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戰後的日本確立了科技立國,來料加工的產業佈局。即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利用高科技、工匠精神進行加工製造,然後出售這些高科技產品,賺取高額利潤。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現實國情也逼迫日本產業界必須走一條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業化之路。

  雖然日本經歷了失落的二十年,GDP也跌落到世界第三,但在高科技領域仍佔據著一席之地,在某些領域牢牢處於壟斷地位。缺少了日本製造,很多行業都得立馬停工歇業。

  相機的感光元件

  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相機市場的兩大霸主,佳能、尼康,均來自日本,幾乎壟斷了大部分市場。索尼、東芝、松下、賓得、卡西歐等耳熟能詳的品牌也都是日本品牌。在非日系品牌中,數得上的也只有韓國的三星,高端市場德國的徠卡。但無論是韓國的三星,還是德國的徠卡,亦或是國產品牌,感光元件統統都得由日本製造商供應。

  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這是因為日本廠家掌握了相機中最關鍵CMOS感光元件的核心技術。不僅僅在相機市場,在專業攝影、醫療影像中的光學元件也基本被日本廠家壟斷。

  由此延伸開來,方興未艾的智能手機產業,無論是國貨之光華為、小米,還是iphone、三星,在最為關鍵的攝像頭組件方面,都離不開日本廠家的感光元件。

  中央空調變頻技術

  相機市場上日本廠商已經一騎絕塵,在中央空調市場上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格力、美的、海信等廠家的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中央空調核心技術之一變頻技術上還得仰賴日本廠家的技術。東芝、夏普、三洋半導體處於壟斷地位。

  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央視大樓的一場大火,燒掉了30億的索尼設備

  曾有一個段子,“央視大樓的一場火災,燒掉了30億的索尼設備!”。固然有調侃的成分,但是也多少反映出電視轉播、媒體行業的現狀。無論是中央電視臺、各省級電視臺、還是各市級、縣級電視臺的廣播設備,包括採集、編輯、錄製設備,肉眼可見的不是索尼的Betacam系統,就是松下的DVC Pro系統。

  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手機射頻組件

  現在的智能手機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國產機、韓國三星、美國蘋果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確立。日本已經沒啥存在感了,但是在手機內部元器件方面仍有很強的話語權。

  以手機射頻組件為例,主要有SAW濾波器、天線開關、電容電感、功率放大器等。這些元器件供應商主要來自於美國、日本。

  哪些日本製造零件是我們無法替代的?


  SAW濾波器:村田(日本)、TDK(日本)、Taiyo(日本)、京瓷(日本)

  LTCC濾波器:村田(日本)、TDK(日本)

  天線開關:村田(日本)、松下(日本)、SKYWORKS(美國)

  電容電感:村田(日本)、Taiyo(日本)

  功率放大器:SKYWORKS(美國)、Qorvo(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