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战“疫”英雄回家,补上那段爱

沧州战“疫”英雄回家,补上那段爱

同事给腾希燕送上鲜花

给老人换床,给孩子购买电脑,买来五金件,把家里坏了的橱门修好……这些天,孙强忙得不可开交。

把孩子从老家接回来,单醇明当起了“超级奶爸”,给孩子做饭、洗衣、收拾屋子,陪孩子搭积木……

东光县援助湖北战“疫”的五位医护人员回到家中后,趁着短暂的休整假期,弥补前段时间对家人的亏欠。

“超级保姆”

4月2日,孙强解除医学隔离后回到了家中。

隆重的家庭欢迎仪式后,孙强回归到了往日的生活中。

“出发前,本来有很多事要做,结果还没来得及做就去了武汉,现在,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得抓紧把耽误的事儿干完。”孙强说。

沧州战“疫”英雄回家,补上那段爱

孙强洗衣服

他带着父母转家具城,给父母买了两张新床——这本来计划过年后就办的事,延迟了两个多月。

“父母那边的两张床年头太久远了,早就该淘汰了,原来工作忙,就一直往后推,现在才明白,计划赶不上变化,尽孝需及时。”孙强说。

料理好父母那边,孙强就开始忙活起了自己小家的事。

孙强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在他走的这两个多月,本就忙碌的妻子又当爹又当妈,歇班时要照顾孩子上网课,休息时间还要洗衣做饭照顾老人。

如今他回来了,就当起了“修理工”和“保姆”。

妻子告诉他家里的橱柜门坏了,他上街买来了五金件,修好橱门,又把家里其他坏了的物件逐一修好。

得知儿子一直在用家里的旧电脑上网课,每次都卡半天,孙强又给孩子买回了一台新电脑,买了护眼仪。

休整的这些天,孙强给妻子和孩子做饭洗衣。每天上午他还要专门腾出时间,给孩子讲题,忙得不亦乐乎。

“干我们这一行,平常哪有休息的时间,尤其是这次抗疫经历,更让我懂得珍惜亲情。趁着这短暂的假期,为老人妻子孩子做好服务,这感觉挺好。”孙强说。

“超级奶爸”

单醇明和孙强一样,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家把孩子接了回来。

可一进父母家门,伸手去拥抱孩子时,他发现孩子往爷爷奶奶身后躲藏,流露出害羞的表情,俨然一副见了外人怕生的样子,单醇明心头不禁一酸。

“孩子才两岁多,我这一走两个多月,孩子已经不认识我了,没关系,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弥补亏欠孩子的。”单醇明说。

把孩子接回家后,单醇明就当起了“超级奶爸”,每天早上起床给孩子穿衣、做饭,陪孩子搭积木、捉迷藏、玩小汽车……

看着孩子跟他渐渐地又熟络起来,单醇明心里开心极了。

他的妻子是一名妇产科大夫,每天工作时间不固定,随叫随走,单醇明短暂的休息时间大部分是父子间独处。

有时候单醇明看着孩子安静地玩着,再想想在武汉的经历,他对“岁月静好”这个词就越发体会深刻。

“现在我的手机里存满了孩子各种表情的照片,哭的、笑的、生气的、出洋相的……”单醇明说。

孩子越来越黏单醇明,走到哪跟到哪,一会儿见不到爸爸就在屋子里到处找。

单醇明心里窃喜:缺失的亲情终于找回来了。

意外惊喜

4月6日下午,正在家休息的腾希燕接到同事的电话,请她下午4点来科里一下,有事需要处理。

下午4点钟,腾希燕准时来到科室,一进门就听见音乐声传了出来,一首歌曲伴着护士们的手语冲击着腾希燕的心扉。

同事们特意用这种意外的惊喜,欢迎她的到来。

腾希燕的泪水忍不住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科里的同事们给腾希燕定了蛋糕,买了鲜花,还用了不同颜色的采血管摆出了一个LOVE的造型。

