一頭指北,一頭指南。

我們在前面說的指針所指的方向並不是真北方向。只要你用指北針和北極星對照一下,就會發現:指北針的北不是嚴格對準北極星方向的,而是有一個角度。這說明地球南、北極和地磁南、北極不在一個位置上,而是有一個角度,這個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樣的。在我國東部地區,磁針方向總是指在北極的西面,叫做西偏,越往東北去,西偏的角度就越大,如在上海地區為3—4°,旅大地區為5—6°,到黑龍江就11°多了。在我國的西部地區,磁針的方向又總是指在北極的東邊,叫做東偏,越往西北去,東偏的角度越大,如在拉薩、昌都為0°,到烏魯木齊就3—4°。由於地磁本身每年還有周期性的變化,同一地點的磁偏角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年都有變化,一年內變化的數值叫做年變率。各地磁偏角和年變率都是經過精確的測量計算出來的,有些地圖上還有註明。使用指北針標定方向,必要時,要根據磁偏角和年變率修正。

此外,由於磁針有吸鐵的特性,容易受電和金的體吸引,使用前應檢查磁針是否靈敏,使用時不要太靠近高壓線、汽車、坦克、火炮等物體。在雷雨時和磁鐵礦、磁力異常地區都不能使用。

2. 用太陽和手錶

從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個習慣的說法:“日出於東而落於西”。其實,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陽真正從正東方向升起,從正西方向落下去的日子,卻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這兩天,其他日子,都不是從正東昇起,從正西落下去的。這是地球一方面繞著太陽公轉,同時它自身也在旋轉的緣故。大體上說,是春秋天太陽出於東方,落於西方;夏天太陽出於東北,落於西北;冬天出於東南,落於西南。根據太陽出沒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方向。

如果你帶著手錶,可以根據太陽利用手錶判定方位。一般地說,當地時間早晨六時左右,太陽在東方,中午十二時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時左右在西方。

如果想更準確一點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錶放平,以時針所指時數(以每天二十四小時計算)的折半位置對向太陽,錶盤上“12”這個數的指向,就是北方。比如,我們在某地上午八時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錶盤上的“4”字對向太陽,“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時四十分(即十四時四十分)判定,應以“7:20”對向太陽。為了記憶方便,我們編了個順口溜:“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向是北方。”

為什麼要把時數折半呢?因為地球自轉一週是一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時。可是手錶,一天要走兩圈才夠二十四小時,正好手錶轉的圈數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但是要注意,手錶上的時間,必須換算成當地時間。

我們使用的統一標準時間是北京時間,那麼怎樣換成當地時間呢?

北京時間是東經一百二十度的時間。地球上經線一共分成三百六十度,地球自轉一週是二十四小時。這就可以算出地球每四分鐘就轉一度,一小時轉十五度。這就是說,在我國最東的地方(東經一百三十五度)比北京早一個小時看到太陽,在最西的地方(東經七十五度),則比北京晚三個小時才能看到太陽。換算當地時間時,要以東經一百二十度為準,向東,經度每增加十五度,就加上一小時;向西,經度每減少十五度,就減去一小時。比如在新疆塔城(東經83°),中午十二時判定方向時,那裡比東經一百二十度少三十七度(120°—83°=37°),就晚二時二十八分,所以當地時間是九時三十二分,即以4:46對向太陽,“12”的指向就是北方了。又如在黑龍江佳木斯(東經130°11′),上午十一時判定方位時,那裡比東經一百二十度多十度十一分(130°11′-120°=10°11′),就早四十一分鐘(4×10.2=40.8分),所以當地時間是十一時四十一分,即以“5:50”對向太陽,“12”的指向就是北方。

3. 根據北極星

在茫茫的黑夜裡,又該如何判定方位呢?從古到今,人們就有看星星計時辰,觀北斗方向的習慣,俗話說:“找到北極星,方向自然明”。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到了夜晚,極目長空,繁星閃閃,在北方的天空,有一顆好像不升不落固定不動的星,為人們指引著方向。因為它位於北極的正上方,都叫它北極星。所以,只要找到北極星,就知道了北方。

