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改變學習

如果中小學生只要做一件事就能帶來一系列改變,那這件事一定就是玩遊戲。很多家長會納悶,會是怎樣的改變?將學習變壞吧?

我在此保證:以我的教學經驗、查閱的資料、中小學生觀察的結果、童年的經歷和專業的知識力證,玩遊戲一定會讓學生帶來一系列好的改變。

依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的能力5%是天生的,其他 95% 取決於人格的發展程度。換個角度理解就是:95%的人的起跑線是一樣的。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或是0-7歲重要的人格形成階段中,很多能力被身邊的人、事和環境給影響,從而抑制了。而就算有的人其能力天賦異稟,到後來還會被環境所影響,遠的例子就是傷仲永,近的例子就是魏永康,從神童到學校勸退。

遊戲改變學習

家庭幸福,事業有成都是人格成熟健康的副產品,學習成績好更是。改變學習的最好切入點是完善人格,健全人格。這種改變學習的方式從近期來講是利他利已,而從遠期來講是利國利民的。

人格中很多品質都與學習相關,比如希望、信任、講規則、毅力、創造力、想象力和自信等等。0-5歲是這些品質是否能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由於很多父母在這個階段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或受各種環境的影響,這些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總是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力。例如,在孩子還是兩三歲時,做了這樣或那樣的“壞事”(這裡的壞事對大人來說確實難於忍受,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開心的事,比如隨處大小便、在牆上亂塗亂畫、將牛奶倒進音響功放機),不同的回應會對人格品質造成不同的。

回應方式一:如果家長每次的回應都是批評、責罵和暴力,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失去毅力的品質,因為他知道每次在做開心的事時,等待他的都是不好的事發生,自然孩子就不會有毅力了。毅力就是想著開心的事,知難而上,這也就解釋了,孩子每每想著好的成績這樣開心的事時,卻為什麼不願意在每一個小事情上付出努力。

回應方式二:如果孩子做了這樣的“壞事”,家長不是平和的解釋清楚道理,說明規則,比如:大小便要去規定的地方拉;牆上不能亂塗亂畫,會影響牆的美觀,可以找張大的白色的紙畫。而是用笑嘻嘻的表情甚至是鼓勵的話語,孩子會想,我怎麼開心怎麼做,不用管,反正等待我的都是好的結果。那孩子的人格當中就沒有守規則的品質,這樣的孩子在上學時就經常會被老師告狀,同學嫌棄,自然會影響成績。更嚴重的就會形成反社會人格,這就如剛剛說的,與利國利民背道而馳了。

遊戲改變學習

說了這兩個回應方式,有一些讀者會想,之前在這一階段沒有做好,怎麼辦呢?藉助精神分析的理論,其實很多情景下是很難做好的,要拿捏的度很難把握。孩子做了這樣的“壞事”,打罵不是,不打罵也不是。孩子如果在這部分沒有成長好,但如果將孩子放到有一定難度而且講規則的團體遊戲中,孩子就會領悟到這些,如果不講規則,其他成員不會讓他玩遊戲。如果孩子在團隊中幫征服了困難,那麼會得到其他成員的鼓勵和讚賞,那麼為下次征服困難帶來動力,那麼毅力這項品質就會慢慢形成。

以上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實際的教學過程和組織孩子們遊戲的過程中,會經常見到這樣的例子,而且我自己的童年經歷也有很多例子,如果小時候不是因為遊戲時間長,而玩得又有深度,我初中時的學習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提升。總而言之,遊戲是一定會影響孩子們的人格品質的,而人格品質一定會影響到學習。

遊戲為什麼會改變學習?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

1. 遊戲能整合人格、完善和提高人格成熟。

2. 遊戲能改善學習情緒。

學習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一個孩子帶著微微愉悅的情緒學習時,他的學習效率是帶著不好情緒學習時的16倍。遊戲是能帶來快樂的,先玩一會遊戲再去做作業,作業效率是更高的,但很多家長不這麼認為,將遊戲和學習對立起來,這實在是一種很不好的暗示。玩遊戲對孩子來說是最嚴肅認真的事,而在玩遊戲前都是很開心和輕鬆的狀態。遊戲的精神就是:以輕鬆的心態,嚴肅認真對待一件事。帶著這種精神遊戲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人生苦短。