看着大家准备的这一切,腾希燕感动得泪流满面,戴在脸上的口罩也被浸湿了。

大家欢迎腾希燕平安归来,纷纷上前和她拥抱。她怀里塞满鲜花,眼里含满幸福的泪水。

有几位患者循着声音也来到了病房,看到腾希燕回来了,也纷纷上前握手问候。

“科里有很多熟悉的患者,有些患者平均一年要来住三四次院,大家和我也都成了亲人,有人挂念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腾希燕说。

仪式结束,腾希燕又去治疗室、护士站、护办室转了一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东西。

那一刻,她心里想:要抓紧归队,早日和战友们并肩作战。

向亲友报平安

沧州战“疫”英雄回家,补上那段爱

宗艳玲和外甥女彤彤

从武汉回来到现在,宗艳玲几乎没一天闲着,她忙着通过各种形式和亲友联系,感谢亲友的惦念。

回家的第二天,宗艳玲就去了父母家。

接下来的时间,她列了一个计划表,周二上午给姑姑发视频,下午给大姨打电话,周三上午她给好友发起视频群聊。

这个计划表上标明了宗艳玲每天要做的事:向亲友报平安。

“去武汉的这两个月,除了父母吃不下睡不香,家里的亲戚也跟着提心吊胆,三天两头给父母打电话问情况,都担心我的安危。现在回来了,报平安的同时,我也要表达谢意。”宗艳玲说。

除了宗艳玲,其他的4位医护人员也跟她一样,完成了报平安这项“规定动作”。

宗艳玲给姑姑发视频的时候,姑姑在电话那头静静地看着宗艳玲,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瘦了,头发也短了,真想把你搂进怀里。”姑姑说着有些哽咽。

宗艳玲怕自己落泪,赶紧打断姑姑。

她把在武汉的见闻跟姑姑诉说,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向姑姑进行了简单汇报。

报了一圈平安,宗艳玲非常感动,她说:“国家有难,当我去‘应战’,亲人们默默地陪伴、牵挂、支持,就是我的后盾。”

她记忆最深的事,是回来的第二天,去婆婆家,刚一进门,小外甥女彤彤拿着一只亲手折的花递到了她的手中。

孩子半个月前跟着视频学会了折纸,就等着跟舅妈相聚的时刻,送给舅妈。

彤彤用稚嫩的声音说,欢迎舅妈回家。那一刻,宗艳玲湿了眼眶,俯下身子把彤彤紧紧抱在了怀里。

“妈妈怎么成了哥哥”

“妈妈在哪?妈妈为什么还是没回来?那不是妈妈,那是哥哥。”吴婷婷站在两岁多的女儿面前,女儿竟然已认不出她来,只是急着向奶奶询问着。

吴婷婷原来是长发,因为抗疫剪成了板寸,女儿一见她,竟然叫她“哥哥”。

听了孩子的话,吴婷婷忍不住泪湿眼眶。

她把孩子抱进怀里,将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然后一遍遍告诉女儿:“我是妈妈,妈妈回来了,我是妈妈,你听妈妈的声音,仔细摸摸妈妈的脸,不是哥哥,是妈妈。”

小女儿停顿了半天,突然哭着喊了一声:“妈妈。”

现在,女儿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拿着小手在妈妈的头顶上压一压,她盼着妈妈的长头发快点长出来,不要再跟哥哥似的了。

最让吴婷婷欣慰的是,她走的这段日子,大儿子的成绩不但没有落下,还比以前进步了。

“我特别感谢孩子学校的老师,为了让我工作得安心,上网课的时候,老师们对我家的孩子格外关心,一发现孩子哪里掌握不好,就单独讲解,直到讲透为止。”吴婷婷说。

休整的这段日子,5个人经常通电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早日回到岗位,与同事并肩战斗。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董芳辰 通讯员 邢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