怎樣才能找到北極星呢?最可靠的辦法是認星座。弄清了星座是怎麼回事,用北極星附近星座的關係來找北極星就容易了。

為了觀察研究的方便,天文學家們給天空中的星星編成很多“小組”,還給每個小組起了名字,如獅了、小犬、獵戶、金牛等等。這些星星“小組”,就叫“星座”。連同小組的名字,就叫某某星座。例如,民間傳說的北斗七星,就是一個星座,天文學家給它起名叫“大熊星座”,在它附近還有個“小熊星座”。

小熊星座,有七顆比較明亮的星,根據它排列的形狀,人們想象它象只小熊,所以起名叫小熊星座,在小熊尾巴尖上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

大熊星座,也有七顆比較明亮的星,排列的形狀,象只大熊,也象個古代的熨斗,所以,都管它叫北斗星。因為它的形狀又象支盛飯的長把勺子,所以群眾又管它叫勺子星。晴天晚上,只要你舉目朝北方天空一望,就能看見它,人們主要是用它找北極星。找北極星時,先順著勺頭外邊兩顆星的方向,劃出一條假想的延長線,在相當於這兩顆星之間距離的五倍處,有顆比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

在北極星的另一邊,還有五顆明亮的星,形狀象英文字母的“W”,叫仙后星座,也叫女帝星。從這五顆星中央的一顆算起,在距離缺口長度的兩倍處,有顆比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

北極星的高度大約與當地的緯度相等。在低緯度(北緯23°以南地區)如廣州以南地區,由於地平線上蒙氣的影響,有時就看不到北極星。這時,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南十字星座,有四顆比較明亮的星,將相對的兩星用虛線連接起來,就成個“十”字,所以叫南十字星座。把距離較長的兩星連線向下延長,在約為兩星距離的四倍半處,就是正南方。

在南十字星座東側下方,有兩顆較亮的星,叫半人馬星座,把這兩個星連一直線,並向下作它的中垂線,其垂線方向也是正南方。

4. 利用自然特徵

如果你留心觀察自己駐地附近的自然徵候,就會發現,有許許多多自然現象,都能幫助我們判定方位。

獨立大樹,靠南面,因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所以枝葉繁茂,樹皮光滑;而靠北面,因背向太陽,則枝葉稀疏,樹皮也較粗糙。

鋸斷的樹樁,樹樁上有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很象地圖上的等高線,這是它的年齡標誌,叫年輪。年輪的間隔寬窄很不一樣,根據年輪的寬窄,也能判定南北方向,如年輪間隔寬的一面,因為陽光的照射充分,表明它生長的快,說明是朝南方向;窄的一面,因為陽光照射不充分,證明長的慢,說明是朝北面。

青苔喜歡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生長,如果你在大岩石旁邊、大樹的一側、房屋的一側發現長有青苔,那麼你就找到了北方。

冬天,在突出地面的土堆、土堤、建築物旁,你會看到積雪溶化的現象。朝陽一側積雪溶化快是南方,背陽一側積雪溶化慢就是北方。但對土坑、溝渠和森林中的空地來說,則相反,南面背陽積雪溶化慢,北面向陽積雪溶化快。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土地遼闊,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條件,只要你留心觀察,很多事物都會給你指出方向。如:內蒙古高原上,冬季大多是西北風,山的西北坡積雪較少,東南坡積雪較多;樹幹多數略向東南傾斜;蒙古包的門一般朝東南;新月形沙丘,朝東南方向伸展,坡度緩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東南。

遼西丘陵地區,氣候比較乾燥,松柏樹多生長在北坡;房屋多坐北朝南。

秋天,大雁往南飛;春天,大雁往北飛。

只要我們博見廣識,學習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加以靈活運用,就能在各種條件下,都不會迷失方向。