玩遊戲對學習有幫助,還有一個不易被覺察的原因就是遊戲能抵禦焦慮。當我們不停地念叨著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就知道玩的時候,卻不知道孩子是藉助玩遊戲去抵禦各種焦慮,如果不玩遊戲,整個情感世界可能會被各種各樣的焦慮給淹沒了。這一點能在離異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已經深深傷害了孩子的家庭,留守兒童的家庭或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的孩子經常觀察到。這些孩子有各種各樣的焦慮,家庭殘缺帶來的焦慮、羨慕其他家庭而產生的焦慮、害怕被拋棄的焦慮、缺少愛和關心的焦慮、沒有安全感而產生的焦慮、以及學習上產生的焦慮等等。三樂教育有一個八歲的男孩,父親常年不在身邊,母親獨自一人撫養著,孩子身上明顯存在焦慮,他羨慕其他家庭一家三口的其樂融融,也害怕父親隨時會拋棄這個家庭,同時這位母親天天就是盯著這個孩子的學習,而這個孩子又學習一般,所以多重焦慮讓這個男孩不知道多麼的喜歡玩耍,每天要玩夠了才去學習,每次離開三樂教育的時候都是戀戀不捨,有時候沒有課也會跑到三樂教育看看,看有沒有玩伴或是其他孩子在玩,他就可以參與進來。很可惜,即使我有多次解釋孩子為什麼需要玩耍,但母親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成績總不見提高時,她選擇不讓男孩來三樂教育輔導了。這個男孩失去了一個可以幫他抵禦焦慮的樂土,他的學習狀態會如何呢?他的內心世界會不會變得荒蕪很多?他的人格發展會不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不禁讓我心生諸多感慨。

遊戲改變學習

3. 遊戲能鍛鍊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如果拋開人格中各種品質對學習的“曲線式”提高不講,玩遊戲是可以直接鍛鍊到各項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比如,玩魔方可以鍛鍊空間想象能力,下象棋可以鍛鍊邏輯推理能力,玩24點可以提高對數字的敏感度。而更復雜的遊戲則是能鍛鍊和綜合能力,比如在一個叫齊眉棍的遊戲中,需要觀察力、運動平衡能力、情緒控制能力、語言交流能力、組織能力、調整能力和合作能力,每一項能力都是對學習有幫助的。又比如在“創造遊戲”這個遊戲中,是自己設計一個遊戲自己玩,能學會一種思維方法就是:有條件要玩,沒有條件也要玩。有這種思維方式,那麼很容易理解初中幾何做輔導線的概念。比如證明三角形全等,圖上找不到三角形,我就創造出兩個三角形來。如下圖所示題目:

4. 遊戲能豐富知識。

遊戲豐富玩者的知識,玩航模可以瞭解空氣動力和浮力的知識,玩字謎遊戲可以積累很多詞語方面的知識,玩三國的遊戲會了解很多的歷史知識。這些知識的積累會有益於提高孩子在剛接觸到這門學科時的學習興趣。

遊戲這麼有用,那如何玩遊戲能改變學習呢?

五字訣:常-人-深-豐-補 (諧音:常人神縫補)

常人做好這五點,可以神奇地“縫補”孩子的人格。

1. 常 - 要常年玩,常常玩。回顧我的童年經歷,那是從3歲開始玩,玩到12歲,9年的玩耍時光。再加上,那幾乎是天天會玩這樣或那樣的東西,主要是有玩伴,就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玩法,捉迷藏、丟沙包、玩鏈條槍、下軍棋等等。這樣的玩耍不僅讓我抵禦住不太好的家庭氛圍帶來的焦慮,還讓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鍊,比如邏輯思維能力、數字敏感度、調整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敏捷度等等。進入初中時我的成績一下就名列前茅了。

