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得比别人多2个零,得有哪方面的实力?

赚得比别人多2个零,得有哪方面的实力?

1999年,在市内小炮厂上班的李春海(化名),受当年下海潮的影响,看到身边的人经商都有一定的成就,这让李春海也萌发了到城市经商的想法,毅然辞去工作5年之久的工厂小职位。早在1990年代的中国就被描绘成欣欣向荣的蜜糖之地,1992年辞官下海者就超过12万人。

同一年,湖北省的陈康庆(化名)打算从广州回到自己家乡。跟在市内小炮厂上班,有稳定工作的李春海不一样,陈康庆的工作原本是在广州开个小小的服装门店,整天需要与批发商打交道,还时常跑工厂,谈价格和沟通款式。2年后,决定回自己家乡,一方面是家里父母已老,需要自己照顾,另外一方面是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

李春海选择到广州,做的正是陈康庆奋斗了2年的服装市场,白天除了看店,偶尔外出跑批发市场,争取多对比几家,拿到价优质好的货,晚上就挑灯夜读生意经,时不时还去朋友那串门学习。

1997年互联网电商的萌芽期,在不被大众看好的情况下,好像应了反对者的心愿,在2000年就成了冰冻期,好景不长,在2006年电商就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崛起,这像是给反对者们的报复一样,但这依然不被很多人看好,李春海也其中一员,成长中的电商,就如一个懵懂的少年,那会儿电商还真的没能对实体门店生意有影响,陈康庆也在家种植着自己的农产品。

直到2012年春节过后,电商对实体店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街上实体店倒闭潮愈演愈烈,百货、超市等阵亡已经屡见不鲜,那会像李春海这样的商家每天过得都是人心惶惶的,每月赚的也只能够维持店租状态,看着周围店铺陆续打上“旺铺转让,血本清仓”等促销口号,但也没能引来多大的客流量,周边的店家都开始咒骂电商,倒闭的哭喊声不断,怨恨的意念越来越大,抵抗商家也越来越多,李春海在这时也像大部分人一样打算着关闭门店。


赚得比别人多2个零,得有哪方面的实力?

对21世纪的互联网造富潮,在家种植农产品的陈康庆有了开网店的想法。但农村属于偏远山区,没网络也没物流到达,于是就出到离家不远的小市区里,开始创办自己的网店。这时李春海也想通了,与其抵抗电商,不如接受把它变成自己的新生意道路。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城镇化和技术化更是全速提升,催生了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原本不同的2个人,因为电商,却有着后面同样的命运。

于是在2013年,李春海和陈康庆同时找到刚刚创办的匀思电商——网店创业扶持平台,当时匀思电商刚刚起步,年轻又有活力的公司也正以史无前例的成长速度狂飙着。李春海与陈康庆正是匀思的第一批客户,他们在匀思的带领下变成了各自朋友圈内第一批在电商上淘金的人,李春海的门店即使没什么客户,但也能赚得比以往多,主要的成单量都靠走线上,同时陈康庆也能借助互联网电商的这股大风,把家乡的土特产远销其它地区。


赚得比别人多2个零,得有哪方面的实力?

6年后,他们各自的生意能登顶,2019年双11活动当天李春海网店销售额超过50万;而陈康庆卖自家土特产也超过了30万元,相比身边其它实体店或同行网店者他们的营业额算是别人半年的成就,一瞬间李春海和陈康庆就成为了朋友群体的羡慕对象。

这十几年里,那些曾经和李春海一样的实体创业者,都在慢慢掉队。无论是比李春海早进入实体店创业的人,还是和陈康庆一样回乡改变的农村人,抑或在零售行业上拼的火热的大企业,他们有些还是无法跟着电商的浪潮,转变前行的轨迹。而李春海和陈康庆为何能如此成功?

回到2012年,李春海的情绪和众多人一样,当自己的生意被电商截断后,表现愤怒,咒骂,甚至沮丧,但唯一不同的是李春海没有在这条路走到黑,很显然在他眼里,他还是选择与时代同行,陈康庆也持同样看法,看重“电商是未来”。

这反而是李春海和陈康庆成功出的关键。他们只是众多电商前行者的其中一员,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内心究竟如何看待电商这个大盘,但在实际的行动上,他们无疑是“电商创业行动”的坚定践行者。

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天猫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这样的电商发展速度有目共睹,那时真正相信电商是未来的人少之又少,即使空调行业的龙头老大格力也直到2013年才入驻天猫,红星美凯龙也在2012年才正是投入线上运营……

赚得比别人多2个零,得有哪方面的实力?

当回顾电商20年的发展,现在看来,与其说电商“颠覆”线下实体,不如说电商加速了传统产业创新变革的速度,激发了创新的活力。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呆着,无论是经商者,还是职业人士,都会期待世界不要有太大变化,一步也不想走出舒适区。如果没有电商,中国传统的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仍在在各自的舒适区继续待着,那么中国即使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其与之带来的消费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较美国零售业的发展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夜暴富的运气,但很少人能有巴菲特那种“实力好运”。他们会在北上广深苦苦拼搏,收入却也只能够支付每月房租,梦想跟真实的差距总是隔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年复一年也就疲惫了,早就忘了最初的坚持。

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绝大多数要创业的人,都容易犯三个错误:把艰难归咎于时代、把失败归咎于运气、把局部问题当普遍问题。

首先,把艰难归咎于时代。大多数创业人也看好电商的未来,但往往被快节奏的变化甚至新事物的出现所吓坏,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呼小叫,一挫折就充满悲观,咒骂时代的不公,往往忽视了大前景的发展优势。

其次,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万物发展皆离不开时间河流的沉淀,但很多创业人遇到失败就归咎自己运气差,别人成功就是运气好,往往忽略了给自己总结经验,也忽略了别人长时间的努力坚持,运气就成为了他们创业中的阻力。

最后,把局部问题当普遍问题。这是大部分群体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喜欢用自己隶属的群体来表征大环境,他们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看到更大的外部数据,往往身边一小部分人的失败,断定模式不好,往往就会固步自封。

在坚定看好电商前景的人眼里,尽管有着内部外部有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电商仍然有着明显的优势:庞大的营销红利,充满活力的消费人群,打破地域间的远距离,创新的科技,一轮又一轮的电商创业潮……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代人将在不久后看到中国GDP重返全球第一的时刻,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几次。

李春海和陈康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13年的选择,匀思成就了他们的光辉业绩。6年之后,看到了自己身处的变化,也看到了周边人落魄和一成不变,更加的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匀思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一腔电商创业热忱和期待。

能停止抱怨时代的不公、不把问题归咎自己运气差,看到周边的人失败还选择勇往直前的人仍然是少数人。

这就像匀思电商首席营销官张芸芸所说的:“电商创业,不适合意志薄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