(二)標定地形圖

標定地圖,就是使地圖的方位與現地一致。地圖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東右西,這是許多人知道的,為什麼還要標定地圖方位呢?這裡所說的標定地圖,就是讓地圖和現地兩者的方位嚴格一致,恢復地圖與實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關係。地圖,特別是大比例尺地形圖,反映實地地形非常詳細精確,要把每個地物和實地都一一對照起來,就必須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利用指北針標定

用指北針標定地圖,一般是按磁北一標定。標定時,先以指北針的直尺邊與磁北方向線(磁北方向線的位置,就在大比例尺地形圖上、下圖廓線的東部,畫著一個小圓圈,旁邊注有“磁北(或P)”和“磁南(或P′)”)密合,並使“北”字朝向地圖的上方;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的北端對準“北”字,地圖與現地的方位就一致了。

用指北針標定地圖,也可以按縱座標線或真子午線標定。縱座標線,在圖上很容易找到。真子午線位置在哪兒?東西內圖廓線,就是真子午線。按縱座標線、真子午線標定地圖的方法與按磁北方向線的標定方法一樣,但是,要注意按照偏角圖修正偏角。

2. 依據直長地物標定

所謂直長地物,就是又直又長的地物。如公路、鐵路、水渠、土堤、通訊線、輸電線等等,都是直長地物。

標定時,順著直長地物的方向站好,先從圖上找到這個直長地物符號,再轉動地圖,對照兩側地形,使圖上和現地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圖就標定了。但要注意圖上方位與實地一致,不要搞反了。

3. 依據明顯地形點標定

哪些算明顯地形點呢?凡是有突出特徵的物體,都是明顯地形點,象山頂、鞍部、煙囪、水塔、橋樑、叉路口、土堆、獨立樹等等都算是明顯地形點。

標定時,先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準確位置;再選定一個遠方明顯的地形點,並將直尺邊切於站立點和遠方地形符號的中心;然後轉動地圖,使遠主地形符號在前,通過直尺,向遠方實地相應地形點瞄準,地圖方位就標定了。

4. 利用北極星標定

軍隊在夜間行動,視度不良,不便依據地形點標定地圖時,還可以利用北極星標定地圖。標定時,要先認準北極星,再使地圖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後通過東(西)圖廓線瞄準北極星,地圖方位就標定了。

這幾種標定地圖的方法,讀者可在實踐中,根據時間、天候、地點、任務等具體情況,靈活採用。

(三)確定站立點

確定站立點,就是在現地用圖中,把自己站立的實地位置,準確地在地形圖上找到。

確定站立點的位置十分重要。這是我們在行軍、作戰、野營訓練中現地使用地圖時經常碰到的問題。不能準確地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就不能正確地使用地圖,甚至說就根本不會現地使用地圖。手裡拿著地圖,也等於一張廢紙。

對一個指揮員來說,不會確定站立點,是個致命弱點,特別是到了戰場,就可能招致危險的後果。在這個問題上,是有教訓的。例如某次作戰中,某部五連,執行穿插任務,晚上天黑霧大,觀察十分困難,由於連指揮員識圖用圖不熟練,不會正確地確定自己的站立點,沒有準確地按照指定的路線行進,結果闖到敵人的伏擊圈裡去了,受到敵人三面火力的襲擊。後來,在友鄰部隊支援下,才突破敵人的包圍圈。不但貽誤戰機,而且遭受了不必要的傷亡。所以說,確定站立點,是現地用圖的一個關鍵問題。

怎樣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呢?方法雖多,但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選用。

第一種情況:有明顯地形點時,用明顯地形點確定。

例如,站立點是在山頂、鞍部、橋樑、岔路口等明顯地形點上,只要在圖上找到這個地形符號,也就找到了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點是在某明顯地形點的附近,則可以根據自己站立點與明顯地形點的關係,目估判定在圖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點離明顯地形點較遠,難以目估判定時,就先標定地圖,再向明顯地形點瞄畫方向線,然後目測到該點的距離,根據所測方向和距離,即可確定站立點。