2. 人 - 一定要和現實中的人玩,而不是虛擬中的人或是物品玩。只有和人在一起玩,才會有情感交流、語言表達、換位思考和鍛鍊適應能力。學習的那個環節不需要與人交流,在學校要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在家要與爸媽交流,在外要與社會上的人交流。一旦人際關係不好,就會影響學習成績,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曾經碰到過一個學生,小學六年轉了三次學,就是到哪都與同學相處不好,到了初中,才讀到初一就輟學了,除是人際關係的原因,更深的原因是在學校找不到一點快樂,久而久之就厭學了。

如果孩子總與玩物件或是單一的玩具,要警惕“戀物癖”,甚至是走向自閉。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父母給的情感太少了,滿足不了孩子的需要。同時又因為環境的原因玩伴太少,或是不讓孩子與鄰居家的孩子玩,孩子找不到情感寄託,就只能將自己的情感需要轉移到一些物品上,如用慣的毛巾,毛毛熊等玩具。

3. 深 - 遊戲要玩得有深度。現在都講究深度體驗,有深度體驗才會能激活全身的感官,做到全身心投入。現在我想想,只深度的體驗才會有回憶,我那些童年的玩耍的情景仍然是歷歷在目,而回憶中卻幾乎沒有家庭溫暖的片段,我要感激這些童年的遊戲,感恩有那麼多的玩伴,如果沒有這些,我的人格將不知道會破碎成什麼樣,現在的我可能是需要他人的溫暖。正因為經常有這些深度體驗式的遊戲玩耍,現在的我的人格還相對完整,並還能有能力去溫暖他人。雖然我的父母沒有離婚,但家庭環境提供的心理營養卻很貧瘠,有多少類似的家庭中的孩子是需要遊戲提供心理營養,保持人格的完整性。現在的小孩子要像我們小時候深度參與遊戲的可能性太小了,因為每次深度參與的遊戲都是蠻危險的。我小時候晚上捉迷藏,烏漆墨黑的,要承受住黑暗的恐懼和突然的驚嚇;還會爬上高高的樹抓知了,真是叫每移動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斷的試探枝椏的結實程度,以及還要觀察有沒有毛毛蟲或是馬蜂的襲擊。現在都是寶貝疙瘩,孩子們很難深度參與到遊戲中,大部分都是玩玩買的遊戲,比如魔方、積木和撕名牌。很難激發潛能,鍛鍊各種感官,所以要多帶孩子參與一些有深度體驗的遊戲,而像夏令營中的一些拓展活動就可以起到這些作用的,每一次將遊戲的難度增加,慢慢地孩子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就會增加。

4. 豐 - 豐富多彩的遊戲。玩的遊戲要豐富多彩,活潑的、安靜的、益智的、增長知識的、鍛鍊情商的和提高專注力的等等各種遊戲都要參與,做到各項能力在遊戲中均衡發展。

5. 補 - 就是補充一些能互補的遊戲,不能太偏向於某一類遊戲,那樣不利於各項能力綜合發展。這一點男孩要注意不能玩太多比較多動的遊戲,如同時進行籃球培訓、街舞培訓和跆拳道培訓。而女孩要注意多玩一些多動的遊戲,我經常看到一些女孩子眼睛不夠靈光,不夠敏捷的,就會問平時玩什麼遊戲嗎?她們通常會說,大部分時間就是宅在家裡。眼睛不夠有靈氣的女孩子做數學題時反應通常也會慢半拍。回想我小時候,玩的遊戲太野了。如果多一些靜態的遊戲,比如靜坐和釣魚,專注的能力應該會更好一些。

遊戲改變學習

在本文收筆之際,套用一句經典廣告詞總結:遊戲恆久遠,人格永流傳。遊戲要恆久地玩,玩得要有深遠的意義,培養出玩遊戲的精神:帶著輕鬆的心態,認真嚴肅的做事。那麼打造出的健康完善的人格一定會被代代傳承,三代的努力出貴族,堅持這種精神,培養出貴族也不會是難事。

期待您的關注。我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輔導老師,有教育情懷和鑽研精神,致力於將心理學融入在學科輔導和家庭教育中。著有《一個人的學派》,如果您有孩子學業輔導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歡迎留言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