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的长孙李陵请命领兵5000步兵出击匈奴单于主力,为贰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匈奴右贤王部吸引火力,汉武帝许之,并部署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支援李陵。

李陵军队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8万骑兵,血战8日8夜,却不得路博德的援军,最终粮尽矢绝而不得已投降匈奴。

汉武帝得知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后,大为震怒,向群臣问李陵之责任。

文武群臣都斥责李陵投降之事,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

“群臣皆罪陵,(皇)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李)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司马迁认为李陵血战匈奴却因无援军而战败,李陵投降匈奴并非其本意,而是权宜之计,日后当复归报效汉朝。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然而,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欲沮(诬)贰师(将军李广利),为(李)陵游说”,而判定司马迁犯了诬罔之罪,按律当斩。

司马迁因为在撰写史书未完,便忍辱负重,以腐(宫)刑赎死罪,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旷古绝今的史家大作《史记》。

司马迁虽遭受腐刑,却没有绝后,他的血脉后裔更是显赫800年。


司马迁后裔帝王将相辈出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司马迁遭受腐刑之时已经46岁,在汉代已经属于中老年阶段,因此他有两儿一女:

  • 长子,司马临,后改姓“冯“
  • 次子,司马观,后改姓“同”
  • 女儿,司马英。

关于司马迁的二个儿子,史书上并无记载,想必是他们因为怕受司马迁之罪连坐,从而改名换姓,隐于山林之中。

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嫁给了弘农郡华阴县的杨敞。

杨敞何许人也?乃是汉初因斩杀霸王项羽而受封赤泉侯的杨喜之曾孙。

然而,杨喜的赤泉侯只世袭到了杨敞的父亲杨胤这一代,因此杨敞本人并无爵位。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将年幼的汉昭帝托孤给大将军霍光,而杨敞此时正在霍光府内担任军司马一职,深受大将军器重。

在汉昭帝时期,杨敞官运亨通,从长史一路升迁至大司农、御史大夫,最终官至丞相,受封安平侯。

在杨敞的仕途上,作为妻子的司马英委实出力不少。

汉昭帝去世后,汉废帝刘贺继位,却因为行为不端而让大将军霍光生出废立之念,于是,霍光派遣大司马田延年联络朝中百官以期共同行事。

当田延年告知杨敞后,杨敞心怀恐惧而不能应答。

司马英趁田延年更衣之时,走出来劝说杨敞:

“此国大事,今大将军(霍光)议已定,使九卿(田延年)来报君侯(杨敞)。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

杨敞听后,顿时明了利害关系,于是便答应了霍光的请求,带领群臣上表,奏请皇太后,废掉刘贺,另立新君。

霍光对杨敞办事态度十分满意,因此,杨氏一族得以兴盛。

后来,杨敞与司马英的长子杨忠,因揭发霍氏家族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

次子杨恽从母亲手中获得了外祖父司马迁所著《史记》,上书汉宣帝而公开《史记》,对《史记》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此后100年间,弘农杨氏寂寞无闻,直到东汉年间,杨家再出一位大贤——号称“关西孔子”的东汉名臣杨震。

杨震最终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的太尉,从他开始算起,他的子孙现实了“四世三公”的家族兴盛局面。

杨震的孙子是汉末太尉杨彪,而杨彪之子则是被曹操斩杀的汉末著名文学家杨修。

从两晋时代开始,天下在短暂统一后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但作为门阀世族,弘农杨氏的发达兴盛却比汉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两位皇后都出自弘农杨氏,杨门子弟基本都在朝廷担当要职。

东晋南北朝时期,弘农杨氏并未随潮流“衣冠南渡”,而是继续在北方生活。

在北方战乱的200年时间里,杨氏子孙先后侍奉各个北方政权,常担任地方郡守。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到了公元6世纪初,弘农杨氏再次出了一位关键人物——杨忠。

杨忠经历了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勇武而有将略,曾率领军队多次击败南朝梁和北齐的军队,名震天下,他也因功受封随国公,成为了北朝的军事贵族。

杨忠之子杨坚因其父功劳而受到西魏朝廷重用,他在16岁时,就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并允许开府,掌握军政大权。

至后周朝,杨坚在周武帝、周宣帝二朝逐渐成为国家依仗,于是成为权臣。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周宣帝驾崩后,杨坚趁周静帝年幼,便逼迫其禅让于他,建立隋朝。

至此,弘农杨氏一脉中首次出现了开朝皇帝。

唐朝后,弘农杨氏依然是李唐关陇集团的重要家族,时称“李武韦杨”,有唐一代,杨氏子弟中又出现了十一任宰相,家族经久不衰。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弘农杨氏自西汉杨敞开始至唐代,显赫800多年,帝王将相频出,堪称北方一大世家,而杨氏子裔中却有太史令司马迁的血脉,实在令人无限感慨!

司马迁遭受宫刑,但其后裔血脉却帝王将相辈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