第二種情況,有直長地物時,用截線法、垂線法或迭標線法確定。

如,行進在公路上,路的側方有明顯地形點時,可先用公路標定地圖,再以直尺邊緊靠地形符號,然後現現地相應地形點瞄準,畫方向線,方向線與公路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這種方法,叫截線法。

又如,當明顯地形點與站立點的聯線正好垂直於直長地物時,可以直接在圖上,從該地形符號中心向直長地物符號畫垂線,其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這種方法,是利用垂線關係決定的,所以叫垂直線法。

如果公路的側方,有兩個明顯地形點恰好在一直線上,站立點又正好在這兩個地形點的連線上,也可以直接在圖上通過那兩個地形符號畫一直線,其直線與道路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這一方法,叫迭標線法。

第三種情況:在平坦開闊的地形上,附近沒有明顯地形點,也沒有線狀地物,但在遠方能看到兩個明顯地形點時,可採用後方交會法確定。

後方交會法:先在站立點標定地圖,並保持地圖不動,再從圖上和現地分別找準這兩個明顯地形點;然後將直尺邊靠在圖上一個地形符號的中心,轉動直尺向現地相應的地形點瞄準,畫方向線;不動地圖,再以同樣方法向另一個明顯地形點瞄畫方向線,兩條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第四種情況;如果遠方只能看到一個明顯地形點,不能進行後方交會時,就用極距法確定。

所謂極距法,就是利用方位角和距離兩個數據確定站立點的方法。例如,在實地測得某個明顯地形點的磁方位角4—20(四百二十密位),距離九百米,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兩個數據,在圖上按比例尺縮繪出站立點的位置。

縮繪的方法:先標定地圖,再以指北針直尺邊切在圖上該明顯目標的地形符號上,然後轉動指北針,並使磁針對準4—20,畫方向線,最後在方向線上根據所測距離比例尺綜繪出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第五種情況:在密林地區行動,展望不良,視距短淺時,可藉助高大樹木,登高望遠,用磁方位角交會的辦法確定。其具體作法是:先攀登到比較高大的樹上,用指北針分別測出遠方明顯目標的磁方位角;再到地面方便的地方標定地圖;然後以指北針直尺邊靠在圖上相應地形符號的中心,轉動指北針,使磁針指向所測磁方位角分劃,畫方向線;再以同樣方法,描畫另一目標的方向線。兩條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第六種情況:在無法精確標定地圖時,還可以採用透明紙交會法確定。其具體作法是:先選定圖上和現地都有的三個明顯地形點;再將透明紙固定在圖板上,並在適當位置插一細針,以直尺緊靠細針,不動圖板,依次向現地各地形點瞄畫方向線,並在方向線的末端註上地形點的名稱;然後取下透明紙,蒙在地圖上,移動透明紙,使每條方向線準確地通過相應地形符號的定位點上,此時,透明紙上針眼位置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四)地形圖與現地對照

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勝乃無窮”。這裡的“知地”,就包括要熟知地形情況。怎樣才能熟知地形情況”現地對照就是熟知地形的重要手段之一。

現地對照地形,就是在標定地圖、確定站立點以後,將地圖與現地地形一一加以對照。通過對照,把周圍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高地等地形的關係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狀態等,在頭腦裡建立起深刻的印象。這樣,指揮員組織指揮部隊戰鬥行動時,就有了可靠的基礎。

對照地形時,一般先對照突出明顯的地形,後對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遠,由點到線,後分片逐段地進行對照。

在山地、丘陵地對照時,可根據地貌形態,山脈走向,先對照高大明顯的山頭、山脊,然後順著山脊、鞍部、山背、山腳的方向對照。也可以根據遠近山嶺的顏色、植被、道路、河流分佈等特徵和地形間的相關位置進行對照。

在平原地對照時,可先對照主要的道路、河流、居民地和高大突出的建築物,再根據地物的分佈情況和相關位置逐點分片地進行對照。

對照過程中,要邊對照邊記憶,逐步建立地形與地圖的統一概念,最後達到能熟背地圖,對地形瞭如指掌。

(五)按地形圖行進

當你要到一個生疏的地方去執行任務,自己正在迷盲不知道該怎麼走的時候,就會有熱心的同志對你說:“我給你畫個圖”。你照著他給你畫的路線圖走,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這就是按圖行進。只不過這種圖極其簡略,而不像地形圖那樣複雜罷了。

按地圖行進,是識圖用圖中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課題,也是用圖的最過硬本領。因為軍隊行軍、作戰,穿插迂迴,經常遇到在無村莊、無道路、無嚮導和生疏的地形行動,常常要求部隊能夠按指定的路線,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地點。如果指揮員不會按地圖行進,對於戰鬥任務的完成,影響極大。例如,在某次作戰中,某部接到轉移陣地的命令後,因為幹部不會識圖用圖,沒有掌握按圖行進的要領,結果把部隊帶進了一條無路可走的深山溝,轉了兩個小時,只得沿原路返回。就這麼一往一返,一共十二公里的路程,卻走了八個小時,給部隊增加了疲勞,延誤了到達新位置的時間,貽誤了戰機。與此相反,掌握了按地圖行進要鄰的指揮員,情況就大不相同。他們不管山多高,林多密,谷多深,路多窄,地形多麼複雜,都能按照上級指定的路線,按時到達指定的地點。即便是在突然與敵人遭遇,來不及現地觀察地形時,也能從圖上分析判斷地形特點。正確佈置兵力兵器,取得戰鬥的主動權。

怎樣才能搞好按地圖行進?行進的要領又有哪些呢?主要是靠自己多學習,多實踐,但也要借鑑別人的經驗。為了幫助初學的人儘快掌握要領,這裡概要地介紹幾條用圖經驗:

第一條,行進前要認真做好圖上準備。圖上準備包括:一標、二量、三熟記。

一標:就是根據任務、敵情在圖上研究選定行進路線,並將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轉彎點、居民地進口或出口的方位物等都在圖上標繪出來,以便行進中現地對照。

二量:就是量測行進路線上各段里程,計算行進時間,並註記在圖上。

三熟記:就是熟記先進路線。熟記時,一般按行進的順序,把每段的里程、兩側的方位物、地形特徵和經過的村莊等都熟記在腦子裡。這樣,走起路來,心中就有數了。

第二條,先進時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線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在出發點上,必須標定地圖,對照地形,明確前進的道路和方向,防止開腳一步走錯,造成以後的全程大錯。

路線明:就是在行進中,根據記憶,邊走、邊回憶、邊對照地形,對行進的路線、里程心中始終明確,切實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圖中移”。

位置明:就是行進中,特別是經過每個岔路口、轉彎點等,隨時明瞭自己在圖上的位置。

第三條,遇到有變化的地形時,能根據變化規律,進行正確地分析判斷。由於社會主義建設突飛猛進,引起地形變化較快,而地圖的測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週期,地圖總是落後於實地地形的變化。所以,現地用圖時,經常碰到地圖與現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站立點困難。這時要根據地形變化的規律,經過仔細對照,認真分析,然後判定站立點。地形變化有哪些規律呢?根據我國的特點,一般是:地物變化大,地貌變化小;交通道路變化大,山區變化小;城市集鎮擴大,偏闢山村減小;城市周圍變化大,城市變化小。根據這些規律,仔細分析對照,找出那些是變化的地形,那些是不變的地形,從而得出正確地結論。

第四條,夜間按地圖行進時,應根據能見度不良的特點注意:選擇方位物時,多選擇在前進道路上的岔路口、橋樑和臨近路旁的突出地物,透空可見的山頂、鞍部等;行進中,力求做到三勤,即勤看圖,勤對照和勤觀察各種徵候(如燈光、狗叫聲、流水聲等);另外還要掌握行進的時間和速度。

第五條,乘汽車行進時,應根據速度快的特點,隨時標定地圖,不間斷對照方位物,掌握行車裡程和速度,遇到轉彎處,應停車判讀。

這些要領,在實踐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加以靈活應用,才能順利地組織部隊按地圖行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